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应对反倾销: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洪 《理论探索》2004,(1):72-73
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呈上升趋势 ,其中有他国滥用反倾销手段、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也有我们自身出口结构不合理、不能积极应诉或应诉不力的原因。面对不断升级、愈演愈烈的反倾销大战 ,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应诉 ,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同时拿起反倾销武器 ,利用国际贸易惯例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我国企业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反倾销已经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中国企业的应诉不力使得这种影响不断扩大.结合中国当前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并与国际惯例相参照,可以认为,有力应诉才是目前中国企业破解出口反倾销困局的突破方向,为维护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应对反倾销诉讼.  相似文献   

3.
我国连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与对策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灾区和反倾销制的最大受害者,面临的反倾销形势愈来愈严峻。为了达到限制我国出口的目的,他国以各种借口提起反倾销。我们要通过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完善会计制度,提高应诉率,建立反倾销预警制度等应对国际反倾销起诉。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后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我国企业面对国外咄咄逼人的反倾销,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面对反倾销,光是喊冤叫屈无济于事,只有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反倾销的“游戏规则”,主动应诉,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抗辩,才能改变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5.
强化"四体联动"应诉机制是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损失严重,分析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案胜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和整合政府、行业协会、地方商贸主管部门和涉诉企业"四体联动"的反倾销应诉工作和信息传递机制是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入世初年,中国企业针对国外反倾销的应诉率已达79.3%,胜诉率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行业协会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海鸿 《团结》2004,(3):22-27
2003年5月2日,美国对中国彩电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我国出口机电产品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案。消息传到国内,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便紧急召集几大彩电企业商讨对策,建议彩电行业联手聘请律师,费用由几家企业分摊。事后几天,创维就公开表示要单独应诉,随即长虹和厦华两家先行一步,率先聘请律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了应诉申请。2003年11月2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初裁决定,认定中对美出口的彩电确实存在倾销行为,对美国本土企业和机构的利益构成了威胁。2004年4月13日美国的终裁认定我国各家彩电企业都存在不同幅度的倾销,美国商务部将于6月初开始…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商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近400起倾销指控,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给我国造成的损失累计约近100亿美元。 反倾销说到底是个经济层面上的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的正常现象,可以说有市场经济就有贸易纠纷,就有倾销与反倾销的矛盾。近年来,针对我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国际贸易领域竞争激烈,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作为世贸组织允许的自我保护手段,被一些国家滥用。另一方面我国外贸出口迅猛增长,容易引起一些国家对我国产品的重视,要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 不过,针对我国产品的倾销指控如此之多,已超出了正常的范畴。中国企业被指控倾销是输在起点上,一开始就被置于不平等的位置,事先就被假定为“有罪”,要打赢反倾销官司,就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证明自己“无罪”,高昂的“证明费用”使企业无力承受,而且一拖就是很长时间。即使能够打赢官司,企业竞争力也会被削弱,于是企业往往放弃应诉。而如果不应诉,放弃打官司,实际上给国外反倾销调查团、调查机关提供了借口,企业往往会被征收极高的反倾销税,最终丢掉出口市场。另外,我国的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协调企业行动上也有所欠缺。此外,导致对华倾销指控增多还与一些国内企业未按国际惯例出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诉讼主要表现为对华反倾销的国家数量和诉讼次数不断增多;,发展中国家开始扮演主角,;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趋于扩大且产品类型逐步转变,;涉案规模和金额日益增大,;标准化程序下掩盖着歧视性原则等五个方面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频遭外国反倾销诉讼存在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因。其应对策略:一是调整出口导向政策,加强行业监控;二是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出口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并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和反倾销基金;四是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与西方接轨;五是创新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六是利用多方利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七是敢于应诉,聘请得力的律师应诉案件。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04,(7):25
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第十五 条将中国有条件地定义为非 市场经济国家,而且长达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给中国带来三大负面影响:其一,它导致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我国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由于不把中国视作市场经济国家,无法计算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于是其他WTO成员采用第三国替代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计算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其二,中国企业难以胜诉,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某些WTO成员对我国…  相似文献   

11.
车行 《侨园》2002,(6):8-9
中国加入WTO后的这一年中,人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一切开始与WTO有关。这一年,中国的努力有目共睹。中国降低了5300多个税号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降低为12%,并取消了粮食、羊毛、棉花、化肥等8类产品的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管理;中国审批外资进入银行、保险以及分销领域的步伐明显加快;全面实施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开始运用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国开始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处理出口反倾销应诉、进口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壁垒等中外经贸纠纷。世界贸易组织新任总干事帕猜说:“我认为,中国至今所做的一切符合加入WTO时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平 《学理论》2009,(27):120-121
反倾销是一种贸易政策措施,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由于世贸组织对反倾销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使我国成为反倾销的严重受害国,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试图探讨对我国进行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WTO成立以来的全球反倾销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WTO成立以来的1995—2005年,世界各国根据WTO反倾销协议以及各自的反倾销政策,对来自外国的进口产品频频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或实施了反倾销措施;相应地,各国出口产品也遭受了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或反倾销措施,全球反倾销摩擦频频发生并呈不断加剧的态势。中国更是成为WTO成立以来全球反倾销摩擦的首要目标国和受害国。为此,我国应从全球反倾销摩擦中总结经验教,积极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浪潮。  相似文献   

14.
洋人落闸中国企业碰壁 1993年7月12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化工商会接到中国驻美使馆商务处通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碳化硅开始反倾销调查。起诉方为代表美国3家碳化硅生产商的美国金刚砂特设联盟,该组织声称中国碳化硅倾销幅度为283%,并列举了包括我国第一、二、七砂轮厂在内的19家碳化硅生产厂家。而此前不久,欧共体刚刚做出对中国碳化硅征收反倾销税的不利裁决。如果中国出口商不应诉,不提供对自己有利的材料,美国商委会就会使用起诉方提供的对我国极其不利的“可获得最佳材料”。对我国碳化硅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而无法继续对美出口,从而失去继欧洲之后的又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华反倾销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所以 ,当前我们要深入分析欧盟反倾销的主要机构、法律和程序、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和所指控的内容 ,探讨我国对欧盟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行政机关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后,就要考虑如何出庭应诉的问题.目前,在行政诉讼实践中,行政机关因选择诉讼代理人不当、承担举证责任有误,或忽视答辩、回避、上诉等诉讼权利,从而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败诉的,已非鲜见.因此,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必须十分重视出庭应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 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出庭应诉工作,是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诉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诉讼的结果,也涉及到今后行政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从总的原则讲,被告出庭应诉必须严格遵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歧视性反倾销措施急需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国外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出发,分析对我国实行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目的是建立和健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积极调整和自我完善政府职能,以消除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待遇”,使我国外贸出口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8.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提起首例反倾销调查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呈现明显上涨趋势.遭遇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拦路虎",使国货开拓国际市场压力骤增.面对反倾销,我们没有退路.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本身是保护本国产业的合法的贸易措施,但在世界反倾销大战中,各国经常披着这件合法的外衣滥用反倾销措施以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对中国不合理地采用替代国制度。  相似文献   

20.
印度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印度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越来越多.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反倾销发起国,而中国也成为遭遇印度反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详细介绍了印度反倾销法律、全球反倾销行为及其对华反倾销概况,分析了印度对华反倾销偏好的原因,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以科学规避未来印度反倾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