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是我国独创的一项制度。我国刑法对死缓的适用条件、处理方式规定不足,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应贯彻"坚持少杀、防止错杀"的死刑政策;执行死刑时对严重故意犯罪之"严重"应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对有重大立功情形的死缓罪犯应区别对待、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不仅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的催化剂。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十年来,影响深远,成效显著,除实现防止错杀、冤杀,贯彻少杀、慎杀,以及统一死刑案件法律适用标准等直接效用外,还推动了证据规则的完善、程序正义的彰显,并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对于未来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需要在反思死刑复核程序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革,明确死刑案件的强制辩护与法律援助,并探索建构死刑案件三审终审制。  相似文献   

3.
严格限制死刑是我国一贯的死刑政策。在这一政策下,如何实现少杀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死缓制度的设计与适用在减少死刑的立即执行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我国仍然大量存在死刑罪名的现实中、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在赦免制度缺失的制度环境里,提高死缓的适用率显得尤为迫切。应当通过立法与司法解释的途径,将死缓作为非暴力犯罪死刑案件的必经程序,同时放宽暴力犯罪死缓适用的条件,以达到提高死缓适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死刑复核程序因其制度设计中的弊端而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从死刑复核程序在我国的发展变化来看 ,现有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制度设计的疏漏 ,死刑复核程序已经无法起到慎重死刑适用 ,坚持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作用。因此 ,从如何解决死刑复核的现存问题、慎重死刑核准以及加强法律对权利救济之角度出发 ,提出在我国逐步废除死刑复核程序 ,实行三审终审制的理论构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保留死刑、少杀慎杀"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死刑政策,体现了刑罚的改造功能价值,可以尽量避免错杀,保存活证据,使反腐斗争深入.同时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既符合我国的实际,也顺应了世界刑罚的发展潮流.在我国的死刑适用中,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积极适用死缓制度,鼓励犯人立功受奖.  相似文献   

6.
限制、减少死刑的适用是刑罚现代化的需求,是顺应潮流的。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限制、减少死刑的适用,在坚持“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的基础上既从实体上对死刑的适用加以控制;同时又为限制、减少死刑的适用提供程序上的保障。限制、减少死刑的适用不能是消极的,须以增强犯罪控制能力为基础,限制、减少死刑与增强犯罪控制相联是保障死刑朝着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上收死刑复核权和要求做好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工作两个举措的出台,死刑问题再一次成为中国刑事领域的热门话题,并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法律上废除了死刑或在司法实践中不再执行死刑,但基于我国的国情以及死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应从完善死刑司法制度着手,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真正做到"少杀、慎杀",从而顺应国际死刑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8.
废除死刑和轻刑化是当代世界刑法发展的趋势。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建国初期就提出了不废除死刑,但坚持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刑事政策。在现阶段,"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是中国的重要刑事政策。"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取消了13个非暴力性经济性犯罪的死刑,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死刑罪名由68个减少至55个,在世界上保留死刑的国家中是少有的,应当从立法上进一步减少非暴力性的经济犯罪和财产性犯罪的死刑,为批准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做好准备,还应当探讨死刑取消后的替代措施以及如何从司法上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还不具备废止死刑的民间基础和社会基础,但在死刑的适用上必须加以严格控制。通过健全死刑替代措施,转变死刑司法观念,尽量减少死刑适用,健全我国死刑的立法与司法制度。实践中,应当坚持"少杀、慎杀"政策,通过立法与司法并举,逐步废止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0.
该书版权页上之《内容简介》中说:“本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分析,对死缓50多年适用的历史进行了形象化的描述,对死缓的起源、死缓的适用类型、死缓适用的条件、死缓适用的比例等进行详细的论证,有助于全面认识死缓制度。通过历史性的分析,结合当代死刑发展的趋势,本书提出将死缓作为所有死刑执行的必经程序的主张,对研究我国的死刑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少杀是死缓制度的首要功能,但司法实践中死缓出现了借用少杀来防止错杀的异化,成为有些法院处理死罪疑案的方式。认真检视与剖析这一问题出现、展开的缘由,对于矫治死缓少杀功能的异化具有重要意义。死缓在创设之初即具有一定的避免犯错误的动因;对少杀慎杀理解的混淆会对死缓少杀功能的异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司法机关在"定放两难"重压下,将死缓功能从"给出路"于被告人的坚持少杀蜕变为"留后路"于办案人的防止错杀。矫治死缓少杀功能的异化,必须彻底理清死缓制度的功能底蕴,牢固坚持无罪推定及疑罪从无原则,严格区分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与刑事疑案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限制死刑的理性抉择之路是要逐步废止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再逐步缩小死刑的适用范围,最后彻底废除死刑。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死缓限制死刑适用的作用以及时目前的死缓制度加以改进,来实现对死刑的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吸取了我国以往死刑立法中的经验教训,切实贯彻了我国“保留死刑,少杀镇杀”的死刑政策,规定了一些限制和减少死刑的措施,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进一步缩小了死刑适用对象的范围从我国的刑罚制度可以看出,“死缓”不是一种独立刑种,它只是执行死刑的一种制度,判处死缓仍然是判处死刑。’79刑法第44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死刑问题一直处于争议的中心,虽然我国实行"慎杀、少杀"的死刑政策,但是死刑的频繁程度仍大大冲击着人权保障的理念.对于死刑的限制适用已是一大趋势.学者们主要从人权保障理念、正当程序和证明标准等方面阐述减少死刑的适用,以保障人权.死刑证明标准问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从比较法和实践角度,利用证据法学的相关知识,探索我国死刑的证明标准的规范化问题,对于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予以细化,从而可以达到抑制滥用死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立法到司法实践,我国死刑执行程序较以前对死刑犯人权的尊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具体操作细节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理念到原则、从制度到规则、从监督到保障、从责任到追究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完善我国死刑执行程序,确保通过正当的死刑执行程序,切实贯彻“少杀、慎杀、严禁错杀”的死刑政策,并通过合理人性化的制度设置切实保障死刑犯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权。  相似文献   

16.
死刑以剥夺人的生命作为刑罚内容,是刑罚体系中最古老、最严厉的刑罚方法,也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一个重要刑种。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法学界对死刑存废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死刑的存与废众说纷纭。从死刑存废的依据,阐明废除死刑必备条件,结合现实和国情,提出"保留死刑,坚持少杀,防止滥杀"直至最终废除死刑,才是对待死刑存废的理性做法。在当前不宜全面废除死刑的环境下,完全可以考虑大幅度限制死刑适用的范围,最大限度减少死刑的适用。我们相信,今后社会的不断进步将逐步过渡到全面废除死刑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死缓制度中的期限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是我国刑事立法的独创,有利于贯彻“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但在死缓执行的过程中,死缓减为徒刑的期限、死缓犯执行死刑的期限及其相关期间的计算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死刑,又称为生命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方法,是最古老、最严厉的一种刑罚。在历史上死刑曾经长期占据刑罚体系的中心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权观念的昌隆,世界各国在死刑的存废问题上做法不一。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是不废除死刑,但坚持少杀,严禁滥杀,防止错杀。我们对死刑的适用历来是极为谨慎和严格控制的,井在实践中创造了死缓制度,从而把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  相似文献   

19.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由于死刑是刑罚体系中诸多刑罚方法中最重的一种,因而又称极刑.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死刑这一残酷刑罚方法备受质疑,废除死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如今中国,在推行法治重视人权的现代文明背景下,人权观念已深入人心,虽然废除死刑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尚不具备,但我们应该贯彻"少杀、慎杀"政策,科学地设置死刑条款,进一步完善死刑的复核制度,正确掌握死刑适用的具体标准,不断促进刑事司法公正,严格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从而顺应国际死刑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从死刑的历史演变、死刑威慑目的不可靠性和死刑对国际合作打击犯罪的障碍等方面看,死刑应该废除。但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意的制约,当前还不能废除死刑,而应当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建议从制定死刑复核程序的司法解释,解决死刑复核庭的职能分工问题,从严控制死刑适用的条件,扩大死缓的适用范围,以及增强审判公开性和透明度以消释大众疑虑等方面着手逐步减少、限制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