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王居书等一、检察机关接受人大监督的性质及其意义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及其常委会所行使的监督,是本行政区域内代表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2.
“个案监督”合理合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案监督”问题,是当前各级人大和理论界普遍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不少地方人大还出台了有关个案监督的制度,为监督工作上台阶奠定了基础。然而,个案监督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形式等仍然存在着模糊认识。笔者认为,人大开展个案监督工作是人大的性质地位所决定的,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职权。众所周知,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对它负责,受其监督。这种监督既可是总体上宏观上…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的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权力在民的国家体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本源。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权力的运用,都要始终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受人民监督。人大常委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人大工作的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  相似文献   

4.
浅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岳具才,张凤鸣提高对人大监督的认识“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既然人大的权力直接来自...  相似文献   

5.
一、进一步深化对人大监督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行政机关是同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对政府实行监督,是法定的职权;政府接受人大监督,是法定的义务。人大与政府这种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是由国家的政体所决定的,是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6.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开展监督,是人大与"两院"关系的宪法定位所决定的。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从权属、赋权、行使和制约四个方面,明确了我国司法权的运行框架,同时赋予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对"两院"的监督权,以监督和支持"两院"正确行使司法权,确保"两院"忠实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充分行使好人大对"两院"工作的监督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相似文献   

7.
成克杰、胡长清等罪犯被依法执行死刑。正义的枪声响过之后,全国人民拍手称快。这表明人民群众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到了极点。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则应深思:人事监督,是人大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政府是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它的监督对象是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8.
字云飞 《中国人大》2014,(14):34-34
县级人大常委会作为县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处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前沿,在县级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云龙县人大常委会在中共云龙县委的领导下,在上级人大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拓创新,积极推功县级基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监督,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势下,认真履行人大监督职能,努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仍是地方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下履行人大监督职能的问题。第一,依法治国必须强化人大监督。强化人大监督,一是保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需要。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才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人民如何依法管理国家事务?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相似文献   

10.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如何加强人大监督,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行使,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探索的  相似文献   

11.
二、完善监督工作制度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亟需加强人大监督制度建设。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在我国监督体制中,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这是因为人大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其实质是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这些年来,人大监督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地方各级人大的监督工作比较活跃。但是人民群众还不满意,特别是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群众反映强  相似文献   

12.
宪法监督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我国国情,这是宪法监督发挥作用的前提。我国宪政国情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政治理念上,强调议行合一;制度层面上,人大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制度;实践层面上,执政党是实际的国家权力中心。特有国情使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面临是否承认分权、人大是否受监督、执政党行为是否受制约等困惑。特有国情决定了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实质是保障各级各类国家机关贯彻执行执政党的方针政策,而关键是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人行为应受合宪审查。我国应建立执政党成员占主导地位的、中央与省两级分别设立的宪法监督委员会。这种宪法监督模式有利于实现对执政党组织的监督,有利于树立人大权威,有利于实现政党与国家关系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13.
馨元 《人大研究》2002,(5):37-38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即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人民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其他的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的国家机关必须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政权组织由人民产生并最终对人民负责,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最重要、最经常、最广泛的一项职权。但也必须看到,地方人大在开展监督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认识上、机制上和工作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大意识与权力机关地位作用认识上的反差。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存...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我国宪法对党的领导的规定较抽象原则,一旦涉及具体领域,就会与法律,特别是宪法本身发生不协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条),这两条分别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不知什么原因,当初在制定宪法的时候都没有将党的领导写入其中。党的领导应当怎样实现呢?就政体而言,人大是最高权力机构,宪法所规定的人大权力的最高性是我…  相似文献   

16.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是依照宪法和法律选举产生的国家和地方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其实质是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的制约。做好人大的监督,特别是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有法不依、滥用职权的情况依然严重存在,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完善监督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督促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尤其是没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宪法和法律得以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改进和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的监督。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的两层委托和两层监督是……""人大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要使监督到位,首先必须认识到位,提高对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人大监督具有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具有权威性、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就整个国家监督体系而言,这是法定的权力,不是可监督可不监督的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也是法定的义务,不是可接受可不接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11日至12日,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这次会议对全省人大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是我省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检察机关如何接受人大监督采访了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靳军。记者: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时此,您是怎样认识的?靳军: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