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李国强 《江西政报》2006,(14):43-44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科技部指导下,我省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39.8%提高到4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55%。200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0家,实现总收入350亿元,是“九五”末的2.9倍;高新技术产业创出口交货值46.3亿元,年均增长42.6%。“十五”期间全省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761项,获经费资助3.4亿元.相当于“九百”的7.2倍。  相似文献   

2.
弹指一挥间,在铿锵的足音中,“十五”渐行渐远。驻足回眸,我区科技工作令人欣喜。“十五”期间,自治区科技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及“十五”科技发展规划,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技术开发与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区科技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大程度地提高,内蒙古科技进步水平综合指数达到30.1%,增长幅度居全国第1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34项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3.
《江西政报》2006,(14):F0002-F0002,I0001
“十五”以来,我省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以科技的加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自主创新,科技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39.8%提高到4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55%;专利授权量5634件,平均每年递增9.8%;取得了硅衬底氯化镓基发光材料及器件、L15(猎鹰)高级教练机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4.
吴彬海 《西部社会》2002,(10):21-22
实施城市化战略,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国“十五”计划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8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0~15个百分点,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指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促进人才发展的政策,上海市妇联抓住机遇,积极依托公共平台、公共政策、公共资源服务女性成才需求,促进女性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女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2008年,上海市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分别比“十五”末期增加6.8、3.8和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朱步楼 《群众》2011,(1):12-13
“十一五”期间,江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中,我省创新能力排名连续第二年位居全国第一位。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大幅增长,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8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7.
《群众》2006,(5):1-1
最近.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要求全省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使江苏成为创新体系富有特色、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机制健全高效、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文化鲜明活跃、创新环境愈益完善的地区;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引领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研发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专利授权量等主要创新指标提前达到国家的要求,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排序居于全国前列,部分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加速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传统的投入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基本实现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王海峰 《政策》2006,(5):22-23
“十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到 2005年底,纺纱能力达到了700多万锭,织布能力达到 7万多台布机,服装生产能力达到17亿件(套),分别比“九五”末期增长100%、50%和114.11%。尤其是产业素质得到快速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升级较快,全省先进纺纱设备的比重达到了55%,比“九五”末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新型无梭织机的比重达到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按照十七大的要求,近年来,常熟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在发展中注重学习国内外的新理念、新技术,全力推进自主创新,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到“十五”末,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2%和60%。先后被评为“2001-2002、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全省县市唯一的“十一五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示范市”、苏州市唯一的“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  相似文献   

10.
“十五”时期,果洛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利时机,抢抓机遇,调整思路,把握重心,深化改革,切实制定实施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战略规划,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是果洛州历史上发展最好、改革开放步伐最快,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时期果洛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一)经济总量增大,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十五”以来全州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2001-2005年分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4503万元、60608万元、67396万元、71859万元和78911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1.4%、10.3%、8.2%、7.1%和7.3%,五年年均增长8.82%,超过计划1.82个百分点,高于“九五”时期1.96个百分点。全州经济总量增加,综合实力增强,经济发展迈上了较高速度增长的平台。“十五”末,全州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124万元,比“九五”末增长27.98%,年均增长5.06%,高于“九五”2.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882万元,比“九五”末增长1.48倍,年均增长19.93%,高于“九五”18.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905万元,比“九五”末增长57.39%,年均增长9.5%,低于“九五”2.21个百分点,2005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28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九五”末增长36.07%,“十五”期间年均增长6.35%,高于“九五”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全州把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作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巩固一产,增强二产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提升和优化,增强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国民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44.45:9.15:46.40调整为2005年的35.64:15.06:49.3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8.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5.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9个百分点。(二)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增,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全州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以草为本,强化基础,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的畜牧业发展方针,紧紧围绕畜牧业增产和牧民增收两大目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落实各项措施。狠抓畜牧业常规生产管理和防灾基地建设,不断增加投入,加大畜牧业科技含量和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母畜比例、出栏率和商品率。同时积极开展畜种改良、舍饲半舍饲和牛羊育肥试点等工作,加快传统数量型畜牧业向质量型、效益型畜牧业的转变,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使畜牧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2005年,全州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7875.83万元,比“九五”末增长17.75%。年均增长3.32%,比计划高0.32个百分点;全州牲畜繁活率56.9%,比“九五”末提高3.91个百分点;总增率28.28%,提高4.54个百分点;出栏率32.44%,提高7.65个百分点,商品率26.73%,提高7.78个百分点;年末存栏牲畜212.33万头只,比“九五”末下降12.92%,母畜比例55.02%,比“九五”末提高4.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王荣 《群众》2006,(6):17-18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是事关我省发展全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十五”期间,我市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58.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科技创业机构规模、特色产业基地、外资研发机构、专利授权量等多项指标优势明显,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五个县级市全部通过国家科技部考核。我市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培育了一批创新企业。“十五…  相似文献   

12.
《政策瞭望》2012,(9):53-53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128.8亿元上半年,我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128.8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比GDP快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5.1%,比2011年全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53.2%,比去年同期提高7.2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总体呈"稳中趋好"的特征。我省服务业在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杭州市、金华市服务业发展亮点较多,而温州、湖州、绍兴、台州、丽水等市略有下降。二是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三是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融资成本高,员工薪酬大幅提升等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昌县坚持科技强县战略不动摇,坚持“资源不足科技补,区位不足服务补”的理念,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小县大科技”的发展路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全县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实现了从贫困县到小康县到全国百强县的历史性跨越。目前,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8%,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3.17件,新产品产值率超过50%,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杭州市滨江区;全县拥有4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的近十分之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占比均列全省第二.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列全省首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高新园区被评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4.
数字天下     
《时事报告》2010,(11):7-7
数字“十一五”(2006-2010) 国力更强2006—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迷快1.6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3%,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     
《政策》2010,(12):73-75
“十一五”中国经济增长领先全球 从2006年到2009年,“十一五”前4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中国GDP又实现了11.1%的增长。“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6,(6):34-35
近几年来,黄石市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努力探索依靠科技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道路。“十五”期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2.2%、21.5%和 21.3%,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相似文献   

17.
科技实力是从事科学技术及相关活动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并将它们转化成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以及对生态的现有和潜在贡献与影响的能力。强大的科技实力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证。对某一地区而言,正确评价其科技实力,客观分析其科技发展状况,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科技实力,发现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合理地配置资源,扬长避短,夺取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提高其整个地区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其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笔者在认真比较了国内外对科技实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运用综合指标分析法对广西2000年科技统计数据,分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以及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四个方面进行测算评分,得到如下各市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尽管有艰难无数,但广西已经昂首走在这条路上。2001年,广西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两个决定,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五”期间,广西工业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改善,效益不断提高,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47.6%;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城镇基础  相似文献   

19.
边鸣涛  王航赞 《前进》2001,(11):32-35
今年作为贯彻“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我省一季度开局良好,经济迅速回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4.6亿元,增长8.7%,高于全国增幅0.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向我们表明:我省的发展惟有抓住“十五”计划这一关键时期,服从大局,立足实际,下大力气,才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紧紧抓住“十五”时期发展的大好机遇山西的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十五”这一关键时期。因为它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基础阶段,也是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阶段,基础是否扎实,将对今后我省半个世…  相似文献   

20.
朱彬  尹一民 《江西政报》2008,(24):38-43
工业园区是我省工业发展,也是全省经济发展最具实力、活力与潜力的主体。2007年,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一半(54.8%),而且增长率达到32.8%,高于全省工业增长幅度11.2个百分点。无论是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76.1%),还是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48.7%)都已充分凸现强大的生命力。抓经济必抓工业,抓工业经济最现实的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的发展,在上层次上水平中需要重大项目作支撑,而重大项目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载体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