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永久的思念     
这是一片墓地。一片光秃秃的墓地,平坟泛起的黄土已覆盖了昔日横生的杂草。清明将近,我来这里祭奠十几年前故去的奶奶。奶奶的墓基已无法辨认,这里将变成一方沃土。活着,奶奶是广袤田野里的一棵无名小草;去了,奶奶如同浩瀚银河中一颗陨落的无名星。奶奶,你就这样默默地来,默默地走,就这样默默地销声匿迹了吗?  相似文献   

2.
清明,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这是廉洁的信仰。清明,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信仰。清明,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是追思寄情的信仰。据史书上说,清明祭奠曾是古代帝王个人独享的信仰,或许他不肯与人分享这清明时节的情思?当晋文公重耳下令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只吃冷食不准生火  相似文献   

3.
清明雨思     
清明的雨,如烟如雾,那漫空飞舞的晶莹,使人不禁想起了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清明时节,有多少人冒雨到墓地祭奠先祖和逝去的亲人,不顾路途的遥远,不顾工作的繁忙,为的是表达一份真挚的、深切的哀思。清明时节,少年儿童们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植树,聆听战争年代惊心动魄的故事,为的是感受先烈的  相似文献   

4.
正春和景明,清明将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民众祭奠逝者表达哀思的日子。但是,这也是党员干部容易产生违纪问题的重要时间节点。随着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的实施,往常祭拜中的一些"习惯做法",可能就会受到严厉的纪律处  相似文献   

5.
公车使用管理要走改革的路子从兰州地区清明公车上坟现象说起康建成今年4月7日,省电视台“焦点评说”栏目对兰州地区3个公墓区清明前(3月28日)公车上坟现象曝光后,省纠风办立即向63个有关单位下发了监察建议书或打了电话,要求其查明情况、严肃处理公车上坟一...  相似文献   

6.
旧时传统节日,一年中除了三大节外,从元宵到端午。还有春分、清明、夏至等节日具有普遍性。如春分,今雅安地区西到天全、芦山,都还热热闹闹过这一天的节,大邑的唐场也很隆重过春分,旧时重庆也常能在春分时听到叫“炒把豆子来吃,今天过春分了!” 清明扫墓与祭奠先烈 清明是24节气中的一节,正值春暖花开,农事繁忙的初段,所谓“清明要晴,谷雨要淋”,因农事是“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插柳已在春分前后做好,但此时还可。只要“栽树没有过清明,插根枯枝也转青”。但清明还不是忙得昼夜难分的日子,还有空闲可上山扫墓,远足踏青。农事上需要“清明要晴”,偏偏此时却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也就形成了干脆去踏青扫墓,乃至“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旧俗要去摘“清明菜”(一种野菜),和以画粉蒸(或烙)成清明粑,扫墓时祭祀祖宗。清明前两天原是寒食节,是晋公子重耳火焚绵山,烧死有恩忠臣介子推后,为纪念他而定的。还将他抱着烧焦的树干截断做成木屐以  相似文献   

7.
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清明具有节气兼节日的双重身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按照各自的习俗或扫墓祭奠亡故的亲人,或踏青旅游,或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总之,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尽情享受春天的阳光、青草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清明节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和文化标志。传统的清明节的一些内容,如禁  相似文献   

8.
清明时节,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带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嘱托,带领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负责同志专程赶赴同心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烈士,慰问公安干警海小平的家属。并先后到石嘴山市、中卫市和永宁县、灵武市调研社区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9.
清明时节,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带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嘱托,带领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负责同志专程赶赴同心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烈士,慰问公安干警海小平的家属。并先后到石嘴山市、中卫市和永宁县、灵武市调研社区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0.
1937年清明时节,正在友好合作的国共两党商定派代表共同祭奠黄帝陵。国民党派出的代表是邵力子,共产党的代表是周恩来。第二年,为了显示两党的真诚团结,祭陵活动继续进行。这一次,国民党方面的代表是陕西省主席蒋鼎文,祭陵仪式由他主持;共产党方面是张国焘,张是陪祭。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16,(4):F0002-F0002
清明时节,春风和煦,通州区梨园镇魏家坟村文化大院好不热闹。由村里老年人组成的太极剑队、扇子舞队,正在优美的肯乐伴奏下,或刚柔并济舞剑,或欢快地舞动火红的扇子,一派欢乐氛围。  相似文献   

12.
煤何以失去本色,变成刺痛人的眼睛、心灵、五腑六脏的鲜红色?这是否像一张“巨幅红牌”暗示我们的社会哪里出了问题?是否警示我们的政绩建设者们在经济指标和利益追逐途中闯了红灯?我们听说过洪水猛于虎,苛税猛于虎,现在又有了新的说法——矿难猛于虎。本刊约请北京、上海、湖北等地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题探讨,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矿难进行了透视,眼光深邃,见解深刻,现予以公开发表,以此来祭奠矿难中的亡灵,呼唤全社会经济、政治、法制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编者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临近清明,一向乐观开朗的刘漫西老人就会有些忧郁,表情显得凝重,话也少了许多。家里人知道,她又在想从前的旧事了。不等老人吩咐,子女们提前就备好了祭品,静静地等待着清明节的到来,等着陪老人去"北疃惨案"旧址,祭奠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和被日军屠杀的无辜百姓。刘漫西老人今年已经90岁了,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她每年都要去祭奠,到如今已经坚持了整整70年。  相似文献   

14.
清明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感和血脉悠悠的人文情怀。今年清明节,国家民政部在河北唐山冀东烈士陵园举行了清明公祭烈士仪式,缅怀悼念所有为国牺牲的英烈。中央主要媒体以不同篇幅报道了各地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的活动。在南京中山陵、瑞金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广场、西宁烈士陵园、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石家庄白求恩纪念地、抚顺雷锋墓地、东山谷文昌墓地、兰考焦裕禄纪念园……等许许多多先烈纪念场所,当地干部群众纷纷自发前往,以各种形式祭奠和缅怀革命先烈。  相似文献   

15.
《党史博采》2008,(4):50-52
1942年4月29日,侵华日军集结3万余人的优势兵力,对我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包围反包围的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烽烟四起,战火纷飞。中共清江县委书记张子敏为掩护战友和群众壮烈牺牲,一个年仅25岁的生命骤然定格,也在烈火中获得了永生……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六十六年后,正值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寻张子敏烈士那短暂而又闪光的足迹,缅怀英烈,祭奠英灵。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5,(5)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一种思念,也是一种乡愁。每年清明节,我都要回到老家,祭奠曾祖父张正华烈士。莽莽大山,绿树成荫,唯有墓前的那颗"红五星"格外鲜艳,格外明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有些同志一度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为了克服这种错误思想,坚定全党的信心,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篇章。也就是在这年的4月,曾祖父毅然参加革命,同年10月在当时的白区杨林乡划眉冲做地下工作时,被  相似文献   

17.
正赵王坟石刻表现的,是后龛中的墓主正在接受乐舞、美食酬献的情景。反映了宋元明时期,包括播州土司在内的社会上层宴饮作乐的社会风尚。生死之间,既相互隔离,也彼此相通。1957年春,贵州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遵义皇坟嘴发掘了播州杨氏第13世杨粲夫妇的合葬墓。与此同时,在隔河相望的赵家坝也清理了一座古墓,当地人称"赵王坟",  相似文献   

18.
陈木树烈士纪念碑,屹立在群山环抱的五更寮村。每当清明时节,附近的群众都来这里扫墓、祭奠,默默地献上心灵的花圈,缅怀烈士光辉的一生。1912年12月18日清晨,几声婴啼,震颤莽莽林海,一条小生命,来到了被风寒紧紧包围的小山村——福建省南靖县曲江乡上更保五更寮,他就是陈木树。小木树的祖父陈文雅早逝,父亲陈永春和五个叔叔造土纸,兼种几亩山田,祖母和母亲操持家务,一家九口人,卖纸籴米谷,伐薪换油盐,克勤克俭,仍不得温饱。  相似文献   

19.
开国中将韩伟之子、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副武官韩京京,在今年的清明节,又一次风尘仆仆前来龙岩祭奠他的父亲。不,他是践行父亲生前的遗愿,祭奠曾与父亲在湘江战役中并肩战斗最后壮烈牺牲的红34师的6000名闽西健儿,祭奠战死疆场的2万余名闽西红军青年,他们用热血染红湘江映红闽西。  相似文献   

20.
袁成亮 《党史纵览》2005,(10):30-32
陈布雷是蒋介石首席幕僚,曾任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国策"顾问.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毕生为蒋介石操劳的一介书生,其子女中却有好几个是共产党员,女儿陈琏就是其中的一个.那么,作为分处在两个阵营中的父女,生活中的陈布雷和陈琏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