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求索》2014,(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多家单位,完成了对长沙铜官窑遗址2010年度的考古工作,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发掘了谭家坡1号龙窑遗址和陈家坪窑区;二是勘探了长沙铜官窑遗址及其周边地区。在墓葬区已确认18处墓葬分布点,对其中1座墓葬进行了发掘。本年度对墓葬区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为研究长沙铜官窑窑工葬俗、重构长沙铜官窑遗址瓷业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1934年10月后,战斗在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和湘鄂川黔苏区的红军各部队,相继开始战略转移,踏上漫漫长征路。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红军各部队长征共途经14个省份,即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今分属四川和西藏)、青海、河南、湖北、  相似文献   

3.
子荷 《中国减灾》2004,(11):19-21
入秋以来。我国华南、江南、江淮大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特别是广西、广东、湖南、海南4省区,9月1日以来的平均降水量仅为89.8毫米。为1951年来同期最少。进入10月份以来,华南、江南、江淮的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偏少8成以上,秋旱迅速发展。旱情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安徽、湖北东部、湖南南部以及江西、海南、江苏的部分地区,其中,广西、广东两省受灾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帝高阳之苗裔”的楚族,很早即南徙到江汉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与当地的麇人、庸人、罗人、庐戎、群蛮、百濮一起,在长时期的辛勤劳动下,对夏商文化的传播,楚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解放以来的考古发掘,揭开了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省境内的许多商、周、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其他文化遗存。这些文物,有的几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相同,有的带有地方性色彩。一些青铜器固有可能从中原地区流传南来,但若湖北黄陂相当于商代中期的盘龙城遗址中,所出陶片有不少炼埚,并发现数块铜渣,有的附在缸内残片上。这些遗存说明,盘龙城历年来发现的大量青铜器,应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有一种速度叫崛起。2006年,根据国家的战略布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省启动了中部地区区域联动崛起战略,由此催生了一个区域合作的大平台——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中部博览会在辗转湖南长沙、河南郑州、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后,将于2010年9月26日至28日落户江西南昌。在江西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筹备第五届中部博览会之际,我走进江西,掠影江西,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悬棺葬的分布及其族属 对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十多个省区的悬棺葬俗近年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已有不少文章对它加以研究和论述,大多认为悬棺葬最初为我国古代越族的一种葬俗,它应是百越文化的内容之一。 据近几年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不仅福建、江西、广西左右江流域①有悬棺葬,而且在湖南省湘西地区永顺、保靖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六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4月17日至23曰四川盆地至黄淮地区出现大到暴雨;5月1日至4日.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降水:5月26日至6月19日.南方地区出现四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6月20日至2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到暴雨:7月6日至10日.华南及江南中西部等地出现持续性强降雨:7月21日至25日.淮河流域出现今年汛期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受强降雨过程影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共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湖北受灾较重。  相似文献   

8.
内容简介     
《求索》2015,(0)
<正>《湖南考古辑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以湖南地区考古学发掘与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一套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系列学术文集。本书为丛书的第11集,收录9篇考古发掘简报和10篇研究论文。简报内容涵盖谢家山旧石器地点、石门县旧石器遗址、白面寨遗址、老屋背遗址、窑头古城遗址、燕子岭东晋墓、旺山宋代墓葬、羊舞岭瓦渣仑窑址、永顺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1958——1959年,贵州省博物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在清镇县芦狄乡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共有宋代墓葬91座。1972年4月下旬,在清镇县东门桥公社干河坎生产队,发掘了84座古代墓葬,有37座墓葬可以明确推断其时代为宋代。1965年底至1966年初,在平坝县马场公社发掘了34座古代墓葬,其中坟坝脚的5座石棺葬亦可确定为宋代。这些墓葬,在《考古》,《文物参考资料》、《文物与考古》等杂志上,曾经分别作过报道。本文主要根据这些资料,对它们的族属,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单位:个地区别地区县市市辖区县辖镇市辖镇合计地级市县级市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62 l 5 1 2 4 1 l 3 5ll 6 3 7l21650 4 3 1 14 85 69 27 21 47 l 28 36 5  相似文献   

11.
10月底到11月中旬,民政部派出九个工作组,他赴天津、山西、辽宁、内蒙、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陕西、新疆等17个省(市、区),对困难群众生活安排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  相似文献   

12.
2000年9月至10月,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镇发掘了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该墓群共计112座。属夜郎时期的古墓葬。这些墓葬具有多种独特的习俗特征,其中五座是最重要的套头葬,出土的大型铜器、兵器、饰物和陶器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在罗德成地工区发现的M274西汉墓,是这次发掘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墓葬,出土  相似文献   

13.
域情概览     
《长江论坛》2007,(3):1-1
■2007年4月15日上午9时至16日中午12时,第二届长江论坛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行。来自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等部委,长江干流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农业  相似文献   

14.
《公安教育》2011,(7):78-78
2011年6月8日,中部五省第二届暨湘粤桂渝黔警务合作联席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西中部五省以及湖南与广东、广西、贵州、重庆等省(区、市)的警务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举办的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应急管理研讨班于1998年6月24~28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副省长庞道沐及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孙绍骋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四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04,(7):62-62
2004年5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和造成的损失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  相似文献   

17.
杨宁宁 《当代广西》2008,(16):58-59
有关刘三姐的传说不仅在我国岭南地区的壮汉等民族间广为流传,甚至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和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刘三姐的传说。岭南地区各民族多年来一直把刘三姐传颂为歌仙、女神。其中壮族有关刘三姐的故事、传说和民歌最多。从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者覃桂清多年调查收集的资料看,广西有40个县、广东有22个县有关于刘三姐的故事和传说。  相似文献   

18.
《求索》2015,(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掘的两处长沙国所封王子侯国墓葬,引起了学术界对西汉长沙国所封的众多王子侯国遗存的关注。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我们注意到吴氏长沙国所封"便侯国"虽然文献记载存在时间很长,但是却找不到任何相关遗存。在阅读松柏汉简过程中,我们意外发现了便侯国的下落,并通过分析考证,形成了关于便侯国迁徙来龙去脉以及西汉侯国迁徙原因等的一系列认识。  相似文献   

19.
可乐遗址是廿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发现的,至今已进行了九次发掘,清理我国秦汉时期墓葬370余座,发掘同时期遗址面积400余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2000余件,残砖、碎瓦、陶片上万件。2000年9至10月,第九次发掘的可乐遗址,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贵州考古界第一次获得的此项殊荣。可乐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贵州古代历史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在贵州考古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乐是贵州考古的圣地,是探索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的宝地。为了让大家对可乐考古的始末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笔者拟就可乐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文化性质与特点,以及…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6,(5):34-34
按照长征时的行政区别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为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西康特别区正式建为行省。1935年7月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1939年1月正式成立西康省)、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