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涟漪 《新青年》2005,(3):14
我们家乡有一种习俗,凡是做月子的女人每天享有吃鸡蛋酒的权利。据说鸡蛋酒不仅可以滋养身体,并且还可化成甘甜的母乳,襁褓中的小婴儿吸吮了母亲的这些丰盈甘美的乳汁会变得更聪明更健壮。记得我5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在母亲坐月子的那段时间,我总是要去分享母亲的鸡蛋酒。那时,一旦母亲吃鸡蛋酒,我就站在她的边上,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母亲碗里的鸡蛋酒,这时母亲总要夹一个酒中的蛋给我吃,那种鸡蛋的味道不仅鲜美可口,而且飘荡着一丝丝淡淡的酒香,那其中的味道只能用“好极了”来表达。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鸡蛋酒的美味已在我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2.
樱桃红了     
立夏前夕,母亲来电话,家中的樱桃熟了,等着你回来吃,叫我无论如何回去一趟.母亲的话语轻轻地拨动了我思念的琴弦,一股暖流在我心头滋生,勾起了我对樱桃的记忆和对母亲无尽的怀念.  相似文献   

3.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父亲是个贼,因此,从不敢跟伙伴们争高斗低,即使瘌子老嘎把红土面夹在我的饽饽里,我也能含着眼泪一口一口地咽下去。吃几口掺了土面的饽饽总比听一句:“你爹是个贼”好受得多。  相似文献   

4.
多年以前,一位40多岁的母亲带着失明的女儿沿街乞讨。母亲教女儿用手指感触野花的嫩瓣,帮女儿把大自然的色彩系扎在胡琴的顶端,一路唱去,唱到了一个冬天里的春节。她们躲在一间废弃的草房中看别人过年。有善良的人送来饺子,但是不多。母亲端给女儿说:“妞儿,吃饺子吧!”“妈,您吃。”“妈妈这还有一大碗呢!”女儿看不见,但是女儿信任母亲,母亲从来没有骗过她。所以她吃得安心,吃得香甜。女儿没有听到母亲吃饺子的声音,就问了,母亲说:“我就吃。”然后细致地出声咀嚼着女儿剩下的一点饺子汤。多年以后,女儿被一位业余剧团发现,团长收留了她们…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粥     
母亲擅长做美食,平平常常的白菜、土豆,经母亲的巧手加工,我们兄妹三人抢着吃。而最让我难忘的,却是母亲每日三餐煮的粥。一锅香喷喷、热乎乎的粥,伴着一碟花生米、几个咸鸭蛋、一碗酱菜,人手一碗粥,呼啦啦两碗下肚,撑得肚子滚圆,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  相似文献   

6.
我最早的记忆,是在3岁左右.我能清楚地说出当时的人,与事.这一点让很多人惊奇.3岁的小人儿,走路尚且不稳,但每天却摇摇摆摆地独自上路.且很有主见地,朝着一个方向奔. 母亲不在家.母亲总是不在家的.她去食品厂上班,叮嘱姐姐照顾我,说晚上给我们带饼干吃.姐姐嘴里答应着,母亲刚一出门,她就跑去外面,和街道的一帮孩子疯玩,玩得热火朝天.他们玩捉迷藏.玩丢布袋子,玩跳格子.玩着玩着,就把我扔下了.我在一边看着,有些寂寞,也有些无聊.我于是独自上路.  相似文献   

7.
在阳光灿烂的街上,遇到一位数年不见的女友,怀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我凑过去一看,很是吃了一惊:孩子竟是先天性“兔唇”。刚想安慰朋友几句,她却笑着先开了口:“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原来,她的母亲没有生育能力,到处求医问药,但未能如愿,最终抱养了她。朋友紧搂着怀里的孩子,目光充满无限的爱怜,说:“这孩子虽然有点儿残疾,但毕竟是我亲生的呀。”她的孩子正微微地笑,残缺的笑容不太漂亮,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可爱。我的心中不由一动——这样的微笑其实也是美丽的啊!那位女友沉浸在刚做母亲的幸福之中,她憧憬着,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8.
当年,在众多追求者中,我选择了他,他后来成了我的老公。好友提醒我,说他太穷,跟穷男孩谈恋爱,找不到浪漫的感觉。我却傻乎乎地答,只要天天能看见他,就是最大的浪漫。母亲也担心地说,他品行虽好,可你没过过穷日子,妈妈怕你吃不了那种苦。我却笑着对母亲说,只要能跟他在一起,再苦也是甜的。一年后,我们结婚了。在租来的单室套里,清贫而幸福地过着日  相似文献   

9.
捣臼声声     
吴建 《新青年》2004,(7):16
次打扫老屋,在厨房的柴草堆里,我又见着了那只尘封已久的石臼。那一刻我静立了许久。记忆中母亲捣臼时那铿锵的“咚咚”声似乎在耳畔回响,眼前随之浮现出母亲舂谷时的情形。在我童年时,每天吃过晚饭,母亲如果没有针线活儿做了,她就会从柜里舀出一畚箕稻谷倒进屋角的石臼里,再搬  相似文献   

10.
真爱无言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农民,地地道道的五六十年代的农民。他们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度过蜜月,就是那么劳劳碌碌地为了生活打拼,甚至彼此连一句柔情蜜意的话都没有说过。可是我知道,我的父亲母亲之间有爱,而且是刻骨铭心的深爱。母亲嫁给父亲的程式极简单。没有嫁妆,没有彩礼,一身新衣,四个包袱,母亲就成了新人。母亲嫁到父亲家的第七天,就背起包袱,跟着挑着担子的父亲背井离乡,来到举目无亲的大关东,开始了一步三口苦水的闯关东生涯。就在父亲和母亲来到关东的第三年,奶奶来到了我家。那一年的冬天,正当父亲和母亲发愁怎么能让奶奶在我家的第一个年…  相似文献   

11.
父爱如杉     
胡双庆 《新青年》2005,(12):5-6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冷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穿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夏彪 《新青年》2004,(2):16-17
那是个无聊的夏天,我已经到了知道害羞的年龄,母亲一手拿着用衣服改装的书包,一手扯着我的小手,用力地把我朝学校的方向拉,而我紧紧地抱着一棵楝树,死活不肯松手。——母亲让我穿那件姐姐已穿不了的破裙子去上学,虽然我已穿过了多次,但今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拗着不穿。母亲急了,扬起手就要给我一巴掌。  相似文献   

13.
鞋上有眼     
母亲的布鞋长着千百双眼睛,时刻牵挂着我的脚步……前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是母亲从乡下寄来的一双鞋。包裹里面,还有母亲请人代写的一封信,信中说,她的眼睛早已昏花,看不清东西,只能做一些样式和做工都很简单的布拖鞋了……可我发现,母亲的这双鞋并不普通,它的样式和做工都很讲究:白底、黑帮,鞋底上整整齐齐地扎满了针眼,一行行地,错落有致。我想像得出,母亲为了它,一定在灯光下操弄了不少时日,更是熬过了好多个夜晚。我甚至看到了母亲正睁着昏花的眼睛,一遍一遍艰难穿针的情形,还有她艰难地纳底缀帮的样子……母亲今年已经60多岁…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新青年》2004,(7):14
抬“头遥望天边隐隐见那倦鸟返家,你可会像它不久便再归家……”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热泪满眶。我那饱经漂泊的心早已泪迹斑斑,可我那魂牵梦绕的家乡还在遥远的地方,家中的老母亲还在守着村口的一条小路等着她的儿子回来……俗话说,“子不嫌母丑”。可少不更事的我却无法面对一个长得不好看的母亲。我一直在逃避着一个事实——母丑。母亲长得很丑,一头焦黄的头发,一张苍老的脸,一对灰蒙蒙的眼睛,还有一口焦黄的牙齿,时常就爱唠叨一些琐事。小时候我长得呆头呆脑,又高又瘦像根豆芽菜,同村的小伙伴时常取笑我,说我是丑八怪,同我母亲一样。我…  相似文献   

15.
周莹 《新青年》2015,(2):32-33
1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时,我从夜班卧铺客车上走下来。一路风尘,一路疲劳地回到清风源镇的家。本想去街上的酒坊买点酒解馋。遗憾的是,柴叔已经不在街上卖酒了。他的酒坊彻底关门了。我出门旅行仅仅二十多天,柴叔就不见了。我奇怪地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欲言又止。面对母亲怪异的表情,我更加疑惑了:"难道柴叔死了?""那倒没有。"母亲平静的回答"难道柴叔病了?"我紧接着追问。"身体棒棒的,好着呢。"母亲慢悠悠地说。  相似文献   

16.
最后的菠萝     
冰子 《新青年》2005,(8):9-10
在返乡的车上,我强忍住泪,母亲的病势已无可挽回。母亲清苦、悲凄的一生就像绳节一样,梗在我的心头。世上吃的、住的、玩的、看的,数都数不清,而母亲的世界一辈子就只有老家的山村那么大,要不是做手术进了一次山城,那城市就将成为母亲另一个世界的梦。母亲总想到北京的妹妹那里去看看,却一直未成行。生病后,不要说远行,就连吃饭都渐渐成为困难,以致最后粒米不进,仅靠喝点汤或白开水延缓生命。我手里的4个菠萝沉甸甸的,不知母亲能不能吃?去年回家,邻居的女儿也从城里回来,大包小包中带回两个青里泛黄的菠萝,盐水浸后,给母亲送来一块。母亲吃…  相似文献   

17.
勇敢的密码     
在我眼中,母亲不仅是我的保护神,也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三岁那年,我在院中玩耍时不慎掉到水井里.母亲箭一般冲到井边,听到我呛水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就跳了下去.井水已经漫过母亲的脖颈,她一边大声呼救,一边用力托起我……当闻声赶来的邻居将我们用绳子拉上来时,浑身湿透的母亲把瑟瑟发抖的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她一边自责,一边惊慌地检查着我的身体……  相似文献   

18.
烟雨 《新青年》2004,(2):18-19
从14岁开始,我就在外面读书,住宿舍。犹如候鸟,假期飞回去,其余的日子,徒余刻骨的思念。因为惯常的聚少离多,便格外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时光,与她聊天,做事,母亲也一样,费尽心思变换花样给我做好吃的,迫不及待地问我在外面的生活,苦不苦,累不累。我常琐碎地向她倾诉我的烦恼,大大  相似文献   

19.
袁炳发 《新青年》2004,(9):15-15
004年3月7日午后4点20分,母亲停止了最后的一口呼吸。随着母亲临逝前喷出的最后一口鲜血,母亲的瞳孔就开始扩散,然后双眸带着眷恋儿女们的眼神闭上了。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时间仿佛也在这一刻凝固而静止。望着窗外三月里的小雨,我的心刀扎一般的疼痛。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就这样走了。2002年4月,母亲患肾盂癌,靠工薪生活的我、大姐、妹妹,还是倾尽全力,在省医院为母亲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姐夫连夜乘车返哈,大外甥女乘机从上海返回护理姥姥……术后一年,二外甥女又把姥姥接往上海瑞金医院进行复诊,并采取最科学、先进的医疗手…  相似文献   

20.
那一年我从事的工作要倒班,白班、前夜、后夜的倒,下了前夜班已是零点,我回家去睡。那时家住五楼,每次上到家门口,家门都是敞开着的。我问母亲:“您怎么知道我回来呢?”母亲说:“一听上楼的脚步声就知是你回来了!”我心里忽然涌起深深的感动。忽然想起小时候,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做饭,便悄悄地走过去从后面蒙住了她的眼睛。谁知母亲却说:“快去洗手准备吃饭!”原来那时她就能听出我的脚步声了。也许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当她们松开孩子的手,当孩子蹒跚着迈出第一步,那脚步声便已落进她们的心中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无论孩子的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