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新政协与旧政协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不容许国民党政府系统下一切反动分子参加。后来,为了充分体现新政协的人民性,1949年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对此,周恩来有过几次说明。一次是在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说: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太长了。把人民政  相似文献   

2.
刘明钢 《党史纵览》2009,(11):44-44
2009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共同纲领》制定60周年。最近,笔者看了一些相关的论著,发现许多作者都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为“新政协”或“新政治协商会议”。比如,杨亲华的文章《新政协诞生纪实》(《党史天地》1994年第8期)、吕虹的文章《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鲁振祥的文章《毛泽东与新政治协商会议》(《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等。  相似文献   

3.
正"傍晚,周恩来来,谈半小时而去。精神奕奕。"1949年9月11日,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经理等职的张元济在日记中写道。其时,张元济应邀由沪北上,出席新政治协商会议。9月13日,周恩来主持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讨论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等,以备政协代表分组讨论。当天下午,应周恩来、林伯渠之约,张元济赴御河桥军管会晚宴,并"居  相似文献   

4.
《实践》2021,(4):37-37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最后胜利,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代表、无党派民主人士共600多人参加会议,共同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设计蓝图。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5.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新政协)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筹备会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  相似文献   

6.
1949年北平解放后,叶剑英为中共中央派出的首任北平市长。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城市。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6月15日在北平隆重开幕。周恩来在次日主持的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感到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已迫在眉睫,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新政协筹备会议第六小组。  相似文献   

7.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新政协)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筹备会决定成立六个工作小组,指定第六小组负责制定和评选新中国国旗、国徽和国歌词谱等项工作。第六小组组长为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副组长由叶剑英、沈雁冰担任。  相似文献   

8.
林木 《党史博览》2009,(9):F0003-F0003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共中央主席、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毛泽东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9.
1948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并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亦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共产党和国民党以及其他党派在重庆联合召开过的旧政协会议。后又改为人民政协。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当时,政协全体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有6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自己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之…  相似文献   

10.
顾明 《世纪风采》2009,(9):11-12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城市。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6月15日在北平隆重开幕。周恩来在次日主持的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感到迫切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新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  相似文献   

11.
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演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协商会议”最早缘起于1944年9月中共提出的召开“国事会议”主张,后经“党派会议”、“政治会议”、“政治咨询会议”的历史演变,到国共重庆谈判时方才商定为“政治协商会议”。我国最早的政治协商会议是由国民党于1946年1月在重庆主持召开的,但其成果很快被国民党所破坏。后来,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中共于1948年4月再次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并随即对新政协进行了紧张的筹备。为区别于此前的旧政协,新政协被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完成了建国使命。1954年9月,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结束了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历史,从此完全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都已成熟。1948年11月25日,中共代表同由国民党统治区和香港到达哈尔滨市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对于成立新政协筹备会和新政协的性质、任务等问题,取得共识。北平和平解放后,应邀参加新政协的各界代表陆续到达北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共同建立新中国,他们为新中国建立后实  相似文献   

13.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组成立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李维汉任部长。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央领导下,他主管统一战线工作和筹备召开新政协的具体工作,并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第一小组组长。  相似文献   

14.
建立新中国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正式向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发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由此揭开了筹备新政协的序幕。8月1日,毛泽东致电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就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时机、地点、召集人、参加者的范围、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征询他们的意见。在这以后,周恩来一面协助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一面开始了筹备新政协的紧张而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孟红 《党史文苑》2020,(4):25-31
新中国成立前夕,筹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一项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此,中国共产党建起了香港至北平的秘密通道,秘密护送参加新政协的在港民主人士悄然北上。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香港华润公司在中共中央的直接指挥下,巧妙地以航运贸易为掩护,历经艰险,把受国民党迫害而旅居香港的民主人士秘密安全运回解放区,从而保证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6.
一部建国纲领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中国的建国大纲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是一份具有国家宪法地位和作用的文件。当年,《共同纲领》的起草是筹备建国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周恩来亲自领导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承担了起草《共同纲领》的任务。周恩来与毛泽东动手专门为之撰写、修改、加工和完善,为《共同纲领》的出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共同纲领》在数易其稿后提交新政协第一次大会讨论。  相似文献   

17.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这是一个新中国建国立基的重大历史事件。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制定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决定新中国的首都、国名、国旗、国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秘密航线接精英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公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许多民主人士、海外侨胞纷纷发表声明或致电毛泽东,响应"五一"口号,盼望汇集解放区,参加新政协,共商国是。自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许多民主人士也遭到迫害,于是他们辗转来到香港隐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曾经有过两次政治协商会议。一个是由国民党召集的各党派的政治协商会议以结束国民党的“训政”,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一个是由中国共产党召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建立新中国。人们习惯于称前者为“旧政协”,称后者为“新政协”。在新中国成立40年后的今天,研究这两种不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和内容、实质,对于了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写文章、演讲,大多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来称谓将要建立的新国家。1949年6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涉及到新中国的名称问题时,有人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而张奚若先生提出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期间,董必武就采用  相似文献   

20.
黄莺 《党的建设》2013,(5):61-61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口号得到了全国各阶层民众和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各民主党派迅速作出了反应,发出“五五通电”。并以香港为中心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协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