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华 《西亚非洲》2007,(2):42-46
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的路径是依附于对该区域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外主导国,且适合本区域要求的货币合作机制,它适用于由一些经济落后、经济实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路径的利弊具存,一方面它有利于保持汇率稳定,促进资金自由流动,减少区域内成员国为争夺货币合作主导权而发生的冲突,提高本地区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非洲法郎区各国不得不让渡部分货币主权和汇率主权,而且该合作路径成功与否取决于主导国的态度和实力,甚至还存在汇率体制僵化导致的“过度借贷综合症”等诸多风险。  相似文献   

2.
区域债券市场合作在中国-东盟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区域债券市场的发展是防范金融危机的事前机制,将为中国-东盟国家的巨额储蓄拓宽投资渠道,同时,也是中国-东盟进一步开展货币与汇率合作的先决条件.建立一个成熟的,同时具有深度和流动性的区域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熊洁敏 《东南亚》2005,(2):5-9,45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潮流使东亚货币合作成为东亚各国和地区讨论的热点。1999年东盟10+3会议签署的《东亚合作宣言》及2002年5月的签署《清迈倡议》将东亚货币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8月的东亚合作财长会议决定建立东亚金融合作基金,成立专家组对深化金融合作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一些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最优货币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  相似文献   

4.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业已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阶段,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和合作更加紧密,其货币金融合作迫在眉睫。支持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就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最优货  相似文献   

5.
江瑞平 《和平与发展》2012,(1):51-55,70
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年来,双方经贸迅猛增长,双向投资快速扩大,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这些成就对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对东盟经济发展与稳定以及对提升地区的国际经济地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未来,为增强应对区域和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能力,中国一东盟经贸关系还应在健全配套合作机制、均衡发展投资关系、积极推进货币金融合作、夯实重点合作项目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盟作为中国的重要邻邦,也是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两大区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通过对贸易提升的概念界定和贸易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梳理中国—东盟的贸易关系以及贸易提升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未来如何继续提升双边贸易、发展双边关系,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盟货币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40多年来在欧洲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实施 ,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本文将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回顾和概述角度出发 ,通过对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比较以及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对东盟货币一体化的必然性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得出东盟最终实现货币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对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及其货币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扩散.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力发展,具有中国-东盟窗口功能的中心城市南宁正在依托自身优势和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在国际地位的不断增强,经历着跨越式发展,在中国经济和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下,它的竞争优势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9.
“美国制造”的金融危机使全球实体经济饱受侵害。后危机时代,防御由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和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各国经济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危机导致的美元衰落需要新的国际货币替代,而危机中坚挺的人民币却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等综合国力的强劲,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战略机遇以及可行性,提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一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以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何霄 《国际观察》2003,(6):74-7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和深刻的历史原因,其建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合作特征.本文试图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理扩展和延伸这一视角来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欧元模式与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两种典型的国际货币合作模式,欧元模式和东亚货币合作模式适应了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区域货币合作领域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在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动因、路径选择、"锚货币"确立及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满足程度等方面,二者之间既有一定共性又有诸多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东亚货币合作的优长和不足之处、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以及加快前行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2.
孙静 《国际观察》2002,(6):60-62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和蔓延,东亚国家一直在探计地区货币合作的方式,同时,欧元的正式启动又启发人们思考能否在东亚地区也建立共同货币区以共同防范金融风险.本文试以最优货币区理论,结合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来论述东亚货币联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和平与发展》2021,(5):118-134
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长期以来,基于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双方经贸合作硕果累累,2020年已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为双方下一阶段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实施等,都为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和新活力。虽然面临诸如美国等域外国家的干扰和贸易投资不平衡等新旧挑战,但只要双方坚守对话与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战略互信,就能克服种种挑战,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推上新台阶,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表明,"南—北"("弱—强")型合作模式成功机率较高。广西与东盟应立足现有基础,联手引进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努力提升"弱—弱"型为主的合作模式,开辟一条借力第三方市场、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新路径。如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平台、打好区域性招商组合牌、主动切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体系、加大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引进力度等。  相似文献   

15.
亚太区域经济秩序正处于变革过程中。中国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推动在太平洋两岸构建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在推进亚太伙伴关系建设过程中,中国有优势,但是也需要同美国及其盟国协调,共同努力。中美双方在合作与竞争的博弈进程中,不冲突,不对抗,建立起相互协调的新型区域合作关系,在APEC区域内共同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规则的构建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有两大潮流,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要举措.多边经济合作的突破口应定位于区域合作①.所以中国在加入WTO的同时,又积极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通过区域制度这种机制,促使11国政府间更好地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启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同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不断深入,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人文社会领域合作成果显著。持续对话与深入合作,为双方积累了厚实的政治互信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升级版为双方经贸融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扩大的人文交往为双方筑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东盟内部整合、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双速推进、域外大国的介入、南海问题的干扰,使中国—东盟合作面临复杂挑战。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东盟关系和双方务实合作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面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双方应继续提升政治安全互信、切实加强战略对接、深化产能合作、助推次区域发展、丰富人文内涵,不断将中国—东盟合作做深走实。  相似文献   

18.
非洲法郎区的演进及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郎区是由原法属殖民地国家组成的统一体 ,在区内使用非洲法郎 ,目前有 1 5个非洲国家加入了非洲法郎区 ,其中科特迪瓦等 8个国家共同组成了西非货币联盟 ;喀麦隆等 7个国家共同组成了中非货币联盟。法国与非洲法郎区国家的货币合作原则为法郎区货币运行机制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而通过在法国财政部开设的交易账户 ,将非洲法郎区的中央银行与法国财政部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中非国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构包括货币委员会、货币中介委员会、中非国家中央银行等 ,西非国家货币联盟则由国家首脑会议、部长会议、西非国家中央银行等机构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参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欧盟的实践使这一理论变成了现实。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进程。而作为已经加入WTO同时又是东亚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并针对这一趋势做出适当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东盟10国领导人就在今后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双方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第一次承诺与他国,而且是一个包括10个国家的区域性组织的自由贸易安排,堪称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开辟了新的局面,也是亚洲尤其是东亚经济合作中取得的重大进展,无论对中国,对东盟,还是对亚洲尤其是对东亚经济合作与国际关系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双边谈判已经开始,形势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