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湘潮》2015,(6)
<正>"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错案和建国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出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积极倡导和支持平反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为推进党的拨乱反正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知识分子工作,这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几年来,北京市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级领导干识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在思想上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提高了对知识和知识分子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政治上,为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平反了冤假错案,吸收了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去年就有四千多名专业技术干部入党;在使用上,仅去年就选拔了一千六百多名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走上处级以上领导岗位;几  相似文献   

3.
平反冤假错案是陈云生平和思想研究的重要方面,但至今缺乏较为全面的研究.陈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一直抵制制造冤假错案,尤其是在延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云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首倡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大力促进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陈云对平反冤假错案作出的重...  相似文献   

4.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长期受到迫害和压制的干部群众重新燃起了依靠党和政府平反冤假错案的希望。因此,这一时期,要求为个人和亲属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的人群,纷纷涌向北京。从而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壮观的信访大潮。如"1978年1月,即胡耀邦到中组部安排就绪后的第一个月,每天就有几百人到中组部上访,全  相似文献   

5.
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与历程(四)□何载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胡耀邦抓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抓的较早、较多、较有成效。1977年他一到中组部就很注意这个问题,开了专门的会议,发了文件。他认为一些地方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贯彻不力,工作进展不快,主要是对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  相似文献   

6.
<正>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国家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它是指"文化大革命"后期及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冲破各种阻力,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胡耀邦在这一历史事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的主持下,一大批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相似文献   

7.
<正>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邓小平复出时面对着12件影响全局的冤假错案。后来,他为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刘少奇案。"文革"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没有明确罢免其职务的情况下,被当做党内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总头目和全国最大的走资派受到批斗。后被强加"叛徒、内奸、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8)
四、因冤假错案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案件纠正平反后其党籍怎样处理?预备党员因冤假错案等被错误地取消了预备党员资格,在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期间,本人表现一直很好,具备共产党员条件的,案件纠正平反后,党组织应恢复其预备党员资格,按党章规定办理转正手续,党龄从原定转正时间算起;如果被取消预  相似文献   

9.
正1978年至1979年是我党平反冤假错案的关键年头,然而不少地方平反冤假错案的行动迟缓。部分地区和单位衙门作风、官僚主义严重,无视群众疾苦,互相推诿。有些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1979年夏秋之际,北京骄阳似火,中央机关各部委门口挤满  相似文献   

10.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是“文化大革命”后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是安定团结,实现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迫切需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福建省全面展开了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历次政治运动冤假错案的复查、平反工作。 一、平反“文化大革命”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省90%以上的教授、专家和50%以上的讲师、主治医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大批干部又被无中生有地打成“叛徒”、“特务”、“假党员”、“阶级异己分子”,全省被立案审查的脱产干部近5万人,占干部总数的15.7%,其中处以上干部1500余人,占处以上干部  相似文献   

11.
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与历程□何载编者按:何载同志1978年初调入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在改正错划右派分子办公室,后调干部审查局任局长。两个部门都是平反冤假错案的专职办事机构,故他对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和历程有直接的了解。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此文,请读者注意阅读。...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调查中看到,近年来,各地教育经费是逐年增长的趋势,办学条件在逐步改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经费上存有不少问题,有些还比较严重。一是数额不足。近几年各地教育经费拨款逐年增加,但由于多年来欠账太多,加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以及提高教师工资、增加公办教师、民办教师转公办所需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了国拨教育经费的增长,因而教育经费仍然是十  相似文献   

13.
平反冤假错案是中国共产党开拓历史新局面的一项意义极为重大的政治工程。邓小平是这项政治工程的坚定领导者。他自始至终支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作出有关的批示和发表讲话不下数十次,并亲自过问有关冤案的平反,亲自参加有关人员的追悼会。在邓小平有力的支持和领导下,胡耀邦等同志在第一线具体组织实施,突破了“左”的思想桎梏和“两个凡是”的政治禁区,圆满地完成了彻底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正在邓小平等的支持下,胡耀邦组织和领导了规模空前的平反冤假错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碎的是人们的精神枷锁,使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然而,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横亘在人们面前的还有另一个枷锁,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制造的大批冤假错案。仅"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就有230多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而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1977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遵照党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率领组织部全体同志,经过大量切实的调查研究,打开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的新局面,这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入新时期。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文艺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新时期福建文艺工作的发展历程作一粗略概述。一 “文化大革命”使福建省的文艺队伍受到严重摧残,几乎所有的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被强行解散。115个专业剧团几乎被砍光,6200多名演职员被解散的达90%。一批作家、艺术家以及城乡基层文艺工作者都不同程度遭受迫害。大批优秀剧目被打成“坏戏”、“毒草”遭到批判、禁锢,有的剧作者甚至被打成现行反革命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省各级文化部门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着重抓了平反冤假错案,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贯彻“双百”方针两个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7.
孔祥雷 《党史文苑》2007,3(1):19-20
发生于1939年的湖西"肃托"事件,震惊全党.对这一冤假错案的处理也经过了一个漫长争复杂的过程.湖西"肃托"事件的发生和平反,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8.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从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到各级领导干部都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再往前推,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逐渐支配了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被立案审查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17%,有75%的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受到各种形式伤害和株连的人数高达1亿人.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为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开启了党的组织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党的组织建设恢复与发展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是党不断自我完善、走向强大的重要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深刻反思十年内乱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从恢复被"四人帮"破坏的优良传统作风入手,对党的建设进行纠偏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初,党的组织建设是在拨乱反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提出应为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案及彭德怀等冤假错案复查平反,引起极大震动,成为拨乱反正、进入新时期的第一炮,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近年才发现,在打倒"四人帮"以前,陈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已在为平反冤假错案出力,翁泽生案即是典型一例.此事在已出版的<陈云年谱>中未见记载,因此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