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例
  1.1简要案情
  张某,男,42岁,某日下午被他人用水果刀刺伤左眼上睑近眉弓处,当即倒地不省人事,“120”赶到现场后确认张某已死亡。  相似文献   

2.
烧炭自杀5例     
1案例
  1.1案例1
  张某(男,29岁)和黄某(男,26岁)均为强迫症患者,在精神卫生中心看病时结识。某年10月1日晚19:00许,该两名男子被发现死于某宾馆客房。  相似文献   

3.
浅谈预防接种事故的定性及责任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某 ,男 ,半岁。 1997年 5月 9日接到某卫生防疫站接种疫苗的通知 ,次日由其父带领前往防疫站接种。卫生防疫站采用右上臂皮内注射接种疫苗 ,接种后 ,局部出现感染溃烂 ,在当地卫生院进行抗感染治疗。 5天后 ,患儿出现高热、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 ,急送县医院抢救 ,因抢救无效死亡。法医学鉴定结论为 :卫生防疫站接种器械消毒不严 ,导致秦某注射接种后感染 ,并发败血症死亡。秦父以卫生防疫站接种失误为由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卫生防疫站赔偿医疗费、丧葬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费用共计 8万余元。人民法院在审理中 ,…  相似文献   

4.
秦某,男,半岁.1997年5月9日接到某卫生防疫站接种疫苗的通知,次日由其父带领前往防疫站接种.卫生防疫站采用右上臂皮内注射接种疫苗,接种后,局部出现感染溃烂,在当地卫生院进行抗感染治疗.5天后,患儿出现高热、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急送县医院抢救,因抢救无效死亡.法医学鉴定结论为:卫生防疫站接种器械消毒不严,导致秦某注射接种后感染,并发败血症死亡.秦父以卫生防疫站接种失误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卫生防疫站赔偿医疗费、丧葬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费用共计8万余元.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对于本案的定性,有以下二种意见: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10,(5):58-58
半年前,我7岁的女儿被饲养人不明的一条狗咬伤腿部,血流不止,当即被送到个体医生汤某处治疗。因彼此系亲戚,汤某虽无防疫接种资质,但出于帮忙当即清洗伤口,施行缝合手术、包扎,并注射第一次“狂犬病疫苗”,还交代过下次注射疫苗的时间。且汤某只收了我的药费。半个月后,我女儿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被确诊为狂犬病,经治疗无效死亡。请问:汤某应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关于对当前二类疫苗流通监管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1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它疫苗批发企  相似文献   

7.
1995年6月,被告人张某为了多赚钱,在江西省某县对助乡沙河、水西等村的养猪农户家,偷偷地给他人饲养的猪注射农药,致使四十多头肥猪相继死去,然后被告人又将毒死的猪以服价收购销售。对张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出现了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张某.将他人的牲猪偷偷汽射农药致其死亡,造减了他人财产损失,其行为构成了故意损坏财物罪。第二种观点认为:张某为达到服价收购牲格的目的,采取偷偷给牧猪注射农药致其非正常死亡,从而使他人误认为瘟猪而廉价卖给他,之后,张某又以高价销售,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案的关键在于如何判定张某的每一个行为的性质,才能正确对张某定罪量刑。先应分清张某毒猪的行为是投毒行为还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本案中张某有针对性地将他人生猪注射农药致其死亡的行为,并不存在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可见张某逐个毒猪行为并不构成投毒罪,而仅是毁坏他人财产的方法,张某毒死他人生猪数头,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张某收购、销售有毒生猪的行为是独立的犯罪行为,不是毒猪行为的延续。当猪发生死亡肘,张某的毒猪这一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已实施完毕。其收购、销售有毒生猪的行…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对屠户张某应适用数罪并罚。一、张某的行为中存在两个不同的犯罪故意。首先,屠户张某为达到低价收购生猪的目的,采取了偷偷给他人生猪注射农药的手段,使生猪非正常死亡,为其低价收购制造了条件,主观上具备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的直接故意,其次,为获取高额利润,张某低价收购被其毒死的猪后,又高价售出,具备诈骗他人钱物的故意。二、张某的行为客观上触犯了两个不同的罪名。张某实施犯罪的一系列行为,形式上看先后互相联系,如同一个行为,实质上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行为,在行为的第一阶段,张某采取的措施是给他人生猪注…  相似文献   

10.
程亦斌 《法医学杂志》2008,24(3):208-209
1案例 1.1案情资料 张某,女性,53岁死亡。2006年2月18日,张某因患脑肿瘤到某大学附属医院治疗,于2月24日行手术治疗,3月18日张某死亡。张某的家属及代理人认为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为正确审理此案.某区人民法院委托对某大学附属医院在张某的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如有过失,与张某的死亡有无因果关系及其参与程度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1.
根据第8期“请您当律师”栏目中刊登的《屠户导演的悲剧》一文中的案情分析,我认为屠户张某实施的行为,是两种犯罪行为,应该分开进行分析。首先看张某用农药注射的方法,致使他人生猪死亡的行为。从案情看,张某实施这一行为是有预谋的,是出于故意实施的行为。有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投毒罪,但我认为张某的行为并不完全符合投毒罪的法律要件。投毒罪的行为对象应该是不特定的主体,并有对公共利益产生危害的危险,而本案中,虽然造成了四十多头生猪的死亡,但并非一次死亡,而是几次行为的后果,而每一次行为的对象都是确定的。从行…  相似文献   

12.
程亦斌 《法医学杂志》2008,24(4):301-302
1案例 1.1案情资料 张某,男性,51岁,死亡。2004年11月10日,张某因“突发意识不清3h”被送至某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院以“自发性脑出血及脑动脉瘤”收入院。住院期间张某两次接受手术治疗。于11月16日死亡。死者家属认为医院在对张某施行的手术治疗中存在过错。  相似文献   

13.
接种国家免费供应的疫苗“糖丸”(即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不料却遭遇了在国内发生几率为100万分之一到500万分之一的疫苗病毒发作,诱发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病例,  相似文献   

14.
程亦斌 《法医学杂志》2008,24(2):145-147
1.1案情简介 张某,男性,13岁。1995年8月1日,张某不慎被电击致伤昏迷.送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过程中曾误输酒精,现张某成为植物人。某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对该事故出具了鉴定书,结论为:本病例不构成医疗事故。张某家属对此结论不服并诉至法院。为正确审理此案,某区人民法院特委托本所对张某目前的去皮层状态与电击伤和误输医用酒精之间各自的因果关系.及两者中哪一个是直接或主要原因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5.
张勇  王静 《公民与法治》2011,(13):41-42
【案件回放】案例1:去年12月30日晚,张某与公司同事聚会。因同事马某、刘某没有车,酒后的张某好心送二人回单位宿舍。行车途中,张某的车在道路中心隔离带相撞翻车。张某从车里爬出后积极救人,并打电话报警,在现场等待。  相似文献   

16.
1案例 1.1案情 某日15:00,在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张某与其儿子在事故中受伤。甲医院救护车接报后于16:22到达车祸现场,出诊医生检查后判定张某已经死亡.将其尸体送往该市殡仪馆停放。张某家属赶到殡仪馆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使用的乙脑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在儿童接种后产生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经国家多年使用证明,绝大多数接种对象基础免疫后没有反应,儿童接种乙脑疫苗过敏死亡少见报道笔者遇见一例儿童接种乙脑疫苗30分钟发生死亡,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邓某某,男,汉族,3岁,2001年4月27日中午12时接种乙脑疫苗,约30分钟左右,自述口渴,遂后突然出现昏迷,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要求尸检,查明死亡原因。死亡20小时后进行尸体解剖检验,身高89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斑分布于背、腰部未受压处,口唇、甲床呈轻度紫绀样,全身未发现皮疹。打开颅腔见脑回加宽,脑沟变…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致医疗纠纷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案情简介 张某,女性,38岁。2001年2月26日,张某因“右甲状腺瘤伴甲亢”入住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院方于3月1日予行“右甲状腺全切除+左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月5日,张某自觉手足麻木、抽搐,虽经治疗不能恢复正常。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经治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擅自扩大手术范围、并在手术中操作不当将其甲状旁腺切除或损伤,要求获得民事赔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四川发生新一例新生儿疑似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病例,原本疑团重重的“问题疫苗”事件愈发令人感到不安。疫苗还能不能打?自费选择靠谱吗?众说纷纭,谁能给出一个让人踏实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李非 《江淮法治》2007,(9X):34-35
当涂县青年大陈平时喜好上网聊天,两年前,大陈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网名为“诚实的小弟”的网友张某。不久,大陈与张某见了面。此后,张某经常到大陈家闲聊。今年6月16日凌晨,张某又来到大陈家,自称刚从网吧出来,没地方睡觉,打算在大陈家借宿一天。大陈见朋友相求,当即将他留宿家中。当天下午1时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