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文璋  刘利元 《实践》2008,(2):28-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物质、文化两手抓,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做到既鼓“钱袋”、又富“脑袋”。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应结合“三级联创”、构建村级领导班子选聘机制、调整行政村规模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两委”干部的管理监督、拓宽致富渠道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等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华 《实事求是》2006,(3):F0003-F0003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提出过这一目标任务。目前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  相似文献   

6.
倪丽 《奋斗》2007,(3):22-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既为解决“三农”问题带来难得机遇,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梓夫 《支部生活》2006,(3):30-31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努力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探索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张左己 《世纪桥》2006,(5):I0001-I000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统筹,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全面做好“三农”工作,实现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周口市立足本地实际,选准载体,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以实旌“双强”工程为重点,着力在“六度”上下工夫,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日前召开的省八次党代会上,徐光春同志在报告中强调:“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取得新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建设目标,是河南加快“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和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旨在破解当前的“三农”困境,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未竟之历史任务,其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中国的乡村建设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知识分子为代表所掀起的具有改良主义性质的乡村建设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设社会义新农村”无疑是继承了…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为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完善和丰富教育内容与载体、加强基层党政组织建设、坚实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基础及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事求是》2007,(3):I0010-I00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为推进新疆阿克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阿克苏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实施农民增收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重点抓好棉花、特色林果、畜牧养殖、设施农业四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方式产业化、生产者(专业化)水平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一是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节本增效”的原则,大力发展棉花产业。二是加快以红枣、核桃等为主的优质特色果品基地建设步伐。三是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设施农业。四是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五是紧紧依靠四大产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天海绿洲枣业、三江养殖、牛羊屠宰中心、安利达果业、巨鹰、华孚等一批以红枣、核桃、畜产品、棉纺企业精深加工为主,科技含量高、利润空间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实施民心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群众基础一是以“道路硬化、环境优化、饮水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为目标,成片推进农村改造整治和环境建设;以城镇为中心,大力推进农村防病改水、改厕、沼气工程,加快乡村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改善人居居住环境为基础,加大对农村小城镇和居民点的规划建设,集中治理农村的脏乱差,在全市各乡镇场大力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硬化、院落净化”等活动,全面推行“五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渠道、清林带、清庭院)、“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五改”(改房、改院、改灶、改厕、改圈)工程,推进村容整洁;深人开展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改一树”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整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二是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完成乡村道路建设已铺油使用的达390公里。三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改善贫因农民居住条件。全市实际完成抗震安居房12170户,面积970482平方米,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其中农村8646户,建筑面积686840平方米,城镇3524户,建筑面积283682平方米。竣工12170户,面积970482平方米,竣工率100%,人住率100%。四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对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收课本费、学杂费政策。三、实施民主法治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制度基础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二是全面推行村务和财务公开,强化了监督,堵塞了漏洞,实现了农村财务问题零上访。四是健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村教育等方方面面,概括起来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  相似文献   

15.
徐小力  韩福芳 《奋斗》2006,(8):32-33
多年来,勃利县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直十分重视,通过“三级联创工程”、“素质级工程”、“双培工程”,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6.
“三创三强”活动,着眼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菅兴农 《实践》2006,(1):28-2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特别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我区如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已经载入十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系统工程、远景工程,既要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更要对现行农村制度进行深刻改革。否则,既难以焕发全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更难以巩固建设成果,甚至使新农村建设走样变形。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建设必须坚持既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保障和维护农民的自由和权利。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湟中县必须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