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40年6月8日,日军第九混成旅团侵占岚县城,岚县平川大部沦陷。日军占领岚县后,对山区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烧、杀、抢)政策。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到1945年日军杀害百姓750余人,烧毁房屋12760间,抢走耕畜4300余头,最残忍的血腥大屠杀案有:剿贼寨大屠杀。1940年农历12月30日拂晓,日军突然包围了剿贼寨村,村民袁小子早起拉肚子,发现敌军后,急忙向后山跑去,被开枪击毙。听到枪声,全村人乱作一团。日军先将二百余村民驱赶到河滩,随后将全村四百多间房屋烧掉,未离开家的人被活活烧死。接着敌人用五挺机枪向群集在河滩的村民扫射,二百多…  相似文献   

2.
<正>在抗战时期,潮州市所辖的区域,为潮安县(其区域为今湘桥区以及今潮安区剔除凤凰镇以外的地区)和饶平县(其区域为今饶平县加上今潮安区凤凰镇和今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同隶属于当时的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凭其武器装备及军事实力上的优势,扬言3个月内征服中国。1939年6月,日军攻占潮安县城,随后,潮安县除北部山区外,先后沦陷。1940年7月,日军占领饶平县海山岛,开始对海山岛长达  相似文献   

3.
(22)敌后军民 反“扫荡”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了战略性进攻,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面对此种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责任。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扫荡”,在1939年和1940年的两年中,仅华北地区日军大规模的“扫荡”就有109次,使用兵力总计在50万人以上。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在  相似文献   

4.
舒云 《党史博览》2005,(8):11-16
在八路军总部,破袭日军交通线,为众多八路军将领的一致意见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阳)宜(昌)战役,6月12日攻占宜昌,扼住入川的咽喉。同时派几百架飞机轰炸重庆,投下2000多吨炸弹,并扬言进攻重庆、昆明、西安日军除了用武力逼蒋介石就范,还对蒋进行诱降。蒋介石呢,也准备同坂垣征  相似文献   

5.
1940年,那是一个残酷的年月。中华民族正处于危难关头。5月,我的父亲罗瑞卿开始担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母亲郝治平当时是政治部四连的指导员。他们跟随朱德总司令进军太行山,开始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1942年1月,抗战进入了最严酷的阶段。炮火硝烟,腥风血雨,我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生了。我出生后不到15天,日军便开始了惨绝人寰的二月"扫荡"。深夜,部队开始行动。妈妈慌忙把我包好放  相似文献   

6.
1940年9月下旬,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八路军一二九师从23日开始发起了榆(社)辽(县)战役。当时三八六旅负责攻打榆社县城,三八五旅负责攻打辽县五旅首先攻打的是位于辽县附近的管头、石匣两个日军据点。管头是日军设在榆辽公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约有100人担任守备,配有1门“九  相似文献   

7.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1938年2月至11月,日军出动大批军舰和飞机,对安徽铜陵进行狂轰滥炸。9月6日,日军占领大通镇。11月26日,铜陵县城和顺安镇陷落,古铜都的大好河山沦入日军之手。日军占领铜陵后,到处烧杀掠夺。仅在1938年2月至1940年1月的两年里,日军就炸毁村庄1000多个,烧毁房屋1万多间,杀害无辜百姓1500多人。自1938年11月日军占领铜陵至抗战胜利的7年里,全县人口减少1.3万多人。日军在铜陵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日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年。作为一个抗战老军人的后代,当此盛典,临风怀远,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感慨之一,就是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直至今天,还没有得到国际上公允评价。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历时最长,抗击日军数量最大,歼灭日军数量最多。1937年至1941年,中国是惟一抗击日本侵略的国家。1937年末,抗击日军总兵力达88%;1938年末,抗击日军总兵力达94%;1939年末,抗击日军总兵力达83%,1940年末,抗击日军总兵力达78%……直至即将胜利的1945年,抗击日军的数量仍远远超过英美联军。正因如此,中国在整个反法西…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一方面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加紧逼降和诱降,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为了粉碎日军的进攻,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参战部队达到100多个团,约20余万人,被称  相似文献   

10.
八年抗战中,山西民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创建、巩固和扩大晋察冀、晋绥、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歼灭日军的各种巧妙战术,配合八路军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山西民兵大显身手,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绩。  相似文献   

11.
王飞 《世纪风采》2013,(5):32-37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略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之时,在古都开封,突然爆出让日军心惊胆战的特大刺杀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6,(10)
1940年后,日军加强了对苏北战场抗日力量的"扫荡",新四军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屡次打破日军"扫荡"。在这种情况下,日军针对新四军的作战特点,对"扫荡"战术进行调整跟进,但在实际运作中却陷入了三种无可避免的作战困境:战术失去体系化、战局失去主动权、战略失去灵活性,此类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民战争面前侵略战争必然失败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敌后游击战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以后的华北敌后战场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国民党的军事力量迅速萎缩。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国民党在华北就是“只反共、不抗日”,事实上,国民党也进行了一些以破坏和暗杀为手段的游击战,1940年11月29日,军统特务就在北平城距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不到300米的大街上袭击了日军的两个高级参谋。然而,由于国民党自身的痼疾,特别是由于中央与杂牌之间的冲突、军队与民众之间的矛盾,使得国民党在华北的抗战力量日益式微,到1943年前后,国民党在华  相似文献   

14.
正百团大战纪念馆(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向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即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这次战役从8月20日开始,至1941年1月结束。我军先后出动105个团,约20万人,以正太路为破袭重点,在2500余公里交通干线上,拔据点,破铁路,炸桥梁,毁公路,给日军以重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15.
正在盂县坚持"无人区"工作1941年7月,北岳区党委分配我去盂县任县委副书记。8月5日,我到盂县就任。到盂县没几天,就赶上了日军的"大扫荡"。从抗战开始到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过5次较大规模的"扫荡"。第一次是在1938年秋。第二次是在1939年。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军在这年秋冬进行过两次报复性"扫荡"。1941年秋的第五次"扫荡",规模最大。这年8月13日到10月16日,华北日军及伪军7万多人,分十几路出动,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原杨虎城创建和领导的第17路军(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第4集团军),在抗日战争中,继承和发扬以往的革命传统和西安事变的爱国、团结、抗日精神,冲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制造的种种障碍和重重困难,为抗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抗战初期,第17路军的健儿们,驰骋华北疆场,先后参加了娘子关、忻口战役、晋东南游击战、西阳河大战和永济、风陵渡保卫战,打出了威风。1938年9月至1940年10月,坚守中条山西部,曾10余次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进攻,荣获了“中条山的铁柱子”称号。1940年10月至1945年8月,英勇保卫豫西黄河河防和积极参加河南战役,重创了日军,获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1946年5月反对国民党打内战,举行战场起义,回到人民怀抱,为解放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父亲李袖清,又名李毓华,系山西省文水县东城村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祖母早逝,父亲由祖父李梦兰抚养成人。祖父为了供父亲上学,与三祖父李万隆一边种地一边熬盐挣钱。少年时父亲很聪慧,学习十分认真,在文水县城上小学与高小时成绩名列前茅。1920年考入山西农业专科学校,1923年农专毕业后,被派到繁峙、雁门等县政府做管农业的科长,20多岁时,回到太原度量衡局工作。为了科学救国,父亲又到晋南临汾棉业改进所当所长,经常下乡指导农民植棉,还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太原、临汾相继失守后,自1938年3月开始,日军为争夺和控制沁水这块战略要地,曾4次侵占沁水城。特别是在1940年4月12日,日军第4次侵占沁水城后,盘踞长达4年之久。铁蹄所至,残暴无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肆推行“三光”政策,在沁水犯下了不可宽恕的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19.
百团大战     
林木 《党史博览》2010,(8):F0002-F0002,F0003
1940年8月20日,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指挥晋察冀军区、第一二〇师及第一二九师,对华北敌后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了一次全面的大破袭,史称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20.
临汾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战略位置重要。抗战期间,这里驻守着日军重兵,兵锋直指太岳根据地。1940年6月太岳军区成立后,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军区司令员陈赓和政委薄一波决定在日军重兵布防的同蒲铁路、白晋铁路沿线建立情报网。1941年3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敌工股副股长朱向离受命前往临汾,组建和领导太岳军区临汾情报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