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辽宁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特征,从网络链接和资源组织角度对集群企业研发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聚集区为载体,以沈阳经济区为制度创新试验区,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世界级研发中心,探索教育、科技、经委"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组建辽宁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建立制度化的技术研发长效机制和国产化激励机制,提出构建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和企业研发人员补贴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智能装备产业在新工业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和检视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研究相关文献,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研究发现:目前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地位、技术创新和企业竞争力等都得到了提升,但是创新实力依然不强,产业的关键技术产品自给率低和产品结构层次低,根本原因在于应用市场尚未完全启动、企业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不够精准,应对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和打造产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6)
正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在辽宁省产业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辽宁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优势和重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深入查找、积极破解困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症结和短板,在创新驱动、"互联网+制造"和品牌质量提升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鼓风机集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团"构建的辽宁高端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运行,为辽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添了新成员。政策扶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辽宁经济处于"滚石上山"时期,辽宁制造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转型升级进展艰难,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仍未改变。辽宁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中国制造2025年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带来的新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两化"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化辽宁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业,培育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加大力度培养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推动辽宁省由装备制造大省转向智能制造强省。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恒通冶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为本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生产轧辊及铸铁异型件的制造企业,承担着本钢集团及其他大型轧钢企业所需各种轧辊等备件生产和开发任务。公司现有职工436名,其中共产党员179名。该公司的冶金装备制造工程是本钢集团"十二五"重点项目,是本钢集团实施"钢铁为主,多元协同"的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推进"1+5"板块集群发展后投资的首个非钢产业工程,2012年被列  相似文献   

7.
正一、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搭建多元合作平台2015年7月9日,由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目前集团已有成员144家,其中90家企业、11家协会及科研院所、1所本科院校及42所职业院校,是辽宁省重点建设、重点支持的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之一。二、项目重心下移,激活集团细胞  相似文献   

8.
四川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明显,但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产业组织不适应规模经济的要求。(二)技术结构不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三)所有制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四)人才结构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振兴四川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一)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水平。(二)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进步。(三)深化装备制造国有企业改革。(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指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构想,包括总体发展思路与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磊 《奋斗》2013,(4):11-12
正近几年来,全省正在着力构建以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布局调整优化,重点产业项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链条有序延长。各类产业项目工程和园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对资金需求和融资服务日显迫切,金融在助推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快速、有序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一五"和"三线"建设以来建成的德阳装备制造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的产业体系,集中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制造人才.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5日,辽宁省企业并购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指出,2009年至2012年,辽宁累计完成企业并购项目319个,投资总额240亿元,其中海外并购项目177个。辽宁企业并购的对象大多是科技型企业,被并购企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14,(1):50-50
“五位一体”党群工作站模式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有效破解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内的石龙经济开发区是以数控装备研发和制造产业为主导、高端产业集聚的市级新型科技园区,园区有非公有制企业49家。  相似文献   

14.
正总有一个前方,让辽宁儿女砥砺奋进;总有一些过往,让辽宁儿女扬眉吐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让我们循着辽宁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铿锵足迹,撷取70余年岁月之河中一粒粒闪光的珍珠……装备制造:尽显"长子"担当辽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创造了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成功地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结构性难题。而且随着中国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来自价值链上的知识溢出空间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前景与产业升级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分析为背景,从结构性矛盾与技术进步模式的变化方面论证了我国产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量。同时,从核心资源积累、国内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政策三个方面对政府作用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6,(6)
正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听取了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大型蒸汽动力系统试验室和中小型燃气轮机产品展示及相关技术流程,了解七〇三所自主创新、产业转化等情况,勉励七〇三所发挥好牵头作用,充分利用好黑龙江省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装备制造企业的资源优势,产学研有机结合,做好军民融合发展,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有所作为,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应有的贡献,并鼓励七〇三  相似文献   

17.
低技术制造企业创新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利用传统创新范式,低技术制造企业往往会面临"低技术陷阱"和"追赶陷阱"的双重挑战。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有利于吸引更广泛的智力资源、有效控制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给低技术制造企业带来重大机遇。低技术制造企业要通过树立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维、明确凸显价值的创新方向、构建高效协作的创新网络、形成驱动创新的文化和人才体系、控制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的潜在风险等策略,改善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提高低技术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既面对着产业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和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稀缺和国际、国内竞争力不强以及全省经济下滑、资本投入不足等挑战。因此,通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高中低端产业共同提升、品牌经营的国际化发展和多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的四大具体路径进行产业发展改革,促进辽宁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员(沈阳)》2014,(12):F0002-F0002
辽宁恒通冶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为本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生产轧辊及铸铁异型件的制造企业,承担着本钢集团及其他大型轧钢企业所需各种轧辊等备件生产和开发任务。公司现有职工436名。其中共产党员179名。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顺应大数据产业革命大潮,重点打造以大数据、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高端特色装备制造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和中国内陆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最终搭建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智能终端生态体系。贵阳市2017年计划实现基地骨干企业达30家,建成智能终端产品制造产业基地。遵义市以智能终端为重点的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已突破800亿元,到2020年确保产值达4000亿元。安顺市到2020年聚集规模以上智能终端产品整机制造企业5家以上,建成卜2个以上智能终端产业园区。凯里市引进深圳天珑移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落户,2017年产值预计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