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7,(4)
<正>1月24日下午,两岸诗会组委会、海南省诗歌学会、海南音乐广播、现代青年杂志社等联合在海口主办"追思一位纯粹诗人罗门"集会。孔见、雁西、王锐、乐冰、马良等海南文艺界知名人士出席。著名作家韩少功,诗人李少君、潘维,诗歌评论家谭五昌等罗门生前好友发来致辞寄托哀思。两岸诗会组委会主任、海南省台办主任刘耿特委托台办同仁代为致辞表示,罗门先生是台湾现代诗的先驱、巨擘和重要代表,也是华语诗坛影响巨大的海南籍诗人。罗门的现代都  相似文献   

2.
李向明 《求索》2007,(1):176-177
本文由禅理诗的界定入手,从说理诗歌自身发展的历史,北宋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佛教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士大夫阶层的禅悦之风,家乡与家庭的影响,苏轼一生与佛禅之缘及屡遭贬谪的多舛命运等方面,分析了苏轼禅理诗生成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四季”意象在汉英诗歌中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两种语言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因此,“四季”意象在汉英诗歌中也分别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四季的轮回,年复一年,给古今中外的诗人留下了多少感叹,以季节词为意象的诗歌比比皆是。因各地四季的自然特征有一致性,汉英诗歌“四季”意象的寓意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受不同气候、地理、文化、审美情趣的影响,“四季”意象的含义也存在着差异,表现出汉英各自民族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4.
王伟丽 《求索》2013,(11):138-140
江闿为清初著名诗人,其诗歌受到当时诗坛大家的推崇。因其作品中提及钱谦益、屈大均等明季遗民,其著作在乾隆间曾遭禁毁,而这恰恰是江闿真性情之流露,也是其著作思想价值之所在。本文通过研究江闿诗歌的精神意脉,揭示清初独特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对文人个体思想的影响,进而了解当时文人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5.
图说     
《今日海南》2010,(9):6-7
世博·海南“海南,让您的生活更美好。”8月7日至11日,世博会海南活动周在上海世博园里掀起了一场“海南热潮”。舞台表演、技艺演示、旅游产品三大板块讲述的“海南故事”贯穿了整个海南周演艺活动,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椰风海韵、黎苗文化、传统琼剧等让游客在世界行走,为海南停留。海南借此向世界宣布:国际旅游岛建设,我们正在路上!  相似文献   

6.
休姆与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比较陈登钱钟书先生认为:中西“文艺理论的比较即所谓比较诗学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①。这种比较正因为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所以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有普遍的意义。中西诗学的比较要求跨越中西文化之间的鸿沟去发现其差异性和共...  相似文献   

7.
吉洪 《今日海南》2008,(6):31-31
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经济体,空间相对狭小,环境脆弱且承载量小。因此,金融支持海南岛屿经济,必须结合实际,找好契合点,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绿色信贷政策是海南金融支持海南岛屿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也是海南金融实现经营战略转型的要求。海南金融业必须把绿色信贷作为载体,使绿色信贷在支持海南经济发展中变成实在的行动、实行的政策和实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郑小枚 《新东方》2000,(1):68-71
“时势出英雄,英雄造时势”。海南建置沿革发展与演变,无不与历史人物密切相关,记住海南历史长河中的关键人物,也就把握了海南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轨迹。在近300年的明代统治时间里,海南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昌平盛世景象,海南的文化教育盛况空前,如果没有邱浚、海瑞、钟芳、王弘诲……其海南人文大厦的根底将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9.
海南解放后,毛泽东同志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作出专门指示,正确指导了海南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今天,重温他关于海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倍感亲切。毛泽东同志关于海南的一系列指示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山 《今日海南》2010,(7):24-2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批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专程到海南考察旅游工作。他要求海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使海南旅游业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诗歌不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有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渊源。英译时应采用多层面、多视角的立体方法,选词上精细琢磨,把原诗词语的语言学阐释和其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结合起来,使译文读者从译文中窥见原文的模样,感受到原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秦并六国后,征服了南越人,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桂林、象郡,海南“为象郡之外徼”①。此时的海南在主权上虽与中原政权享有对等的地位,在文化上却倍受中原鄙薄。汉武开边以来,在海南设儋耳、珠崖两郡,海南自此纳入了中原政权的统治,但因海南地处远方、又隔着琼州海峡,处于中原政权的神经末梢,所以郡治屡立屡废。唐以前中原文化对它的影响仍是非常小,直至冯冼家族接受招抚后,海南才在真正意义上受中央政权的掌控。自此以后,拉开了官员流贬海南的帷幕,这些被贬官吏为海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周萍 《新东方》2009,(10):35-37
海南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海南各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宝贵财富,它折射出海南和谐的人文精神、生态理念、社会理想和生存方式。在建设海南国际岛进程中,将本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资源优势,增加本地区旅游景观的人文价值,开发具有海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发展和创新海南区域文化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发现海南之美,其实就是对海南资源禀赋的再认识、再挖掘。怎么定义海南之美,决定了我们将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眼光,什么样的表情和态度,向世人讲述海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陈智勇 《新东方》2009,(5):28-3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和海南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是别于其他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具有热带海洋与热带海岛性的特色文化形态。它是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南海洋,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海型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千百年来,海南区域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近日在海南考察农星体制改革和农业农村工作时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海南农垦的改革和发展,高度关切海南垦区的社会稳定,高度关心海南农垦职工的生产生活。海南农垦的希望在于加快发展,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出路在于真抓实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富有效率的农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海南农垦天然橡胶基地稳定发展,着力改善农垦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08,(1):24-28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推进海南文化的发展?2007年12月20日,“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座谈会“在海口举行。座谈会上,30余名来自全省各宣传文化部门、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的代表,分别就“海南文化建设的框架和布局”、“海南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海南基层文化建设”等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共同为海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南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环境,旅游软环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旅游环境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仍未彻底根治,受到游客的尖锐批评。旅游业作为海南的龙头行业、窗口行业,在全国独具特色和影响力。因此,加强海南旅游软环境建设,健全海南的旅游市场管理,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对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海南解放60周年。首先,我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海南军区和864万海南人民,向为解放海南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表示深切的怀念!向参加解放海南渡海作战部队和琼崖纵队的老首长、老战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南改革发展事业的各界人士和朋友,向前来参加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庆典活动的特邀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潘在清 《新东方》2009,(3):19-23
2008年6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会议决定,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深化海南农垦体制改革,由海南省全面管理海南农垦,使海南农垦的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人社会、经济融入市场,促进海南农垦和海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要妥善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