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华兰 《侨园》2014,(5):46-46
翻览浩如烟海的中华古代史籍,有关贪官、污吏的记载屡见不鲜。可见,贪是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官场通病。然而,从客观作用上看,贪又给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存在造成了严重威胁。史实证明:贪官们的侵吞敛财,可以使国家的财政收入锐减,国库空虚;贪官们克扣军饷,可以使军备废弛,国防衰弱。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对贪赃枉法者采取了重典治贪、以严刑酷法惩贪的严厉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考虑实行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要求我们既要避免走完全由国家办福利(广义的大福利概念)的道路,也要避免把福利完全市场化的选择,应当发挥各类社会建设主体在福利事业中的不同作用。作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之一,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只有在这样一个大框架下才能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
南昌市儿童保护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晓援  伍晓明  杨洋 《青年研究》2004,32(11):28-37
本文研究了在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国家和其他社会力量在为弱势儿童群体 (主要是孤儿、被遗弃儿童和流浪儿童 ) ,提供福利服务方面作用的变化。而今 ,中国的儿童福利政策正朝着所谓“东亚福利模式”回归 ,向强调政府、家庭、非政府机构和其他社会成分相互合作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制度创举,它有效地摆脱了以血统和出身作为选官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所带来的危害,使人才选拔制度走上了公平、标准化的发展之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顺应了特定时代的发展需要。虽然它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弊端丛生,但是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较客观地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从而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是以农立国的农本国家,十分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从周之乡遂到明清保甲,辗转相承,代有兴革,绵延不绝,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经验,为确保基层的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稳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社会巩固基层、维持治安、寓教于民、保障民生、自治自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今天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史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领域的新马克思主义是分析福利国家危机的重要路径.欧费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提出资本主义的自我瘫痪趋势.他指出为了克服这种趋势,资本主义开始实行福利国家保障战略和行政性再生产战略,最终形成了福利国家.然而旨在维持商品交换关系的福利国家的各种政策、措施却是去商品化的策略,它排斥商品交换关系,侵蚀商品形式,福利国家的产生导致了资本主义更深层次的矛盾.欧费认为只有通过新社会运动达到生态社会主义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欧费的理论对中国福利转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利国家”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社会目标模式之一,也是战后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社会实践。“福利国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以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实施普遍的社会福利。在战后英国、瑞典等西欧国家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以后,“福利国家”则具有了新的含义,它成了一种特定的概念,即特指西欧社会中实行了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8.
一、西部再造辉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西部在中华文明史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居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先进地位,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所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起源于西北的东部(陕西),陕西西安自公元前1134年至公元907年唐代止,期间10个王朝、历时1062年,为中国首都所在地,是中国古都中建都时间最久的,也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灿烂的时期。“西周是青铜文化的盛期,秦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王朝,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隋唐是封建文化的烂熟时期。这五个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规…  相似文献   

9.
普遍主义和实施福利的社会责任是二战后北欧福利国家发展的原则。北欧的发展经验表明,建设福利国家的是一个逐步的、刺激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之间不断平衡的过程。在北欧,政府强大的社会作用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经济增长同全面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制度携手发展。北欧的历史经验虽然不能被普遍照搬,但是北欧通往现代民主福利国家的道路仍然可以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一些普遍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9,(11)
在《福利国家的矛盾》中,奥菲对福利国家内部存在的深层次危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奥菲有关福利国家政治危机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诱导、资本主义社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失衡;以及政治危机的两个主要表现:福利国家自由民主内容与形式的分离、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无效性。通过研究奥菲的政治危机理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当今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在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本思想自形成后便长期存在于古代中国社会.其原因主要是它披上德治主义的合法外衣、匹配重农抑商的合法政策以及与尊君构成失衡的一体两翼关系.民本思想长期存在的主要价值体现为直接价值和根本价值.前者在于它是社会秩序的润滑剂,后者在于它成了人文精神的表演场.它的长期存在还揭示了古代中国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周期性存在的民生问题、无法摆脱的农民造反和治乱循环之周期律、难以实现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以及王朝体制存在诸多制约社会发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社会转型,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医疗服务私有化与价格上涨、社会快速流动与分化,可能严重影响民众心理福利。但鲜有研究考察社会转型的心理福利后果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检验了医疗支出负担、社会地位及其比较、社会支持同城乡居民心理福利的关系,并在中国性别结构失衡问题日渐暴露的背景下,关注了婚姻作为重要的社会支持机制在其中的角色。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对心理福利存在普遍影响,市场化转型更可能损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福利。在中国转型社会,社会支持对心理福利存在保护功能,且可以缓冲医疗支出负担加大和相对被剥夺地位对农村居民心理福利的负面影响;婚姻的功能角色呈现多元化,既加大了医疗支出负担的负面影响,也强化了其他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对理解和改善社会转型的心理福利后果,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王朝,它由满族建立,因此与其他汉族王朝相比,有其独特之处,这其中又以皇位继承制度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制度的内容上看,这一制度与汉族王朝单纯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先后出现了汗位推举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从保证统治的效果上看与其他王朝相比,其内容虽复杂多样,但却保障了清一代皇位继承的相对平稳。同时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一,这一制度仍然无法避免几千年来汉族封建王朝宗法制的影响。从古代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与父死子继两方面进行论述,力图探寻古代宗法制对清代皇位继承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0)
在对国家干预主义和新保守主义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吉登斯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积极社会福利思想。他认为福利国家面临的风险是人为风险,福利国家的危机并非简单的财政危机,而是风险管理危机。因此,他在对风险、幸福、平等的概念进行重新解释后,指出要培养"自发地带有目的的自我"和建立"社会投资国家",进一步确立了"无责任即无权利"和"无权威即无民主"两大原则,提出实行工作导向型的福利政策、福利主体的多元化、废除固定退休年龄、减少社会排斥来解决社会不平、提高贫困地区的抗贫困能力等政策主张。总的来说,积极福利思想与传统福利思想具有较大差异,积极福利思想具有较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福利体系经历了政治建构向社会建构的模式变迁,社会建构型福利体系超越前有的政治建构和克服改革开放初的经济建构产生的弊端,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和个人的福利资源来兴办福利事业,核心是实现福利供应的多元化。社会建构型福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依赖公民社会的公平保障平台和能动社会的效率保障平台,才能充分彰显社会建构福利与福利建构社会的双向运行逻辑。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三大主体协调用力中,社会建构型福利体系将催生制度完备、机制顺畅、权责平衡的新型福利文化,并为体系运行提供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一个保持了数千年历史连续性的国家,举世罕见。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这一统一大帝国的形成和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古代国家管理经济具有技巧性、附属性、全面性、多变性、彻底性等特点。但过多的干预窒息了新生产方式的发展,使得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7.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赖累进所得税、社会保险制度、集体谈判制度等经典再分配手段突破身份特权的限制,克服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平等危机,形成了相似性平等的机械团结社会。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个体化带来的蜕变、无知之幕的撕裂、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的劳动风险等使得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受到质疑,福利国家面临着第二次平等危机。平等危机的周期反复与升级反映了资本生产与福利分配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破坏了社会团结这一底色。在工业化、后工业化、数字化相交的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要跨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平等危机的陷阱,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并坚持人民性原则、差别化原则、辩证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和东南亚在经济发展、历史沿革、文化基础、社会特点等方面有所不同,将之作为两个福利丛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东亚社会福利的认识。研究发现,两个体系在社会支出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福利责任、社会政策导向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探索东亚福利模式可将两个体系福利体制之比较作为一种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9.
曾瑞明 《理论导刊》2006,3(12):98-100
民主社会主义在建设福利国家的过程中曾取得巨大成就,西欧各国社会党按照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所作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达到了类似于我们提倡的“共同富裕”的效果。虽然其在价值理念、制度环境和社会目标等方面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西欧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能 《青年研究》2005,(4):13-23
本文力图对中国15-24岁青少年的社会发展现状做出简要的描述.在列出了这个年龄段中国青少年的人口规模、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等人口学数据之后,文章介绍了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人口所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水平.本文一个基本结论就是中国青少年的社会发展,在基本福利的供给上,长期以来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