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9,(4):38-39
6月16日.“金砖四国”领导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卢拉、印度总理辛格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四国领导人重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二十国集团峰会进程、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重大紧迫问题交换了看法.讨论了“金砖四国”未来对话与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闻公报     
本着促进亚非各国人民进一步了解和加强合作的共同愿望,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于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开罗举行了会晤。他们就阿尔及尔第二次亚非会议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充分地和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四国领导人充分考虑了从阿尔及尔回来的四国外交部长的意见,并赞同常设委员会关于推迟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应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和斯洛伐克四国议会的邀请,以彭珮云副委员长为团长的全国人大代表团(成员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中保友好小组主席葛洪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周成奎和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信田)于1998年8月1日至8月20日对上述四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四国对此访非常重视,给予了热情、友好、高规格的接待。代表团先后同四国领导人和地方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谈、会见,包括:保加利亚总统斯托扬诺夫、议长索科洛夫、副总理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拉美四国进行了长达l2天的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四国领导人就如何扩大互利经贸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工商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中国与四国签署了近40项合作文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火光 《前进论坛》2010,(8):58-59
<正>2010年4月16日上午8时50分(北京时间),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落下帷幕。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四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合作与协调进行充分交流和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等问题阐述看法和立场。在峰会结束后四国领导人共同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宣火  相似文献   

6.
新闻闪回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应波兰共和国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匈牙利共和国总统马德尔、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卡里莫夫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6月8日乘专机离开北京,对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塔会干峰会.   ……  相似文献   

7.
国际     
《时事报告》2010,(7):89-90
温家宝总理出访亚洲四国及出席中日韩第三次领导人会议 5月28日至6月3日,温家宝总理应邀对韩国、日本、蒙古国、缅甸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相似文献   

8.
第四国际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仍有一定影响的国际性组织,其创始人托洛茨基是个有着复杂历史的人物.托洛茨基曾经也是共产国际的领导人之一,分析促成托洛茨基建立第四国际的原因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陆路 《传承》2010,(6):84-85
第四国际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仍有一定影响的国际性组织,其创始人托洛茨基是个有着复杂历史的人物。托洛茨基曾经也是共产国际的领导人之一,分析促成托洛茨基建立第四国际的原因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时讯     
胡锦涛欧亚四国行 6月8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元首的邀请,分别对其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这是中国现任国家元首首次出访上述四国;塔什干峰会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第四次领导人峰会,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结束初创阶段、进入务实合作新时期后的首次峰会。  相似文献   

11.
刘学刚 《人民公安》2008,(16):10-13
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开展首脑外交的大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至少54位国家元首、16位政府首脑以及10位王室代表参加。他们当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理普京、法国总统萨科齐等联合国安理会“五常”领导人;加上一些国家政党领导人和前政要,一时之间,政要云集北京,上演了一场在中国、奥运会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规模空前的“奥运外交盛宴”。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已于不久前在北京顺利举行。这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首次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峰会,同时,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主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盛会,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内的多位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此次峰会。因此,2014年APEC峰会,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底,埃及动荡愈演愈烈。解放广场上百万示威者云集,颇似2011年“茉莉花革命”时的景象,不过矛头所指已由强人穆巴拉克换作了现任总统穆尔西。尽管这位埃及第一个民选非军人总统发誓,宁愿牺牲生命也要捍卫“总统宝座”,奈何大势已去。当地时间7月3日9时,埃及军方领导人、国防部长塞西发表声明:总统穆尔西已下台,现行宪法暂停,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德勒·曼苏尔在过渡时期暂行总统职权。随后,穆尔西遭拘捕和软禁。  相似文献   

14.
9月21日,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四个国家的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四国将在今后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相互支持竞争安理会常任理  相似文献   

15.
总统大选之后的俄罗斯走向华东师大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冯绍雷在举世瞩目的俄罗斯总统大选中,现任总统叶利钦经过与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的激烈角逐,终于一举夺魁。继续连任总统的叶利钦将把俄国引向何方呢’!这是一个国际事务中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总统个人的魅力对俄罗斯...  相似文献   

16.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4,(4):20-21
1.无法治则越民主越是灾难 民主的政府可能会以腐败告终。例如菲律宾的总统是一人一票选的,但是很少有菲律宾的总统下台之后不坐牢的,很多领导人都像中国台湾的陈水扁一样,从总统府直奔大牢。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底,伊拉克大选结果揭晓,前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名单”,在12个政党联盟、186派政治势力的角逐中夺得第一名,爆了冷门。此次大选,实力派选手云集。阿拉维没有“库尔德联盟”领导人、50岁的现内政部长布拉尼年富力强;也没有“伊拉克全国联盟”领导人、现总统塔拉马尼德高望重;更没有风头强劲的“法治国家联盟”领导人、现总理马利基政治势力雄厚。  相似文献   

18.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3,(21):7-7
埃及局势持续动荡 7月3日埃及军方罢黜总统穆尔西后,局势陷入动荡,穆尔两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多地持续发生街头冲突,造成多人死伤。埃及检察院以煽动暴力为由,下令逮捕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多位领导人,并对穆尔西展开调查。7月9日,埃及临时总统阿兹利一曼苏尔公布了修宪、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这也是金砖国家扩增南非为新成员后的首次峰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主持此次峰会。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与会。据报道,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涉及国际形势、经济、金融、发展等相关议题,峰会还将规划金砖国家的未来合作方向和框架。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与思考》2009,(21):10-10
第十二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月24日在泰国华欣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韩国总统李明博、东盟10国领导人出席。各国领导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