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8日上午,在古木掩映的上海虹桥迎宾馆,91岁高龄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会见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席间,宾主互赠礼物。宋楚瑜送给汪老一个琉璃“千禧龙”。汪老回赠一幅水墨“玉兰花”国画。这幅汪老“钦点”的画,正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詹仁左的大作。  相似文献   

2.
张玉龙 《台声》2006,(2):28-29
在海峡两岸同胞深切悼念和缅怀汪老的日子里,我作为有机会采访过汪老的一名涉台记者,深深感到汪老的离世,的的确确是两岸同胞的“心头之痛”。今天,在送走汪老的?别时刻,我再一次取出了10年前在上海和平饭店汪老会见时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的一段“原版录音”,再一次觉得,汪老在处理两岸事务上不仅具备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刚性?持,同时具有睿智儒雅、谈笑风?的大家风范,既让远道而来的来宾感受到了长者一般的亲近感,又让我们在现场采访的大陆与台湾的记者尽情感受到了汪老的个人魅力。?是在1995年?节的前三天。时任台湾…  相似文献   

3.
张勇 《两岸关系》2011,(12):25-28
11月26日,由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衡山宾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台湾问题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他祖籍宁波.出生上海,幼年离沪随父母到台湾,是一位来自台湾的企业家;他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建筑研究所、台湾政大企管研究所,钟情于建筑业;他在不经意间来到了大陆西部,组建企业,开发房产,创办学校,被授予“河津市荣誉市民”的称号;他心系农民工,来到上海探索职业教育跨地区合作办学模式,为的是要让农民工有一技之长;他,就是被誉为第一个到大陆西部河津投资的台商吴朝辉先生。  相似文献   

5.
倪永杰 《两岸关系》2013,(11):65-65
2013年10月10日,在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召开前夕,由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主办的《台海研究》季刊顺利创刊。  相似文献   

6.
黄嘉树 《台声》2000,(5):1-1
近日来 ,台湾民进党的当权人物不断放话 ,表示愿到大陆访问 ,也欢迎大陆领导人访问台湾 ,两岸可以谈“三通”问题 ,如果“一个中国”作为议题而非前提 ,双方也可以谈。这些话似乎是想展现一种理性务实、追求和解的态度 ,对此北京将如何回应 ?其实 ,台湾新领导人的上述姿态 ,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当年李登辉不是也表示他想到大陆做“和平之旅”吗 ?不是也扬言要亲自陪汪老在台湾走走看看吗 ?不是也放话说在“两国论”的基础上 ,双方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吗 ?但是 ,既然李登辉背弃了一个中国原则 ,他就失去了同大陆对话的资格 ,什么“和平之旅”之…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6,(11)
9月22日,由上海市台联组织的沪台两地民间社会公益事业交流会在虹桥宾馆举行。来自台湾狮子会的企业家与上海市政协、市民政局、市慈善基金会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交流会上,上海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残联理事长徐凤建就上海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了介绍;上海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熊仿杰就上海市红十字会的“救灾、救护、救助”功能及开展的相关教育做了详细介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江晨清则概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具体运作方式及上海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台湾狮子…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2,(5):F0002-F0002
7月7日,由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上海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上海海外联谊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沙海林、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月间,海峡两岸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连、宋此次大陆行,被台湾媒体和民众称之为“和平之旅”,深受海内外舆论的好评。连、宋到大陆后,所到之处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要数连、宋看望汪道函老先生的情景了。国、亲两个访问团,在上海的行程中,都把看望汪老作为重要内容。5月2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锦江饭店小礼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夫妇一行。91岁高龄的汪老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会客厅。当客人到了的时候,汪老在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常务副主…  相似文献   

10.
王茜 《台声》2008,(8):37-38
7月11日上午,由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举办的“龙脉相传缘聚上海——上海市台胞青年夏令营暨全国台联2008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上海分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拉开序幕。来自岛内政治大学,成功大学,海洋大学,佛光人文学院的同学及在沪台生,台籍青年等100余人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  相似文献   

11.
黄淑帧的家与千万个普通家庭一样,由父亲、母亲、女儿构成了三口之家。丈夫曾溢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他作为基因诊断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遗传性疾病分子缺陷的研究,完成了20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先后20多次荣获国家、部委和省市级的重大科技成果。妻子黄淑帧,是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分子遗传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她原先是外科医生,后来进行医学遗传学的研究,1995年“半路出家”加盟转基因动物课题组,当起 “羊医生”。女儿曾凡一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  相似文献   

12.
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研究所、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学部三家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中日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9月14日至17日在上海、无锡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西安交通大学、《学术月刊》编辑部共同发起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日本、韩国、我国大陆及台湾等各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近80人。研讨会坚持“以文赴会”,就当前世界范围内价…  相似文献   

13.
都说有些上海人看不起外地来沪者,常称之为“阿乡”——其实上海人也有被他人瞧不起的时候。回忆起七八十年代,“精明的上海人”这一雅号曾风靡一时,背后的潜台词是:上海人“脑子活络门槛精;谈起生意太精明;斤斤计较讨人厌;因小失大不高明”。周边城市尤其是杭州人,遇见上海人往往会露出不屑一顾的鄙视目光,弦外之音——“上海人太精乖”。为此上海市有关领导曾指示,就“精明的上海人”这一话题在《解放日报》上组织一次大讨论,提倡要做大气、高明的上海人。  相似文献   

14.
王茜 《台声》2013,(4):77-77
3月23日,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和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蒋孝严,台湾市公共事务交流协会代表等海峡两岸100多位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清明文化。  相似文献   

15.
时间上溯到1994年,一对其貌不扬的父子——黄硕著、黄盛由江苏常州踏上了上海这片土地。两人立即嗅觉灵敏地盯上了上海的老年人市场……他们不知从哪里搬来“砖块”,以100万元资金,在市郊的松江小昆山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冠名为“上海银发敬老工程有限公司”。黄硕著自任董事长、法人代表。公司的办公地点则设在上海市三泉路一排偏僻的旧校舍内。黄氏父子先后来到上海市老龄委、总工会和退管会等部门,花言巧语地表示,要为上海的老年人做些“善事”。他们信誓旦旦地许愿,要联系上海的商家、医院等部门,组织全市性的…  相似文献   

16.
“票价太高!” “7%的工资扔在路上。”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表明,当公共交通出行费用占平均工资的5%以下时,市民就有可能选择更廉价的出行方式。而目前上海居民每月公共交通支出为175元,约占月平均工资的7%。  相似文献   

17.
张玉龙  刘志扬 《台声》2002,(12):27-29
公元2002年8月29日,一个海峡两岸IT产业界非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居全球晶圆厂龙头地位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外界宣布:台积电与上海市松江区已经完成签订投资意向书,未来将在该地区进行投资!由此,两岸业者关注多时、计划8年、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台积电“落户”上海案的“?”号已经成为“!”号。有专家为此断言:包括先前“台联电”落户苏州、“中芯国际”和“宏力半导体”落户上海浦东在内的台湾IT产业界的“四大巨头”,现在已经全部在大上海区“安营扎寨”。而以上海为“轴心”,苏州、无锡与杭州…  相似文献   

18.
魏巧巧 《台声》2002,(10):15-15
上海市台联为加强台湾乡亲之间的联系,在上海每个区都设立了台胞联络员,他们在促进台胞联谊、沟通两岸乡情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为台胞之间的一个纽带和桥梁。为了加强交流,上海市台联每年都组织联络员进行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19.
纪欣 《统一论坛》2009,(3):36-37
从日前陈水扁在看守所放话要筹组“台湾独立党”,专门推动“民进党应该做却不敢做”的“台独”事务,到绿营阻拦吕秀莲赴大陆访问,到蔡英文刚从美国回来又赴日本“告洋状”,到民进党全面丑化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再到民进党把郭冠英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写的几篇自讽嘲谑文章硬炒作成“外省人辱台、卖台”事件。几件事情看来,马英九执政满一年,台湾的民意却改变不大。因此,尽管2008年台海局势发生重大而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安东 《台声》2009,(3):28-30
郭炤烈,1924年7月生,台湾台中人,中共党员、台盟盟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台湾问题专家。先后担任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第一至三届会长,全国台联第二至三届副会长和顾问,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等职,现任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