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区位优势荣昌地处重庆西部,位于重庆、成都两大城市的结合部,是重庆市的西大门,处于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沿线,在重庆市提出的渝西经济走廊的第一线,既背靠农村,又紧连大都市,既服务两大城市,又接受两大城市辐射,交通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在重庆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双向开发的战略区位优势。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把荣昌建设成为重庆的渝西明珠,渝西经济走廊上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长江经济带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制高点"。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的地理交集点就在重庆。这一战略构想使重庆从一座内陆城市骤然变身为开放的前沿,一个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已经呼之欲出。在重庆,一个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江津珞  相似文献   

3.
黄云辉 《重庆行政》2021,22(1):19-21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20 年10 月16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打造"两中心两地",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4.
面对西部大开发,我们心里要热,头脑要冷;态度要积极,思路要科学。因为西部大开发首先是对西部地区领导的思路、思维、思想的大开发。重庆针对自身市情实际,正在研究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现划。其主要内容为:立足重庆实际,紧紧围绕中央部署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战略重点,坚持七个结合,突出三大优势,构筑三大经济高地,发挥三大功能,关注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城市“双创”工作的大发展。8月25日至9月3日,河南省文明委办公室组织“双创”学习考察团赴西北6省的12个城市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结束后,新乡市委副书记茹银格同志撰写了本文,介绍了这些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做法,对我省的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璧山地处重庆西部,是距主城区最近的郊县,是重庆市连接渝西各县(市)和川西各地的纽带和桥梁。其特殊区位与主城的紧密经济联系及便捷的交通条件,构成了璧山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相对优势。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郊型经济发展战略,依托重庆这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在服务主城区中发展自己;充分发挥服务、纽带、通道(走廊)、示范等作用;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创新开发能力、产业竞争能力,争当成渝经济走廊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7.
曹云 《人民论坛》2013,(8):230-231
中心城市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作为西部中心城市,西安通过城中村改造、开发区建设、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发等路径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以城市经济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把开县建设成渝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必须切实抓好六项重要工作,正确处理五大重要关系,实现新世纪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突出一个重点——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大决策、大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思想、组织、项目、人才等多方面准备,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首先,抓紧研究和制定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规划,增强预见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积极策划向上争取一批项目。第三,加快交通、通信、能源、市政、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移动通信和“双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13)
正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明确提出以成渝发展为主轴,促进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核心引擎,共建世界级成渝城市群发展。今年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从"成渝城市群"到"成渝经济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又一次把成渝两地推到合作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省外传真     
重庆市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作为我国幅员最大、管辖行政单元最多的直辖市,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要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该市把40个区县(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建设三大经济区是该市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支撑。三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区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分工,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核心区,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  相似文献   

11.
郑正真  伍萌 《重庆行政》2021,22(1):12-15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成渝地区的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推进成渝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绘就蓝图、找准发展路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助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菱形地理空间,旨在推动我国西部、北部、东部沿海地区、南部分别形成4个重要经济增长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要精准把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最新趋势,强化顶层制度设计,注重统筹协调,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人才、资本、技术、平台等各类生产要素高效汇聚,以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共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以新兴动能的培育共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国际门户枢纽的打造共建全国改革开放新高地、以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相似文献   

12.
《人大研究》2001,(1):79-81
充分发挥平凉作为陕甘宁接壤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撑点的区位、市场和资源优势,力争在2010年基本建成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城市遥相辉映、在西北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人大研究》2001,(2):79-81
充分发挥平凉作为陕甘宁接壤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撑点的区位、市场和资源优势,力争在2010年基本建成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城市遥相辉映、在西北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龙青  高峰 《重庆行政》2021,(2):71-73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背景 古往今来,山水相连、人文相近、民俗相通的川渝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板块上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9年,川渝地区常住人口1149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7. 02 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8. 21%、7. 13%,无论是区位条件、人口、还是经济总量,在西部地区都具有领先优势,特别是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突出这两个城市的核心作用才能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早在2011年,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1] ,明确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后的又一区域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发展迎来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战略.川渝两地共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签署了《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方案》,一年以来,三地紧锣密鼓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共建行动,万达开建成"示范区",对成渝"双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构建新发展格局、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启动西部大开发 ,首先必须选准并构建大开发的支撑点。其一,优化人才资源 ,构筑人才“高地” ;其二 ,增加资金投入 ,壮大经济实力 ;其三 ,加速科技创新 ,发展优势产业 ;其四 ,调整所有制结构 ,力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其五 ,加快城市建设 ,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只有通过这些支撑点的强力和交互作用 ,才能使西部大开发迅速起动 ,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即将跨入新千年的时候,中国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安陆市借风行船,积极实施西进战略,抢搭西部大开发快车,扬区域优势之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借助东部生产要素大举西进的机遇,积极实施东引西联战略,以大开放拉动经济大发展。安陆地处鄂中腹地,是连结东西两大跳板的重要通道。汉丹铁路是华中经安陆进入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华中重要的公路干线316国道横贯县城,直通西部中心城市西安,使我市成为武汉、重庆、西安三大经济区相互融合的连结点,具有承东启西  相似文献   

18.
陈杰 《重庆行政》2011,(5):80-81
城镇规划建设既是一个环境问题,又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荣昌县是重庆西大门,在成渝经济区发展中具有承载、传导和典型示范作用。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赋予荣昌"建设好西大门、发展好西大门"的要求,近年来,荣昌县坚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统筹协调,以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严长安 《重庆行政》2021,22(1):48-49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质量生活宜居地.会议明确指出,要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成渝地区要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战略的落地,如何强化和整合成渝地区公共服务成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好局、起好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代建红 《重庆行政》2019,20(3):68-69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的具体实践;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三个作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针对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出的“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要求的具体行动;是推动西部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推动西部地区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强化产业合作和经济交流的重要抓手。重庆市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实施内陆开放高地的主战场之一,紧紧围绕“两点”定位、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任务,在中欧班列(重庆)的基础上,创新发起并全面开展了“陆海新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