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 年6月22 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闪电战,德军迅速向苏联首都莫斯科推进。当时我的伯父毛岸英和父亲毛岸青,正在伊万诺沃市的国际儿童院。  相似文献   

2.
大群 《党史纵横》2002,(3):40-42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背信弃义,发动了苏德战争。正在苏联伊万诺沃市读书的毛岸英一心想学军事,当红军,上战场杀敌。他把想法告诉了教师娜佳。娜佳教师说:“谢寥沙(毛岸英的俄文名字),参加红军你不够条件,因为你还没有加入苏联国籍。再说你的祖国也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你又没有接到你父亲让你回国的命令你还是安下心来读书为好。”“老师,我回中国是无疑的,只是根据战事的发展,想要为国际主义尽义务。”毛岸英坚定地说。此时毛岸英已经升入中学十年级。按毛泽东的要求,岸英先学自然科学,后学政治、军事和社会科…  相似文献   

3.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清水塘,1930年11月杨开慧被国民党杀害,年仅8岁的毛岸英在上海领着岸青、岸龙两个小弟弟,以拾破烂、捡煤渣、推人力车谋生。1936年之后他客居苏联,先后在苏雅士官学校、莫斯科列宁军事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深造.期间参加了苏联共产党.后被授予中尉军衔.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部队连指导员的身份参加了苏联反攻德军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1936年底,在党组织的周密安排下,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从上海转道法国前往苏联。经过几千公里的漫长旅行。他们兄弟两人终于到达冰天雪地的莫斯科,住进了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为中国革命家后代专设的莫尼诺国际第二儿童院。这里云集着刘少奇、朱德、蔡和森、罗亦农、郭亮、张太雷、瞿秋白、李富春等中国革命家的后代,有中国与俄国老师为他们讲授各种功课。岸英在儿童院进步很快,于1939年被大家选为少先队大队长,当上了少先队的领导,他口才很好,是儿童院中出色的小演说家,因此,凡是有涉外活动,大家就经常推举他代表中国的孩子们出席。 1939年的一天,他以儿童院少先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苏联  相似文献   

5.
毛岸英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曾担任苏军坦克连指导员.这一说法,我现查到最早是金振林在所著的《毛岸英》中所写的.此外,还有郭智荣所著的《毛岸英之歌》、毛新宇所著的《我的伯父毛岸英》等,电视剧《毛岸英》也持同一说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最敬仰的伟大领袖,他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无私奉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毛泽东逝世以后,他不仅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立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许多道德准则,其中“吃苦、求知、进步、向上”,就是毛泽东教育后代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能吃苦,这是毛泽东教育子女的一条家规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相似文献   

7.
吴同 《湘潮》2021,(2):32-33
毛岸英是湘潭人,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时刻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8岁时,毛岸英就随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曾在上海街头流浪。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毛岸英参加了苏军大反攻。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在吴家枣园“劳动大学”进修,向农民吴满有“跟班学习”,了解农村和农民情况。  相似文献   

8.
曾任彭德怀机要参谋的吴一平回忆:我在西柏坡和北庄时就认识了毛岸英。在平常接触中,毛岸英绝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曾向我们谈起在苏联学习和见到斯大林的一些情况,如曾参加苏联红军,并接受过斯大林赠送的一把手枪。志愿军入朝后,毛岸英成为"八一办公室"成员之一。他生活俭朴,酷爱学习。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后,毛岸英安慰一次战事失利的我38军军长梁兴初,并曾表示愿去38军工作。大约在1950年11月中旬,我方对美军战俘进行了一次审问,毛岸英担任英语翻译。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军轰炸机对志愿军总部进行轰炸,毛岸英不幸牺牲,我亲历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从小就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长大后,他好不容易才从苏联来到延安。自此,他方可以经常当面聆听毛泽东的教诲。一天,毛岸英向毛泽东请求道:"爸,我要结婚!"毛泽东知道儿子在和刘思齐谈恋爱,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23日,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次子毛岸青,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毛泽东细腻处理家庭问题1937年初,毛岸青和毛岸英在党组织的秘密安排下到达苏联。在苏联,毛岸青考取了东方大学深造。而毛岸英于1946年1月先期回国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对毛岸英要求十分严格。毛岸英8岁时就跟着母亲杨开慧被关进国民党的牢房。母亲牺牲后,他和两个弟弟在上海饱尝了艰辛磨难。1936年夏,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他被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苏军,跟随部队攻到柏林。1946年1月,  相似文献   

12.
正郑一俊,是早年留法勤工俭学的元老,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前辈。提起郑一俊,必须先说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二人在苏联的那段生活。现在的中国人,差不多都知晓有位无微不至照顾他们、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杨至成。毛岸英曾在杨至成归国  相似文献   

13.
关于毛岸英同志一封信的回忆史敬棠毛岸英从小在苏联长大,抗战期间回到延安。当时他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比较生疏,对国家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知道的也不多,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毛主席对岸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都要求很严格,对他的生活待遇和刚参加革命工作的青年一...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3,(1):33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生于长沙清水塘,湖南韶山市人。毛岸英的童年时代很艰辛。在那动荡的岁月里,他从小跟着父母四处奔波,过着"吃百家饭,行万里路"的生活。8岁时,与母亲杨开慧一道被关进牢房。后来,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曾流落过上海街头,当过学徒,拾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毛岸英的少年时代很传奇。1936年,毛岸英被党组织找到后安排到苏联学习,后来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5.
正1946年1月7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延安,毛泽东亲自到机场去迎接。阔别18年后,毛泽东见到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不由得喜上眉梢。3月的一个下午,毛泽东在王家坪住处的院子里和毛岸英坐在石凳上谈心":你在苏联长大,国内的生活你不熟悉。中国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国革命,必须了解农村、了解农民,要向农民学习。"毛岸英同意父亲的意见,承认  相似文献   

16.
1945年12月底,一架伊尔客机在莫斯科机场腾空而起,机上坐着毛岸英及两名苏联医生。自1936年经地下党安排赴苏学习,毛岸英在苏联一住就是10年,从13岁的少年成长为文武双全的青年。他参加了苏联红军,曾驾驶战车,一直打到德境内。为了他的安全,斯大林让他提前返回莫斯科,接见他时赠送了一支手枪,然后  相似文献   

1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共产党的建立.1919年3月,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共产国际,从此,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联合起来,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为支持各国进行着的艰辛革命运动,保护、抚养和教育各国共产党人及革命者的后代,由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发起创办了国际儿童院.1926年,瑞士女共产党员曼托娜·莫泽尔将其父亲——著名的莫泽尔钟表公司经理留下的遗产,捐献给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以资创建国际儿童院.在共产国际及苏共中央领导人之一、列宁的战友、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主席斯塔索娃的亲自组织筹划下,于莫斯科南郊的瓦斯基诺建立儿童院.1929年8月1日,瓦斯基诺国际儿童院落成.这一天是世界各国劳动者在共产国际的红色旗帜下,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纪念日,因而瓦斯基诺儿童院亦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九年冬周恩来去苏联就医这是他在此期间与邓颖超到国际儿童院看望中国学生时的合影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连3岁的小老虎也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1939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莫斯科。这次他们不是来开会,也  相似文献   

19.
建国之初,毛泽东率中共高级代表团访问苏联。在旅途的火车上,毛泽东突然问随行的师哲:“怎么岸英也在车上呢?谁带来的?”师哲知道,毛岸英留学苏联多年,俄语讲得很好,是李克  相似文献   

20.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我二纵和三纵奉命从北面并肩向锦州实施主要突击.我团为师第一梯队,担任肃清西北十二亩地据点的任务.十二亩地战斗是我二纵队攻克锦州外围的关键战斗之一.十二亩地又名小高地,即五姓屯南侧的67高地,位于锦州城北约一公里处;东与配水池相邻,西与合成燃料厂之敌紧相呼应,为锦州城的屏障.守敌系国民党暂编22师1团2营4连,加强重机枪2挺、迫击炮2门.该据点以十二亩地为核心,修筑有大型永久性碉堡5个,小地堡30多个,组成了5个母堡群.大小地堡之间有交通壕相连接.核心阵地外有条5米宽、3米深的围壕环绕,壕内水深近2米;壕底下还插有尖桩柱子,壕外围是环形地雷场,地雷场上设有铁丝网2道,鹿砦1道.鹿砦以外300米的外围地带是断续的地雷场、梅花桩、拌脚坑构成了重重设防的环型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