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6,(11):28-31
抗日战争初期,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北美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帮助抗日.白求恩在晋察冀根据地一年半的时间里,仅在灵丘抗日前线就工作了近三个月.  相似文献   

2.
<正>江一真在白求恩卫生学校迎来印度大夫柯棣华等人白求恩牺牲不久,又有两位国际友人来到了白求恩卫生学校。他们就是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和巴苏华。1938年,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请求,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以示印度人民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此举得到印度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响应。这年9月17日,由5位医生组成的印度援华  相似文献   

3.
苏泊 《党史博览》2006,(6):15-17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890年3月3日,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北部小镇雷文斯特,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1936年,曾率医疗队为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4月底,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5月1日,白求恩前往晋察冀边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白求恩以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对八路军进行医疗救护工作。在一次为伤病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伤的手指被细菌侵入而感染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  相似文献   

4.
正1938年初,白求恩冲破重重阻挠,不远万里到达延安。4月,他前往晋察冀边区,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培养了大批革命医疗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39年11月,白求恩以身殉职。12月21日,毛泽东写下《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而在此之前,新加坡华侨记者黄薇第一个将白求恩的事迹传播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来到中国工作80周年。1938年初,白求恩不远万里,冲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4月,他前往晋察冀边区,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医疗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39年11月,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职。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一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曾激励了几代人。而在此之前,第一个将白求恩的事迹向海外传播的是新加坡华侨记者黄薇。  相似文献   

6.
在太行山老区,在白求恩工作生活过的河北省唐县、涞源、阜平等许多地方,流传着许多他的感人故事。 五块大洋 抗日战争时期,唐县的葛公村,曾是白求恩卫生学校即后来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所在地。白求恩经常率领医疗队从这里出发,外出巡回医疗。 一次在行军途中,白求恩突然下马向路边的小山坡上跑去。随行人员不明情由,也纷纷跟着在后边跑。原来山坡上有一位老妇人带着一个孩子,一边哭一边在挖野莱。白求恩跑到老人眼前,从衣兜里掏出仅有的五块大洋,匆匆塞到老人手里。看到眼前这位身材高大的洋人和后面紧跟上的“队伍”上的人,老人和孩子都惊呆了。当老人得知眼  相似文献   

7.
刘强 《党史纵横》2007,(12):32-37
1939年11月12日,来华参加抗战的著名医生、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抢救伤员时不幸中毒牺牲.毛泽东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此后,还有经宋庆龄介绍来延安的印尼籍德国共产党人毕道文、由斯大林派来延安的苏联人阿洛夫以及率公谊会医疗队来延安的英国人叶彼得等多名外国医务人员参加援华医疗工作.然而一直以来,这些洋大夫在延安战斗岁月里的工作生活情形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正白求恩模范病室建于1938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松岩口村。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救治中国的抗日受伤将士。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从延安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金岗库村,被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聘请为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白求恩赶到军区后方医院驻地松岩口村,由于后方医院医药和器械严重缺乏,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9.
唐越 《党史文汇》2014,(5):F0002-F0002
正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位于大同市灵丘县下关乡杨庄村。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指示,带领医疗组来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8年3月底到达延安。6月17日由崞县(今原平市崞阳镇)到达五台县金岗库村,受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之聘,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到五台县松岩口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经过整顿建设,将后方医院改建成模范医院。9月下旬,日军2.3万余人分10路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攻,军区组织医疗队分散转移到各地。应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王震旅长的邀请,白求恩率医疗队于11月9日到达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一所杨庄村,开  相似文献   

10.
刘强 《党史文汇》2008,(1):30-33
1939年11月12日,毅然率领一支医疗队来延安参加抗日的著名医生、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抢救伤员时不幸中毒逝世。毛泽东主席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而此后,还有经宋庆龄介绍来延安的印尼籍德国共产党人毕道文、由斯大林派来延安的苏联人阿洛夫、毅然串公谊会医疗队来延安的英国人叶彼得、新西兰人葛礼馥、英国人许岩礼夫妇、美国人斯坦莉小姐(护士)、  相似文献   

11.
1938年周恩来、邓颖超和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一起 美联社记者汉森(中)、加拿大医生布朗(右)和白求恩大夫在冀中平原为伤员检查身体 自求恩和木工一起制作医疗器械餐。白求恩过着八路军的艰苦生活。这是他在进 白求恩在离火线不到5公里的小庙里.在隆隆炮声中,沉着地为伤员进行手术,1939年3月15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印度援华医疗队时合影。巴苏华(左一)、柯棣华(左二)、木克华(左四)、毛泽东(左五)、八路军卫生部长姜其贤(左六)、爱德华(左七)、卓克华(左八)。治病奥地利医生傅来大夫在晋察冀军区为八路军伤员 、 奥地利医生罗生尔德来到…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省涞源县境内有一座黄土岭战斗纪念碑,碑文上有这么一段话: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率领医疗队亲临战场,出色地完成了救护伤员的任务。他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 那时,白求恩是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八路军伤病员服务,以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在指战员的  相似文献   

13.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的英名和他的不朽业绩,在广袤的神州大地早已家喻户晓,成为激励全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而由他率领的加美医疗队中的另一位加拿大籍成员、年轻的女护士琼·尤恩及她在中国的不平经历,却鲜为人知。本世纪30年代,尤恩女士曾两次来到中国,前后在中国生活、工作、战斗了6个春秋,中国的许多城市和乡村,留下了她青春的足迹,辛勤的汗水。在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4,(12):34-34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纪念加大共产党党员,著名医生,国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白求恩1937年受加拿大产党的派遣,率加美医疗队到中国,帮助抗战。1938年3到达延安,不久前往晋察冀区工作,他热忱的态度、高度责任心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到八路军士兵的称赞。193911月12日,他因病毒感染不牺牲。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省涞源县境内有一块黄土岭战斗纪念碑,《黄土岭战斗纪念碑文》上有这么一段话:“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率领医疗队亲临战场,出色地完成了救护伤员的任务。他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  相似文献   

16.
白求恩是怎样在中国抗日战场以身殉职的?1938年元旦刚过,白求恩率领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经香港来到武汉。在武汉,他拒绝了国民党高官要他"留汉任职"的"敦请",冒着日机轰炸的危险,到了延安,受到毛泽东的热情会见。他向毛泽东递交了珍藏的《党证》,介绍了他在西班牙救治伤员的经验,表明了他要到前线去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398号,环境优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内,白求恩纪念馆格外引人注目。跨进纪念馆的大门,一尊洁白的白求恩半身雕像迎门伫立,他高昂头颅,目光深邃,栩栩如生的形象,使人肃然起敬。纪念馆的前言是毛泽东同志著名文章《纪念白求恩》的全文。红色的平绒布面上900多个金黄色仿宋字熠熠闪光,使这篇不朽之作散发着夺目的光彩。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共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向观众展示了白求恩早年生活的轨迹。诺尔曼·白求恩于1890年3月3日诞生在加拿大安大  相似文献   

18.
说到白求恩,人们便会想到那张为八路军伤员作手术的照片——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一个恪尽职守的医生。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白求恩的生活中充满了乐观和情趣。八路军摄影家沙飞,告诉你一个——  相似文献   

19.
白求恩(1890- 1939),加拿大共产党 员,著名医生。1936 年德意志法西斯侵犯 西班牙时,他曾经亲 赴为反法西斯的西班 牙人民服务。1937年 中国的抗日战争爆 发,他率领加拿大美 国医疗队,于1938年 初来到中国,支援中 国的抗日战争,最后 献出了宝贵生命。毛 泽东高度赞扬他的无 私精神,撰写了《纪 念白求恩》一文,指 出:“白求恩同志是 加拿大共产党员,五 十多岁了,为了帮助 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  相似文献   

20.
穆阿妮 《广东党史》2011,(12):13-15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几乎让每个中国人读到了毛泽东1939年12月21日在延安的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于是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不胫而走,家喻户晓。2009年他又被中国网民评为一百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被评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的还有:救助25万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热爱中国的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为中国红军和毛泽东赢得世界性影响的美国人斯诺,让中国古代科技扬名世界的英国人李约瑟,加入中国国籍的著名记者波兰人爱泼斯坦,在中国生活奋斗60年的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印度人柯棣华,泰国王室中的“中国通”诗琳通公主和帮中国农民致富的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而白求恩则以票数最多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今天,白求恩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与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