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伦敦专电 记者最近按约定时间,在伦敦约克公爵街上的一幢办公楼内采访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里查德·波蒂斯教授时,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今天只聊世界经济前景,不谈世界经济会增长百分之几,因为我不是预测家,而这种预测通常是不准确的。” 里查德·波蒂斯是美国人,早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成为以“政治家摇篮”闻名的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研究员。此后,他曾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现为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经济学教授。英国非官方的全国性独立经济研究机构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在1983年  相似文献   

2.
厄内斯特·琼斯(1819—1869)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英国宪章运动后期的杰出领袖,国际工人运动的活动家,无产阶级的诗人和政论家。但是一些史学家对琼斯作了不公正的评价。厄内斯特·琼斯1819年1月25日生在柏林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教父是坎伯兰公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叔叔、后来的汉诺威王厄内斯特一世。琼斯受过全面的教养和优良的世俗教育,是当时一个博学而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他精通德语、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十  相似文献   

3.
卫俊贤 《各界》2013,(10):85-85
朱庆澜,字子桥.祖籍浙江绍兴人,1874年3月11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市.5岁丧父,14岁丧母,家贫.19岁去东北,投总督赵尔巽部下新军,任统领及33混成旅协统.后任成都陆军混成旅协统.辛亥革命时,响应孙中山号召,率领第十七镇官兵起义,通电宣布四川省独立,民众拥戴他为四川省大汉军政府副都督.1913年,北洋军政府派任他为黑龙江省督军兼民政长,并授予镇安右将军称号,从此被尊称为"朱将军",后因反袁称帝而去职.  相似文献   

4.
李楠 《瞭望》1986,(41)
在中国的大地上,时令又到了金色的秋季。在这风物宜人的季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偕同她的丈夫爱丁堡公爵前来访问。这是一次隆重的国事访问,也是中英两国长期接触和交往的历史上,在位的英国君主第一次前来中国访问。女王的新闻秘书迈克尔·谢伊说,这次访问“将是伊丽莎白女王做出的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 无论是中国或者是英国,都对这次访问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去年六月,赵紫阳总理访问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宴请时,就表示她愉快地期待着对中国的访问。今年六月,胡耀邦总书记访  相似文献   

5.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人就研究了一种新的密码通讯系统,起名为“英尼格码”。战争爆发后,希特勒便命令德国国防军全部采用这种密码机进行机密通讯。英国人为了准确可靠地获取德军的情报,组织了万余人攻关,并用重金收买波兰密码专家予以帮助。经过努力,英国情报局终于在1939年底成功地研制出一台”莫尼格码”机,并破译出了第一份德军电报。从此,英国皇家空军便能及时得到有关德军作战行动的准确情况,在关键时刻出动作战。当德军的空中进攻多次遭受失败后,希特勒开始怀疑密码泄密问题。于是.他决定作一次突袭实验。1940年11…  相似文献   

6.
一位脾气极坏的企业领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他的部下、同事,甚至外来联系业务的人员,统统责骂过数次。为此,人们私下对他颇有怨气。从内心里讲,他也不愿意得罪那么多人,可就是遇事控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无奈之中,他去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他开出了这样  相似文献   

7.
英 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发表新年致词 ,对英国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表示充满信心和希望。他说 ,“有人可能会预言随着我们帝国的消失 ,英国将逐渐淡出 ,被美国、俄罗斯或中国这些大国所压倒。但是 ,在我们进入下个世纪时 ,我认为我们有一切理由对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 ,对英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充满信心 ,相信英国可以成为21世纪的典范”。那么是什么东西使布莱尔首相对21世纪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抱有如此的信心和希望呢?这恐怕同英国近年来的经济情况及其在国际事务中“不俗”的表现不无关系。近年来英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曾耀 《党政论坛》2008,(5):48-49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对别人作出评判,也难免被他人所评判,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也不例外。领导常会得到部下和群众对自己的评判,是优是劣;领导也会对部下做评判,是好是坏,能否信任使用等等。领导者对部下一味说好话,是不讲原则的表现,害处多多,但如果不注意全面观察,随心所欲地对部下作出负面评判更会伤人害己。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鲁晓霞 《理论导刊》2006,(9):123-124
英国作家福斯特在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中,以英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和印度人为代表的东方世界的交往为载体,透过主要人物之间的交往,折射出东西方“联结”的过程是漫长的,不同民族的融合是艰难的。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走完了生命的全部历程. 几年前已到处流传勃列日涅夫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甚至有几次还煞有介事地传出他已死亡.后来医生披露:在勃列日涅夫的最后几年,他虽还活着,已不太清楚周围发生的事情了.但他一直顽固地把一个超级大国的权力执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11.
孔力 《侨园》2012,(8):14-15
放弃工作回乡务农 1912年1月,刘嘉出生在平顶山市的一个医生家庭,由于家境较富裕,他被送到鲁山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刘嘉在陇海铁路当上护路警察.由于他办事负责认真,从警士、派出所长直升到铁路护路大队上校大队长.在18年的日警察生涯中,作风正派、为人豪爽的刘嘉经常拿自己的薪金救济同事或部下,威信很高.  相似文献   

12.
晚报上连载丁隆炎同志撰写的《彭总在四川》,让人看了难忘之处颇多,比如彭德怀对他的老部下说过这么一段话:“作为领导,还是要多关心大家的生活……为什么有的部队在风沙露天里开饭?搭个草棚子饭堂不可以吗?为什么下工后一个个还泥糊拉渣的?搭一个木头澡堂不可以吗?作为干部,关心人才是头一份工作。我看 干部,历来把他是不是处处关心下属的苦乐安危作为头条标准。” 看了此文,我被彭老总的这个“头条标准”深深感动了。彭德怀用这个“头条标准”要求部下,也同样用这个“头条标准”要求自己。黄克诚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平时行军作战,他的战马总是让伤病员和年小体弱的同志骑。他经常关心  相似文献   

13.
罗毅 《瞭望》1990,(23)
《南京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有: (一) 割让香港,由英国“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从此香港成了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和商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柳亚子遇险     
李海珉 《各界》2011,(11):1-1
曾无富贵娱杨恽,偏有文章杀祢衡。长啸一声归去矣,世间竖子竞成名。这是柳亚子在家乡黎里为躲避蒋介石部下的搜捕,藏匿在复壁中口占的《绝命词》。诗中用了几个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他同蒋介石之间的恩怨。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  相似文献   

15.
伊藤博文遇刺的时间是在1909年10月26日上午9点半.那一天,哈尔滨火车站彩旗飘扬,锣鼓震天,俄方正在举行欢迎伊藤博文公爵访问仪式.身穿米色西服、头戴鸭舌帽的安重根看准时机,纵身跃出日本人欢迎队伍,连开七枪,击毙首任韩国统监、日本政坛大佬伊藤博文公爵,打伤三位日本高官.  相似文献   

16.
卢涛 《瞭望》2006,(50)
中毒身亡的利特维年科在伦敦下葬,但盖棺却无法定论流亡英国6年的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11月23日在伦敦中毒身亡后,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波澜。俄情报部门及俄国家领导人一时几乎成为众矢之的,被西方媒体视为利特维年科丧命的罪魁祸首。特别是英国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案情进展,其狂热程度让俄外长拉夫罗夫感到惊讶。他说,利特维年科被毒杀案正在调查之中,但是英国媒体每天不厌其烦地向俄罗斯发难,让人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17.
石颢 《党政论坛》2014,(12):14-15
苦中酿蜜 1921年2月22日,庄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给他取名王景羲。庄奴的母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里还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教崩彰商司。他就读的育英小学和育英中学,也是当时有名的教会学校。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为其日后的歌词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罗川 《各界》2008,(11):77-80
胡耀邦的许许多多老战友、老部下、老朋友,从各自的角度写了大量纪念他的文章,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我作为他的晚辈,一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一直想写点儿东西纪念他.每当回想起我和胡耀邦伯伯及他的家人相处的往事,我的心情就久久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19.
二、领导对部下的监督问题领导基本职责的实现,离不开监督.预测未来是为了确定目标,目标最终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政策、制订并实施计划两个环节来实现.部下有没有偏离总目标?是不是按照政策和规划去实现?这就自然需要借助领导者的监督.《人民日报》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六日报导:夏任凡在担任沈阳市电车公司经理后,大胆进行改革,他和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起,大胆破除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积极采取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使三项经济指标与  相似文献   

20.
伦敦专电 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呤唎(Augustus Frederick Lindley), 这位鲜为人知的英国年轻水手,曾在太平天国军中任职,被誉为中国人民之友。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震动世界,遍及大半个中国。一八五九年夏,十九岁的呤唎,远涉重洋,来到香港,翌年春抵上海。此时太平军正逼近上海,美国浪人华尔等人组织洋枪队支持清政府对抗太平军。呤唎出于对太平军的同情,毅然投身于中国农民起义,在忠王李秀成部下,追随太平军出征。 一八六四年初,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形势转入逆境。呤唎回到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