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警察出庭作证:透析与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警察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在国外十分普遍,然而我国一直将警察排除在证人之外,警察出庭作证少之又少。我国警察应当出庭作证,但应限制在特定范围之内。在目前情况下,警察出庭作证还存在较大障碍,这恰恰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尽快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警察应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称之为警察证人。警察出庭作证并不违反证人的不可替代性特征。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其程序应包括:申请警察证人出庭作证程序;通知(强制)警察出庭作证程序;查明到庭警察证人身份程序;法庭向警察证人交代权利义务程序;警察证人宣誓程序;警察证人作证程序;控辩双方交叉询问质证程序;法庭补充询问程序;警察退庭程序。  相似文献   

3.
警察作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国警察出庭作证面临着证据理论、诉讼制度、司法体制等方面的障碍.实践中警察出庭作证是可行且必要的.警察证人不同于普通证人,作证范围应有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应强调对警察证人的保护措施,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双重领导模式改善检警关系,以保障警察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4.
关于警察出庭作证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出庭作证是深化庭审方式改革的新的突破点,它有利于增加法庭质证力度,抑制警察违法行为,在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不应当回避警察出庭作证,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警察出庭作证是推进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的重要环节。警察出庭作证不仅有利于案件真实的发现和实体法律的正确适用,而且也是确立司法权威,实现程序正义的需要,因此,应尽快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但由于警察身份的特殊性,在警察出庭作证的范围上应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试析我国关于警察出庭作证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十分少见。主要原因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警察的证人资格、作证义务没有做出专门、明确的规定;两大法系国家警察出庭作证的理论依据在我国法律中没有体现或者体现得不充分;传统的证据理论对证人、证言界定过窄。解决这一问题绝非制定一部法律就能一蹴而就,而应加强理论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法律,逐步建立起我国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7.
警察出庭作证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首先应明确其理论依据,了解两大法系国家的有关制度及实践,继而找出阻碍该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因素,最后分别从确立警察的证人资格、作证范围、构建启动程序及制约机制等方面着手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程序法上,卧底侦查必须遵循特有的程序法则,卧底警察在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获得的证据是否有效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卧底警察身兼侦查官、证人、取证人等多重角色,但在刑事诉讼中,他们的身份保密与上述角色必然存在冲突,卧底警察拒绝出庭作证需有合法、合理的理由。法治国家要求的明确法律规定是卧底侦查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中赖以存活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证人出庭作证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其中警察出庭作证显得更为突出,在法制不断完善的社会,警察出庭作证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警察作证是推进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的重要一环。因为,警察作证的公务性有利于保障其证言的客观性。警察作证不仅有利于案件真实的发现和实体法律的正确适用,而且有利于激发刑事诉讼各方参与者的主动性,彰显程序自身的公正性,还可有力地约束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  相似文献   

10.
警察出庭作证作为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中的一大亮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警察出庭作证有其充分的法理基础和诉讼意义。国外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已经十分成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当前我国的警察出庭作证存在着法律规定不完善、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不明确、作证范围不确定和相关保障和培训不足等问题。我们应不断完善警察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明确警察出庭作证的证人身份,确定其作证范围,加大相关保障和培训力度,不断完善我国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1.
警察出庭作证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否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已成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目前,在我国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剖度存在司法体制、法律规定和侦查工作的现实障碍。警察出庭作证实际上是一个牵涉立法、司法、执法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因此,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首先就必须对公、检、法三位一体的分工合作体制作相应的改动.还要在诸多与证人相关的法律条款中,针对警察的特殊性,作出特殊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警察作证主要包括以证人身份作证、以鉴定人身份作证和以警察证人身份作证三种情形,警察作证的范围应有所限制。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均有权申请警察作证,但程序上存在区别。警察出庭作证应注意相关技巧。为打消警察出庭作证的顾虑,应当建立"警察作证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警察出庭作证作出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尚显模糊、抽象,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我国今后应在警察出庭作证价值基础的指引下,尽力克服制约性因素,通过立法从明确警察出庭作证的证人身份、具体范围、豁免权、法律后果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警察出庭作证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办案件的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是世界许多国家的做法,在我国对此尚存在分歧。本文从警察出庭作证的理论依据、诉讼价值、目前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的障碍、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等四方面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警察出庭作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很少且不规范,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和证人权利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所致。由于警察出庭作证和普通人出庭作证的证明对象有所不同,既涉及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也涉及国际准则与中国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亟需在立法上完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6.
警察能否以其特殊的职业身份出庭作证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问题。从实践层面看,警察出庭作证对查清案件事实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从理论层面看,警察出庭作证还存在许多障碍。因此,对行政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中的警察作证制度进行比较,从而科学地建立和完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警察出庭作证的诉讼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证人出庭作证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通存在的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 ,有必要从转变司法观念 ,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贯彻直接言词原则 ,建立证人特权制度等方面 ,有效解决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证人不出庭作证,极大地伤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和司法的权威,也与法治的精神相悖。为此,有必要探讨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法理基础,认真分析我国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深层次原因。在吸取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证人出庭作证的传唤程序、保障证人出庭的强制手段和伪证制裁措施等三个方面,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情况不容乐观,证人出庭作证的比例非常小,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法庭审理。为了解决证人出庭率偏低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有人提出应当提高证人出庭率。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是一味地提高证人出庭率反而是一种理论上的误区。由于证人证言未必可靠,中国多年来司法传统,质证效果难以保证等原因,片面强调证人出庭率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对公正审理刑事案件未必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也存在误区,证人资格规定过宽,证人作证义务豁免,书面证言与口头证言之间存在矛盾等原因也导致了我国目前证人出庭作证情况的乱象。走出这些误区需要从完善证据立法等多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证人出庭作证是必要的庭审方式,但“证人出庭作证难”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其中既有历史传统的原因,也有立法和司法上的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同时,规定证人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况或赋予在一定条件下的拒绝作证权,以保证法律的周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