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冀中抗日根据地位于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严重威胁华北日军占据的平、津、保、石等城市及平汉、北宁、津浦、石德等交通干线,犹如插在敌人胸部的一把利剑。从1942年5月1日开始,日军在“确保华北,先保冀中”的叫嚣下,纠集5万余人,由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督战,对冀中展开了空前残酷的全面“扫荡”,妄图一举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面对强大的敌人,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使冀中根据地顽强的坚持下来。到1944年,根据地完全恢复,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最后胜利。这一胜…  相似文献   

2.
<正>1942年6月9日,冀中八路军22团两个连及地方武装一部在深泽县宋庄打了一场村落防御战,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顽强固守15个小时,歼灭了大量日伪军,最后成功突围,创造了冀中根据地反"五一大扫荡"中最典范的战例。日军对冀中发动大"扫荡"1942年,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最艰难困苦的一年。日军华北方面军制定1942年肃正作战计划",抽调大批兵力进一步加强了对根据地的"扫荡"。当年4月开始,陆续展开冀东"1号作战"、冀南"12号作战"、冀西肃正  相似文献   

3.
正1942年春,在沦陷后的香港,发生一件引起中外注目的大事,数百名被日军搜捕的抗日爱国志士、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突然从日军的封锁下神秘地"失踪"了。几个月后,他们却安然地出现在抗日后方和根据地,敌人为之目瞪口呆,这就是被史上称为"秘密大营救"的事件。这场闻名中外的秘密大营救,取得完全成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历史奇观。它曾被茅盾先生称之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对巩固和发  相似文献   

4.
正1942年11月14日到12月16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平林第十七师团、第十三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及伪军等总兵力万余人,在骑兵、坦克、飞机配合下,分5路对淮北根据地进行"扫荡",妄图通过不断蚕食、清乡,逐步扩大伪化区,缩小我抗日根据地,消灭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及淮北党政机关。朱家岗保卫战是淮北抗日根据地33天反"扫荡"中的一次关键性战斗。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英勇顽强,在敌我数量、装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击退了敌军疯狂进攻,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宣告了敌人大"扫荡"的失败,巩固了淮北根据地。这次战斗也因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抗战史上的一场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5.
正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广大军民在与日军战斗中,因为缺乏枪支弹药,往往处于劣势。面对日军的优势武器装备,他们并没有被吓到,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对付敌人。在山东省五莲县陡峨村(今中至镇),抗日群众发挥聪明才智,白手起家办起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村级"兵工厂",先后造出步枪一千多支,  相似文献   

6.
正1942年春,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日军为了把华北变为"大东亚圣战"的供给基地,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再加上连年的旱灾,冀中平原和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老百姓只好以树叶为"粮食"来度过春荒。当时,不仅老百姓没有粮食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臭水坑事件"和沈爽县长等烈士牺牲70周年。1942年4月8日,在密云云蒙山黄花顶发生了震惊平北的"臭水坑事件"。丰(宁)滦(平)密(云)抗日联合县县长沈爽等数十名抗日英雄为了民族的独立壮烈牺牲。1942年春,由于日军制造了丰滦密"无人区",环境极其残酷。为了更有力地牵制和打击敌人,保存有生力量,十团主力(一、三  相似文献   

8.
正1942年4月份的一天,一支驮载煤炭、插着矿警队小旗的骡马运输队,大大方方地从平汉铁路两旁的日伪军碉堡间经过,无人拦阻和盘问。而有谁知道,煤炭下面,却盖着数十箱武器弹药和8麻袋冀南钞票。这些东西都是运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再送往冀鲁豫边区的。而日军禁运的枪支弹药、卫生器材、药品、印钞纸、印刷机等很多物资,都是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过敌人层层封锁线,运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全民族全面抗日的序幕拉开了。1937年10月,聂荣臻率领3000人的部队,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边区人民一边与敌人进行军事与政治斗争,一边进行经济建设,为发展边区经济,打破敌人的封锁,巩固壮大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1942年,太行山遭遇百年难遇的旱灾,日军又加紧"扫荡"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943年初向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电,表示新四军可抽调一部分物资支援八路军。因江南、华北相距遥远,中途敌人层层设置关卡,八路军在接收款物过程中,采取了"接力转接"的方法:在天津、青岛、上海设立三个站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边沿的林县、武安县设立两个站点,通过中途货卖成钱、钱买成货、倒换币种,将款物转送到太行山。  相似文献   

11.
正在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中有一段情节,描写了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过津浦铁路的故事,但篇幅有限,没有对护送刘少奇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实际上,刘少奇与铁道游击队之间有着一段值得称颂的故事,可以称得上"传奇"。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在日军的残酷扫荡分割下,鲁南山区根据地被严重压缩,出现"南北十余里,东西一线连"的严峻局面。湖滨平原上,敌人的碉堡林立、封锁沟纵横,抗日武装从湖西到鲁  相似文献   

12.
青东大屠杀     
1937年11月,上海被日军占领,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要地。然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领导的抗日斗争方兴未艾。离上海仅三四十公里的青东游击根据地是沪郊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里有中共青浦工委领导的顾复生的三支队。1939年7月,他们密切配合东进而来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打击吴淞江日军、歼灭汉奸、伪军,奇袭上海虹桥机场地区、痛击忠义救国军姚友莲部,震惊了淞沪地区敌人,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啊。人民军队军威四扬,对日军造成了直接威胁。日军现这一块游击根据是为眼中钉、肉中刺。日军蠢蠢欲动,日益加速大扫荡的…  相似文献   

13.
1942年秋末,蠡县抗日斗争形势日趋严峻,敌伪不断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围攻、“清剿”,区村干部和抗日积极分子被捕、被杀时有发生。 县委指示,为保存实力,稳定民心,寻找时机,打击敌人,要设法在敌人内部发展我们的内线,掌握敌人的动向,削弱敌人势力,以减少我们的损失。 这天,太阳西下,晚风习习。一区公安助理杨德芳带着抗日积极分子马六隐蔽在高(阳)蠡  相似文献   

14.
正1938年9月起八路军一一五师奉命陆续到达山东。它的到来,加强和壮大了山东抗日武装的力量,为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带来了空前活力。他们打击地方反动邪恶帮会、破坏敌人运输线、粉碎日军"扫荡",拔据点、端炮楼让日伪军  相似文献   

15.
<正>1942年秋,日军纠集5万多兵力对我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11月9日,在汉奸的指引下,2000多名日伪军围攻我方控守的鲁中马鞍山。八路军鲁中军区教导一旅二团副团长、伤残军人王凤麟带领守山的30多名军民,顶着敌人的狂轰滥炸,用简陋的武器及石块与敌人坚决战斗,打退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最终,我方弹尽粮绝,除极少数人突围幸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胸负重伤仍坚持战斗的王凤麟,面对涌上来的敌人,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6.
正钱正英,原名钱美瑞,1923年7月出生于上海。父亲钱夔是留美水利学硕士,他给女儿钱正英制定的人生规划是公费留学美国,然后回国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工程师"。1939年,钱正英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并入同济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由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加之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一直随军转战于华北抗日前线。侵华日军曾多次企图捣毁八路军的这一首脑机关,但始终未能如愿。1942年5月,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的袭击,损失严重,但彭德怀等总部领导人在此之后仍率领总部机关继续转战于晋东南抗日前线,予敌以重大杀伤。日军精心策划“C号行动”,目标直指八路军总部1942年春,侵华日军按照惯例对华北的各主要抗日根据地展开“扫荡”。与此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于2月下旬向所属各兵团下达了本年度《治安肃正建设计划大纲》,规定“治安肃正”的重点应放在以“剿共”为主的作战讨伐上,首先对冀东、冀中地区,…  相似文献   

18.
十字岭的往事——左权将军牺牲目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2年5月,日寇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日军从晋东南的辽县(今左权县)、武乡、襄垣、潞城,向太行山根据地腹地进犯。 为了粉碎敌人进犯,八路军总部决定采取敌进我退的战略方针。我军一方面组织后方人员和民兵与敌人在深山周旋,消耗疲惫敌人;另一方面趁敌占区兵力空虚,派战斗部队到敌占区去打击敌人。只留下七八九团团部带特务连和二营六连,掩护总部转移。 5月24日下午,从辽县出来的敌人己进到总部所在地麻田、桐峪一带,从襄垣,潞城出来的敌人进到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涉县、王堡一带,总部和七六九团处于这两股敌人夹击之中。敌人和我军都处在清漳河畔,相隔只有二、三十华里。当时我在七六九团供给处管被服工作,经常到这个领导机关的供给部门领取衣物,对这一带的地理位置较熟悉。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中华民族高举抗日大旗,同仇敌忾,共御外辱,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不仅在正面战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作战,而且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运用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八路军部队在敌后战场取得很大胜利,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拉长了日军的战线,延缓了日军侵略的节奏,赢得了宝贵的抗战时机,将侵略者拖入"持久战"的泥潭。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在冀中大地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日行动,他们不仅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升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而且扩大并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贺龙部的抗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1942年.在“百团大战” 中惨遭失败的日本侵略军,继续集结大批兵力,丧心病狂地向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和以堡垒推进为核心的“蚕食”进攻,敌人的据点、碉堡、封锁线一直延伸到我根据地腹心地带,根据地被分割、包围、封锁而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