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保安》2012,(2):63-64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去年11月份才进队的物业保安,跟老队员们聊天时,经常听到他们提起“正当防卫”这个词,问起他们,他们却解释不清楚。但他们都告诉我,要当好物业保安就一定要学会正当防卫,要不然不是自己吃亏受伤,就是触犯法律。所以我想请教一下,什么是正当防卫?怎么做才能正确运用正当防卫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安》2012,(4):60-61
编辑老师: 你好! 我在一个小区从事保安工作。上个月23日,我的同事被一名在小区内溜达的男子打伤,后来得知该男子是一名精神病人(已有5年精神病史)。当我的同事找到该名男子的父亲要求赔偿医疗费用时,其父亲却以该男子是精神病人不用负责为由拒绝赔偿。我想请教一下,难道被精神病人打了就该认倒霉吗?我的同事能让精神病人的父亲赔偿吗?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安》2012,(2):65-65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想从事保安这一工作,看到好多车站牌上都贴着某某娱乐场所招保安的广告,并且提供的工资都挺高,但是听许多老乡说其实保安员工资并不高,那些招聘广告恐怕不是真的,我想问一下,那些娱乐场所的保安工作可以做吗?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12,(4):64-64
编辑老师: 你好! 我是一名商场保安,上个月13号,商场搞打折促销活动,前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两名顾客因为手推车碰撞发生口角动手打了起来,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和另外一名同事第一时间冲过去将两人拉开。其中一名顾客趁乱离开了商场,而吃了亏的顾客(李某)却让商场和我们保安赔偿他医药费。请问,我们和商场方有责任吗?  相似文献   

5.
信任     
这是发生在我刚参加保安工作不久的一件小事。初春的夜晚,乍暖还寒。风卷着雪粒呼呼向岗亭扑来。我把武装带紧了又紧,可还是打着寒颤。“还有10分钟就11点了,该下岗了,坚持住。”我一边给自己鼓劲,一边瞪大眼睛警惕地巡视。前方,一辆出租车疾驰而来,在距岗亭不远处停下了。司机走下来与我握手:“保安同志,求你点事,你能帮车上的孩子找到家吗?”我这才注意到车上还有一个孩子。六七岁光景,蜷缩在后车座上。见我不解,司机接着说:“这孩子迷路了,我本想开车送他回家,可我临时又有急事,你看……我实在找不着更合适的人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安》2012,(8):63-64
编辑老师: 你好! 最近,我们工厂保安队新来了几名保安。其中有一个保安员小张尽管看长相、身高都像成年人,但是我和车间的几个同事总觉得他说话、做事很不成熟。我们也问过他年龄,但他都说自己19岁。直到最近,我们才得知小张今年才15岁,而且他的工资也比别人要少。我想请教一下,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你好!我是一名保安员,非常喜欢看《中国保安》杂志,因为它讲的都是我们保安员自己的事情,我能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在此祝杂志越办越好!此次写信,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希望咨询台能够给予解答。我有一个同事,他的性格一直比较随便,尤其是喜欢乱动别人的东西。有一次,我的CD机放在床上,把电源线锁在了柜子里,钥匙扔在床上,我就出门办事去了。过一会儿回来后,我发现那个同事用钥匙把我的柜子打开了,取出电源线正在放我的CD机,我当时非常气愤,说了他几句,他竟还说我小气。结果我们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编辑老师,我想问一下:他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台声》2011,(2):108-108
浙江袁先生来信:《台声》编辑你好,我也算是台声的老读者了,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呀!现在可以个人赴台湾旅游吗?还想了解一下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安》2012,(16):66-66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社区保安,今年7月26日晚,我的一名同事周某值夜班巡视楼层时,发现一住户家大门未锁,透过门缝朝里望没见动静,敲门也无反应。由于他刚当保安时间不长,又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怕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在没通知当值班长或其他保安员到场、也未采取其他合理合法措施的情况下,他径自推门进入住户家中查看情况,响声惊醒了在房间睡觉的女业主。女业主发现客厅有人走动,十分惊恐。开灯一看是保安员,于是怒气冲天,大声对他呵斥。我们队长和物业公司领导闻讯赶到现场,向业主赔礼道歉,做安抚工作。后来业主向管理处提出受惊吓赔偿要求,并以不交管理费相要抉。随后我同事周某在物业公司负责人陪同下上门道了歉。同时,周某也收到当地派出所的记过处分。事后,周某觉得自己本是好心,却受到这样的对待,挺冤的,一气之下辞了工作。我想请教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入业主的家里?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才合理合法呢?读者张超  相似文献   

10.
僵局     
周末,我去一家“的士高”消遣,门口的几位保安正忙着检票。 此时,迎面来了一伙人,领头的一位看起来好像是他们的“老大”,趾高气昂往里便走,保安立即将他拦住,很有礼貌地叫他买票后人场。谁知这下仿佛捅到了马蜂窝,只见他一边叫骂、一边指手画脚,还满面鄙夷地吼道:“看你们这群臭保安,真不带爱相”,年轻的保安脸抽动了一下,严肃而有力地说:“带不带爱相,井不重要,我只希望您能照章购票”。“你知道老子是谁吗?老子管常德市半边天,你今天最好识相点,谁不知道老子是在这片儿混的”,他们发疯似地怒吼着。 “对不起,常德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保安》2013,(4):81-81
编辑老师: 你好! 我2012年7月才进入保安这一行业,现在从事门卫工作,正式上岗之前,厂保卫科只是叮嘱我和一同入职的3名同事做好来访登记,防止盗窃。上班将近2个月时间,我慢慢熟悉了日常工作的内容,但是有时候因为一些登记、检查证件等问题也与别人发生过误会和摩擦,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对于门卫保安来说,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2,(18):69-69
编辑老师: 你好! 我今年7月份进入保安这一行业,目前在一家小型工厂从事门卫工作,正式上岗之前,厂保卫科对我和一同入职的3名同事进行了简单的培训。我想请教一下,关于门卫保安工作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3.
朱宗保 《人民公安》2012,(18):41-41
我也有一位师傅,不过他念的不是"紧箍咒",而是"调解经",因为他是一名派出所民警——老徐。 《大话西游》里,师傅唐僧的话痨功夫,实在是令人忍俊不止,佩服不已。很荣幸,我也有这么一位师傅,不过他念的不是"紧箍咒",而是"调解经",他是派出所民警老徐。 刚从警时,我对调解那些家庭、邻里、同事之间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很是头疼,一丁点大的事情,没完没了跟你扯.我话说轻了解决不了问题,说重了还被指责态度不好。可许多难题到了老徐那里,却是迎刃而解,化千戈为玉帛。我向师傅取经,他说:“调解纠纷就像医生看病,语言交流是必须的过程,不然你怎么能发现病灶在哪里?不知病灶怎么对症下药呢?”从那以后,我开始密切注意老徐工作时的一言一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安》2012,(14):63-64
编辑老师: 你好! 我是一名押运员,5月26日下午,我跟几名队友执行完任务回公司交车的时候,正好碰到同事小李的弟弟来找他。当弟弟看到小李手里负责押运时使用的枪支时,就央求小李给自己看看。小李没有想太多,就把手中的枪给了弟弟。虽然弟弟拿在手里不到两分钟就还给了小李,但是这一幕还是让公司的督察员看到了:  相似文献   

15.
新公宣 《人民公安》2011,(18):26-27
王建功留给亲人和同事的是无尽的追思: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一个刑警的至尚荣耀应该是什么?他用生命给出了答案。他时刻在用行动诠释着下面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刑警?  相似文献   

16.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押运员,5月26日下午,我跟几名队友执行完任务回公司交车的时候,正好碰到同事小李的弟弟来找他。当弟弟看到小李手里负责押运时使用的枪支时,就央求小李给自己看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12,(8):61-61
编辑老师: 你好! 我是一家单位保卫部门的负责人,最近我们单位正在招用保安员,我想组织他们在正式上岗前进行一次培训,所以想在此请教一下,我该如何选择保安培训机构呢?  相似文献   

18.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相遇了。是偶然?还是所谓的缘?我也说不清楚。他长相平平,高个,看上去有些单薄,但不乏男子汉特有的刚毅。他正直,坦率,更令人迷恋的是他幽默的说话艺术,跟他在一起你会感到快乐无比。看得出他不是那种油腔滑调的人,虽然他说话总是嘻皮笑脸,但是每句话都那么实在,那么有份量。交谈中,我得知他是德州开发区保安公司的一名保安员。说实话,他的出现使我对保安的印象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他的谈吐、举止和我想象中的保安大相径庭。我略带怀疑地问他:“你真的是保安?”他诙谐地说:“没错!假了包换,这是商标!…  相似文献   

19.
在2009年11月的一天,广西自治区某市的一个基层法院门口,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性和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女孩正在拉拉扯扯。中年女人一边用力地把年轻女孩往法院里面拽,一边还喊着:“走,跟我告他去,跟他离婚!你说你这稀里糊涂跟他结了婚,难道还要稀里糊涂过一辈子吗?”  相似文献   

20.
陈忠军 《中国保安》2012,(12):73-74
日前,“武汉7名大学生当保安,怕伤自尊向父母隐瞒工作”这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 《武汉晚报》今年4月4日报道:武汉某小区有7名大学生保安,其中,4人为本科毕业,3人为大专毕业。毕业于湖北大学的本科生小杨说,她从不跟人谈自己的工作,连父母也不知道她干什么。大学毕业后的袁汉,好几个月找不到工作,最后瞒着父母当保安,他说:“起码我能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