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伊芙琳娜》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范妮·伯尼的代表作。伯尼在小说中有意将 男主人公奥维尔勋爵边缘化。从小说的叙事和人物塑造这两个层面来看, 女小说家对奥维尔勋爵 的这种边缘化处理别有深意, 反映了伯尼巧妙利用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学创作传统曲折隐讳 地释放女性被压抑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对18世纪英国小说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但200多年来,这部小说的语言研究一直受到冷落。其实,作为欣赏和理解一部小说及其作者才华的手段,文体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是俄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及许多西方社会哲学思潮纷纷涌入俄国 ,从而唤醒了俄罗斯民族的创造潜能 ,出现了俄罗斯民族的“文艺复兴时代”[1] (P5) 。茨维塔耶娃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她早期创作的两部诗集《黄昏纪念册》 (1910年 )、《魔灯》 (1917年 )及1911— 1915年创作的作品中间接地表现了这一时期的哲学、美学背景。在茨维塔耶娃的全部创作中 ,有一个重要的主题———爱情。在她的世界中 ,爱情如同一种自然力 ,是宇宙的第五大元素。在她的创作中爱情不仅是…  相似文献   

4.
长影厂的中年女编剧王浙滨,素以创编人格题材的电影作品而知名,她的作品有20多部获奖,尤以《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叫响,赢得振聋发聩的醒地效应,因之被誉之为"特色编剧"、"传记手"。这两年她编剧与制片双栖,拓宽了从影的路子,更名噪一时。王浙滨以女性的情感丰富和敏锐,随时张网捕捉着适合她情感取向的题材,她说,这样会有一种责任感和动力。新近上映的电影《背起爸爸L学》,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她说这是她非常动感情的一部作品.是中国第一部亲子电影。此片她是编剧又是制片人。1996年3月,她…  相似文献   

5.
19世纪的小说《白鲸》, 在写作手法上显示了许多20世纪元小说的特征, 说明作家在 小说情节、小说作者与小说形式等方面的自我意识。这些思考的目的, 是暴露小说作为人为构建的 虚拟本质, 使读者质疑语言这个媒介, 甚至质疑通过语言传达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6.
瓦西里·格里戈里耶维奇·佩罗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人,在风俗画创作方面成就卓著.通过对佩罗夫风俗画作品《送葬》《城门口的最后一家小酒馆》《家庭女教师来到商人之家》和《投河的女人》的阐释分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可以看出,佩罗夫的画作不仅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女性权利缺失、地位低下等问题,而且在某...  相似文献   

7.
我跟我的家人是分不开的 1960年,继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出版之后,42岁的林海音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城南旧事》。北京城南的一切,在林海音的记忆中如同昨天, 点点滴滴都是珍贵、绚丽的。她酝酿多时写成的《城南旧事》好评如潮,后来改编成电影,得了国际大奖,成为经典性名篇。  相似文献   

8.
我不认为单纯依据某种永恒的定则就能理解17世纪的柬埔寨社会。在很多方面,它和19世纪的情况不同。一方面,19世纪的柬埔寨已经被外国势力所屈服,17世纪的柬埔寨仍然有充分根据说是独立的。另一方面,19世纪柬埔寨被两个强国——暹罗与越南阻断了同外部世界的联系,这两个强国支配着柬埔寨的政局。而17世纪的柬埔寨同很多国家自由贸易。我们从柬埔寨文学经典著作罗摩衍那(Ramayana)的当地版本Reamker以及在吴哥碑铭和其余作品中可以看到17世纪的柬埔寨比19世纪更具有活力。 萨弗罗斯·波(Saveros Pou)将这一衰落部分归因于泰国的影响,但他认为更深刻的原因是他所说的“从17世纪开始的价值观的缓慢衰落过程”。在同时阅读Reamker和19世纪写成的拙劣诗体小说之后, 或者将阿德赫马德·莱克斯雷(Adhemard Leclere)翻译的17世纪法典同19世纪众多国王留下的散乱而呆板的文件相比较之后,我们很容易产生同他一样的印象。尽管他所引述的价值(Values)源自精英阶层,彼(Pou)仍将柬埔寨的衰落看作柬埔寨共同接受的传统价值的一种现代化进程。她将这些价值观念(Values)依次看成同佛教关于宇宙的观点相联系(包含在通称为“Trai Phum台风”或“三个世界”的说教性诗篇里),特别是看成佛教的口头说教,这些说教包含在“法  相似文献   

9.
从建构主义角度看“东盟方式”的结构性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及其结构观 建构主义来源于西方批判社会理论,最早被广泛运用于西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奥勒夫首次将"建构主义"一词引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其后,建构主义的另一里程碑式人物亚历山大·温特于1997年、1999年分别发表了<国际政治中的认同和结构变化:国际关系理论中文化和认同的回归>和<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两部力作,尤其是后者被称为"是20世纪国际关系理论界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标志着建构主义视角被运用于国际关系研究已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0,(2)
一、 中国文学在泰国流传的概貌 曼谷王朝拉玛一世在位期间(公元1782——1809年),曾指令翻译两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即《三国演义》和《西汉通俗演义》(泰文译名为《三国》和《西汉》)。这两部小说的翻译,揭开了中国文学在泰国流传的序幕。 此后,从拉玛二世至六世,据丹隆亲王统计,中国古代通俗小说被译成泰文的共有以下32部(括号内为原书名):  相似文献   

11.
凤翔 《海内与海外》2010,(11):71-72
李惠薪大姐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女作家。她从1953年匕中学时,便在老作家张天翼辅导下,发表了短篇小说《枣》。此后,半个世纪以来,她先后出版了《澜沧江畔》、《热海欢歌》等10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数百篇散文,还翻译出版了《小猪和朋友们》等两部长篇童话。她多次代表北京作家出席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然而,她却是一位业余作家。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者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在她的著作《性别政治》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性别政治的概念。米利特指出两性关系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即男性统治女性。这种权力结构长期以来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克丽丝德蓓》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人柯尔律治的三部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在学术研究方面较少得到关注。《克丽丝德蓓》与作者其他两部代表作最明显的差异在于把历经磨难的主人公设定为一位柔弱少女。本文试图从男性作者视角的天使与魔鬼,男性力量的操纵与拯救和男性心理的公平与偏见等方面,阐释柯尔律治《克丽丝德蓓》中体现出的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13.
阿弗拉·奔以传奇与逼真相结合写成的《奥罗诺可———王子出身的奴隶》,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奥罗诺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高贵的野蛮人”,很好地体现了阿弗拉·奔的现实主义———融合传奇和逼真。该书开头的异国情调给18世纪卢梭的原始主义开了先河。她对印地安人文明、非洲文明及西方文明的比较,以及她对贩奴行为的反感,均给后世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提供了先例。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为生的女性,她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纪念  相似文献   

14.
《爱玛》被认为是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成熟的作品。女主人公爱玛由于对自己的聪 明才智过分自信而妄图干涉他人生活, 但却屡屡犯错并陷入尴尬境地。小说主人公的塑造选取独 特视角, 让读者能够全面和立体地解读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同时也反映出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体 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发表的时间 相隔两百多年,但这两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 作家都对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并描绘了与之相对照的理想社会。他们在 作品中都用了虚构、夸张和讽刺等艺术手法。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的过程 中,既借鉴了《乌托邦》,也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发展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或农村社会反抗的研究在国内外史学界已有较长的时期。自2 0世纪初以来,学者们就农民反抗的问题研究出了不少有分量的成果。据统计,到2 0世纪80年代末,国内有关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研究论文达4 0 0 0余篇、著作30 0余部;国际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著作如:印度学者纳塔拉严的《185 0~190 0年的印度农民起义》(195 3年)、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的《原始反叛者》(195 9年)、法国学者莫斯尼尔《17世纪的农民起义:法国、俄国和中国》(196 7年)、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二十世纪的农民战争》(196 9年)、美国学…  相似文献   

17.
袁一强的小说令我叫好的有一些,如中篇小说《杠夫》《小人不可得罪》,长篇小说《硕鼠》。一部《硕鼠》一年的时间就加印了五次,不能不算是轰动。这部新作《皇城旧事》又一次令我惊喜,觉得比他前些年的那篇《杠夫》又进了一步。两部作品写的全是北京的事,属一个行业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欧茨的《人间乐园》以美国农村社会为背景, 真实再现了美国在20 世纪20 年代至60 年代所经历的经济、社会变革, 以及它们对人们的影响。同时, 欧茨运用 “心理现实主义”成功地塑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对小说中人物给予深切同情的同 时, 揭露并批判了“美国梦”的虚妄、贪婪的本质, 抨击了美国社会的黑暗与堕落, 以 及其价值观对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19.
正巧逢新书发布会我们到达纪州庵时,二楼的多功能厅里恰在举行一场新书发布会,新书的名字叫《我的母亲郭良蕙》,作者是郭良蕙的长子孙启元。郭良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1926年生于开封,早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外语系,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一生著有60多部长篇小说。郭良蕙是颇带有些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故事动人,文笔细腻,对变迁社会中的爱情描写深刻。1962年,  相似文献   

20.
忘记伤害     
流沙 《新青年》2004,(12):26
19世纪美洲大陆是英国人心中的一个神话,那里遍地是黄金,只要一踏上北美大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住在利物浦乡村中的两个猎人决定到北美去淘金。他们搭载货轮,经过一个多月的漂泊,来到了北美大陆,随着淘金的人群走向原始森林的深处。但是他们跋涉了20多天,却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