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是军队油料保障的物质基础,被称之为“战争血液”。纵观现代战争,石油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是制约战争进程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石油峰值的临近使石油供应压力日趋加大,石油短缺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在各国还在争论石油峰值之时,美国军事部门已开始着手应对石油峰值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万平 《工会博览》2009,(11):41-41
如何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内保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石油企业内部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是石油企业领导必须面对和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石油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190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斯潘德尔托普油井开始工业化生产石油,世界进入石油时代。一百多年来,石油工业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繁荣的过程。世界石油产量一直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而增长,按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世界石油产量会到达峰值,自此即使消费增长石油产量也不可能上升,石油资源短缺的局面逐步显现并扩大,即进入“后石油时代”。世界各国问石油资源的激烈争夺,国际油价一次次飙升,都预示着“后石油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今年"五一"期间,北京市总工会为劳模和职工代表放映了电影《铁人》,并与剧组人员亲切交流。影片将上世纪60年代那个物质贫乏、环境艰苦的生活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所再现的老一代石油工人那种朴素的爱国精神和忘我拼搏、敢想敢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位观众——  相似文献   

5.
石油工业从1859年美国德雷克井的发现至今,已有150年。石油时代还能持续多少年,目前在石油时代处于什么时期,后石油时代是否已经来临,是众多学者及世界极为关注的问题。经过对比分析各方的观点,我们认为,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后石油时代。后石油时代的来临时间远比我们想象得早,它对全球经济、政治、军事,以及各国农业、采掘业、制造业等生产部门和人类生活都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汽车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能源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6.
于时语 《南风窗》2013,(5):40-41
能源供应是美国在中东的一项关键利益,但美国在当地的另一项关键利益是以色列的安全生存。美国的石油自给并不能同时保证后一项利益,不足以单独影响美国的中东政策。在新开发技术尤其横向钻井技术的推动下,原来无法开采的大量页岩油气储藏得到释放,造成近年来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强劲增长,以至于在2011年,美国自1949年以来首次成为石油制品净出口国。按照国际能源署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将超过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这一前景不仅将会彻底改变全球能源市场贸易格局,彭博通讯社2月13日甚至  相似文献   

7.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运输安全也成为各界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5年,在签署了一份4840万吨石油的合同之后,俄罗斯石油公司从中方获得了60亿美元贷款,用来购买尤科斯公司资产。这一协议的达成,如同在俄罗斯顽固的石油保护主义堡垒上炸开一道豁口,此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又同中石化公司签署了"萨哈林-3"合作项目协议以及后来购买秋明石油子公司的协议,直到目前的中俄石油大单。  相似文献   

9.
爱啦……我     
《工会博览》2014,(32):I0001-I0001
在企业一线工作,特别是室外工作的职工看到这张照片时,会感到亲切。常年坐在办公室里工作的职工看到这张照片时,会感到震惊。当媒体记者看到这张照片时。会感到敬佩和心痛。一位浑身沾满了油的石油工人因为,忙碌,因为环境所限。他们的午餐竟然如此不堪!“爱拉……我油”这句标题出自电影《狮王争霸》里黄飞鸿那句夹生的英文台词:“啊拉我呦”。之后成了雷老虎嘴里的“爱老虎油”。以谐音的方式用在这里虽然俏皮了些。但更加准确。因为石油工人以最真诚的奉献精神告诉了我们:我爱石油。井队一线工人工作的地点一般都是荒芜人烟的地方。环境十分恶劣。每天石油工人们都是过着“伴着朝阳、依着夕阳。日出而做、日落还在做”的日子。做完一天的工作后,都已经是得想马上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一位石油工人的妻子问丈夫在一线工作觉得后悔不,丈夫却很严肃的表示:“不后悔。干一行爱一行。”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认真。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了一个人、一群人、一个行业对中国力量发展的贡献啊!  相似文献   

10.
赵竹平 《工会博览》2009,(6):123-123
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剧烈,给我国的经济平稳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以降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带给我国的经济风险。文章分析了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宗远 《工会博览》2010,(5):290-290
欢快的舞曲心旷神怡,轻盈的舞步其乐融融,上百名离退休职工、家属每天总会如期而至,或剑或拳或舞健身操,这是川西公共事务管理中心新津石油管理站积极开展离退休职工文化活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出现的新景象。新津石油管理站共有4个石油小区,常住人口4000余人,其中离退休人员325人,“五七”退休职21230人,管理站为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和健全文体组织,致力丰富离退休职工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施文斌 《法制博览》2023,(21):124-126
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石油天然气行业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公众生活和社会稳定,是失信惩戒的重点关注行业。近年来,随着《关于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文件的出台,为该行业失信惩戒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指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出台国家层面的信用法律、提升失信成本、建立社会信用信息联动应用机制等方面着手,完善石油天然气行业失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陶短房 《南风窗》2014,(2):75-77
中国在南苏丹石油利益受损始于这次内战前,这次内战充其量是“雪上加霜”。由于中国资本在南苏丹“家大业大”,内战双方不论谁得势,都势必仍将设法去寻求“中国友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供求在21世纪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涵义。就国际政治而言,中国石油供求既与全球石油和能源安全密切相关,也颇具地缘政治涵义;就世界经济而言,中国的石油供求状况不仅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且还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石油和能源政策是当今各国外交的重点,并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密切相关。中美在能源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能源合作是今后中美外交的核心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国际政治课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洲已成为中国保障石油供应安全努力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5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量的30%;中国的石油公司近年来致力于开拓非洲石油的上游市场,并且在苏丹获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功。在非洲获取石油利益的同时,如何应对非洲产油国内部治理和相关国际关系的复杂情势,已成为中国能源外交的国际政治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美刊《每月评论》2008年7-8号刊登了该刊主编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题为《石油峰值与能源帝国主义》的文章,认为石油峰值(即全世界石油生产将达到最高值)问题一直被世界主流力量视为很遥远的不重要问题,但是近十多年来,世界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主流学术机构、媒体开始认真对待和研究这一问题,并认为这一刻将在未来20—30年内到来,这将根本性地打击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巨大的危机。作者指出,美国为首的西方应对这一危机的办法是走向能源帝国主义,即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开采石油资源(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在非洲日益加强的控制行动是其已有表现),以延长资本利益集团的统治,这将在未来20—30年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政治和军事动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工会博览》2006,(6):62-62
香港(国际)富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当今石油行业中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综合实体。  相似文献   

18.
史春阳 《当代世界》2010,(11):40-42
2010年7月28日,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表示,俄政府已同意于2011至2013年对11家国有企业通过实行股份制实现部分私有化。这些企业包括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储蓄银行、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俄罗斯农业银行、俄罗斯联合粮食公司等。此举将使俄政府每年筹集约3000亿卢布(约合98.8亿美元),总计近8835亿卢布(约合290亿美元)。这也标志着俄罗斯在国有企业政策上出现重大转变。如此计划如期执行,这将是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  相似文献   

19.
石油钻探企业在创建“五型”班组活动中,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全员参与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创五型建五家”班组活动,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优质、高效、节能的生产单元,使班组真正成为员工的“成才之家”、“平安之家”、“环保之家”、“刨效之家”、“温馨之家”,为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美俄对非洲的能源外交与中国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非洲石油储量丰富、种类多、品质优、勘探成功率高、开发成本低、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条件,使得非洲成为近年来大国能源博弈的焦点地区。世界上各大国纷纷对“富饶”而贫瘠的非洲抢滩登陆,展开了一场“群雄逐鹿”、“多国演义”的能源争夺战。尤其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美国和世界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其在非洲的能源外交引人注目,并对中国的能源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