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洪军 《实践》2006,(8):44-45
走进乌兰牧骑“在那万马奔腾的草原上,丰收的歌儿响彻四方,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前程多宽广……”这一曲回荡在草原上的歌声,久久留在人们的心里,每当牧民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会想起他们自己的歌手——牧兰。这首深情欢快的歌曲《牧民歌唱共产党》伴随着牧兰的艺术生涯直唱到今天,已经40年了。40年来,牧兰从一个放羊女娃走进乌兰牧骑,从草原唱到全国,唱到亚非欧美,把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8)
<正>草原文化到底应该如何传承?针对这一问题,《草原精神文化研究》一书中指出:脱离创造的主体,与传承者的现实生活脱节,离开动态的传承,草原文化生命的源泉将枯竭,草原文化也必将成为历史的记忆。这段话明确指出了草原文化的传承不能离开文化主体的现实生活。这个主体是游牧牧民的后代也好,是今天的草原牧民也好,他们在现阶段都有着两种处境:一种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浪潮,在各种不同政策的推动下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草原,不再从事牧业;另一种是依然在草原上从事牧业生产。对于离开草原的牧民来说,  相似文献   

3.
在锡盟草原,以畜牧业再上新台阶,牧民率先达“小康”的物质文明建设和以“提高牧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像两朵艳丽的红花已深深地植根在这片浑厚的土地上。一东乌珠穆沁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基础经济的畜牧业大旗,当年,随着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由于忽视了文化建设,一时间苏木电影放映队散了,旗里的乌兰牧骑一年之中也很少能深入到基层,逐渐富裕起来的牧民面临着精神生活贫乏的境况。怎么办?东乌珠穆沁旗于1981年首先在3个苏木试着办起了文化站。虽说那时的文化站条件简陋只有几本图书、几张报纸…  相似文献   

4.
李艳  袁卫民 《实事求是》2012,(3):101-103
游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以来,积极创新牧民定居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牧民住房、配套暖圈、与定居工程配套的饲草料基地,使定居牧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但也存在着原有牧民定居点呈现空心化、草原民族文化失传等问题。和布克塞尔县牧民定居工程要制定系统政策完善牧民定居工程的发展、统筹草原牧区与定居区牧民均衡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前些时候,当一名来自京城的记者深入到阿拉善广表无垠的腹地,走进一户牧民人家采访的时候,这位记者惊讶了,他发自内心地道出了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在千里戈壁到处都能收听到来自北京的声音,没想到在茫茫的草原上能看到如此清晰的电视,没想到在分散的苏木嘎查都有文化站、文化室……真可谓“大漠无处不飞花”。一、艰苦奋斗兴文化阿拉善于198O年5月1日建盟,现为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随着阿盟的建立,发展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几年来,阿盟人克服底子薄、设施差等不利因素,抓基层、打基础、促转换、…  相似文献   

6.
《实践》2020,(8)
正"草原生态与游牧文化游学营"是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的牧民为主体,在民间组织的协助下,以多样化群体为服务对象的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实践。游学营在深入分析草原牧区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让游客体验式游玩和学习,达到对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传播和传承,实现了草原文化在原产地的低成本转化,为牧业社区带来了经济效益,开辟了一个兼顾草原生态、牧区社会和牧民生计的新路径,是新时代由牧民在草原地区实践的草原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7.
进入周世纪80年代,锡林郭勒草原悄然兴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以草原植被建设为主的绿色革命。绿色,在牧人的脚下延伸。从此,草原人告别了“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走上了立草为业、建设养畜、稳定发展的路子。回首眺望千里草原,缓缓流淌的锡林河水再也听不到牧人遇灾千里走场的呼步“驼铃声”。绿,是草原畜牧业的底色,草场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一方面为牲畜的生存和繁衍提供饲草来源,另一方面为人类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提供基地。与此同时,由于草原畜牧业受天然草场“一岁一枯荣”的影响,牧草生产与牲畜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7)
正"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廷·巴特尔也是当地牧民心中的英雄。1974年,廷·巴特尔离开城市来到牧区,扎根草原,成为一名普通牧民。近50年来,他怀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将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带领牧民通过划区轮牧、建设草原、科学养殖、多渠道增收,走出了一条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8,(11)
正"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草原组建了第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一直活跃在草原上的牧民中间,他们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在为牧民们提供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也把党的政策传播到牧区,深受牧民的喜爱。这61年来,乌兰牧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不变的,那就是常年扎根草原,坚持为农牧民服务。"在今年10月11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作为全国第一支  相似文献   

10.
对部分牧户生产情况调查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工作在锡林郭勒大地上的每一个共产党人,都面临一个必须悉心研究的紧要问题:在牧区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牧区牧民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最近对东苏旗、阿巴嘎旗典型牧户作了一次调查。调查后我们认为:一、从生产力人的要素来看,牧区牧民必须具有有文化、懂科技、重建设、会营销、善扶贫的素质。第一:牧区牧民应当有文化。文化是一个牧民具备接受新鲜事物、吸取科学知识、构造建设思路、掌握畜牧技术、施展经营本领、游刃市场险情、善于助人为乐等综合素质的基本前提。大凡走在牧业生产前列的牧民,无一不…  相似文献   

11.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全县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也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千里草原,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把河南导入了富民强县的伟大征程。“八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将改革发展畜牧业放在全县各项  相似文献   

12.
圆梦大草原     
醇香的奶茶飘溢着草原的芬芳,幸福的微笑写满了鄂温克族老牧民那仁哈吉德饱经风霜的面庞。回首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这位七旬老人把万千感慨化成了一句肺腑之言:是共产党,是新中国,是改革开放,圆了我们牧民祖祖辈辈的梦想。1929年,那仁哈吉德生在鄂温克草原深处的嘎鲁吐嘎查,这片草原是他永远的家。大自然赐予这里丰美的水草,然而,在旧社会,牧民们住着低矮的蒙古包,过着贫穷的游牧生活。“勒勒车”(牛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牧民们常年吃着稷子米、黑面汤,没有大米白面,更没有蔬菜。草原上没有一家医院,牧民们生了病。只…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5)
<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草原"双权一制"、取消农牧业税后,又一项惠及广大牧民的好政策,是协调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牧业生产与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自治区农牧业厅高度重视政策落实,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从草原牧区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牧民增收、草原增绿、畜牧业增效的政策取向,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目  相似文献   

14.
他曾是一位人民教师,在乡村的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曾是扶贫局局长,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牧民的帐篷里.他的脚步走遍了草原的山山水水,他把农牧民的疾苦记在心里,下定决心要让群众脱贫。  相似文献   

15.
蓝天、绿草、蒙古包,马背、驼峰、勒勒车。这是一幅长久以来留在人们心中的草原风景画。如今,与草原相伴了许多个世纪的勒勒车已经定格为一页交通史话。在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条条公路像条条彩带缠绕在千里草原,塞外交通四通八达,内蒙古变得更加美丽却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16.
农村牧区     
西乌旗首批命名1000户小康牧户自八四年,西乌珠穆沁草原推行草畜双承包为主的牧区改革方针政策以来。千里草原日新月异。在八月二十日隆重召开的西乌旗抗灾保畜庆功表彰大会上,旗委政府首批命名了1000个小康户。 据悉,八四年改革之初。全旗牧民人均收入不足200元。仅短短十年光阴,牧民人均收入一年翻一番,达2000元。为此,旗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决心从93年开始到98年,全旗将提前两年进入小康。93年夏季以来,旗委政府又专门组织人员,深入牧区对全旗牧户进行了严格的检查验收。有1000个牧户已达到小康户标准.这些牧户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至10000元…  相似文献   

17.
新疆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后,从生态效益来看,改善了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增加了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了牧区经济稳定增长和畜牧业发展、转变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效益来看,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在实际中也存在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标准低、草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牧业旅游是原生态展示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一种体验式旅游。阿勒泰地区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发展牧业旅游的人文基础;日新月异的交通建设为发展牧业旅游创造外部条件;牧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牧业旅游提供不竭动力。发展牧游应因地制宜编制牧游规划、健全完善牧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开发牧游示范点、开发创新牧游产品内容、注重提高牧游服务质量等。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4)
正"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作为自治区五大基地建设之一,并提出打造文化繁荣风景线的目标,文化改革发展、文化强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20.
草原现代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悠悠千年的草原牧歌,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内蒙古大草原风情画:古朴的民风,性格豪放的牧民,蓝天、白云、蒙古包、勒勒车…… 然而,一个回避不了的事实是:这些优美画面往往是同封闭落后相伴生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情形已大不相同。你若到草原上走一遭,可以感到扑面而来的充满青草芳香的现代风。 衣食住行皆新潮 夜幕降临,最后一抹霞光融入远山后,拉亮电灯,打开电视,这已是内蒙古草原近半数牧民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在六七年前,他们还都是“油灯照明,饮酒娱乐”,伴着清冷的星光和偶尔的狗叫,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