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勇 《研究生法学》2007,22(1):110-116
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西方国家利用其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实施歧视性的不公平措施,在反倾销的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制度,中国往往成为受害国之一。面对这种局面,通过研究欧美的反倾销制度,从欧美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频频使用替代国制度概况及其原因,欧美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确定的标准,分析替代国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中国对替代国问题的应对措施,这些对我国企业应对外国反倾销诉讼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促进与国外的沟通与合作;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出口结构,建立灵活的经营策略,积极应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必须尽快扭转反倾销案应诉不力的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出口商品在欧美等国被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案件急剧增多。其涉及的商品种类之广、国家之多,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之高,在我国乃至世界外贸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1993年4月,墨西哥工商部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宣布对我国10大类4000多种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征收最高税率高达1105%的临时反倾销税,这一案件已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案。1995年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立案,对涉及三个税则号的中国出口鞋类提起反倾销诉讼。涉诉的中国出口企业近2000家,出口金额近5亿美元。43家企业被迫应诉,该案已成为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我国面临着来自外国产品倾销的严重态势。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WTO《反倾销协议》,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实行贸易救济的手段之一,被认为是国际反倾销法的一次重大革命,虽然它主要是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立法为蓝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根据WTO《反倾销协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称《反倾销条例》)。但中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同欧美的反倾销制度相比,在设计上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本文将从"替代国价格""司法审查","反倾销规避"等方面对中国反倾销立法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国外对华反倾销也越来越多。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反倾销措施的重要攻击目标。过去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仅限于美、欧等少数国家,现在日本、韩国这样的出口大国以及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巴西、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对我国出口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中国日益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反倾销的首要攻击目标。对华反倾销呈现出范围大、涉及面广的特征。截止2001年9月,我国已受到欧美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超过500亿美元,产品从最初的3种扩大到4000多…  相似文献   

5.
蔡奕 《律师世界》2000,(1):26-29
当前西方国家由于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一浪高过一浪,已经构成了对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的严重掣肘。在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代理中国企业应诉的律师除具备勇于应诉,据理力争的胆识之外,还应对反倾销法制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应诉技巧,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和国家的权益。一、应诉之前,应对国际反倾销制度的最新发展进行深入地研究。倾销(dumping)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国外市场出售的价格,低于其在国内市场或第三国市场出售的价格。现代意义上的反倾销制度,肇源于1948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6.
论建立与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我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 ,针对反倾销主管机构所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或采取的反倾销措施 ,利害关系方不服所提起的反倾销诉讼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全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就我国反倾销诉讼的依据、诉讼主体、受案范围以及管辖法院等几个方面提出看法。建立与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 ,对于遵循国际惯例、遵守即将对我国生效的WTO相关协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企业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倾销调查,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绝大部分诉讼都以失败告终,使得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瑕疵的原因,阐述了其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诉讼的对策,对我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扩大出口、促进公平贸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欧美反规避措施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反规避是反倾销法律针对出口商在其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后,采取某种措施规避被征收反倾销税而做出的规定。最早对规避反倾销税的行为做出反规避立法的是欧盟、美国。欧美反规避措施立法背景,都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韩国对欧美出口产品构成倾销,被欧美发起反倾销调查,并确定征收反倾销税后,日、韩则通过向欧美出口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制成品的零部件,由日、韩在欧美的子公司或设立的新公司组装或加工成制成品,在欧美销售。因为零部件不属于制成品的相似产品.也不属于同一海关税号,无法限制这类零部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西方国家利用其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实施歧视性的不公平措施,在反倾销的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制度,中国往往成为受害国之一。面对这种局面,通过研究欧美的反倾销制度,从欧美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频频使用替代国制度概况及其原因,欧美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确定的标准,分析替代国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中国对替代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反倾销法律和政策指向的中心主要是中国。与此同时,他们也把中国作为倾销对象,大肆倾销一些中国还暂时缺乏竞争力的产品,试图挤垮中国相关工业以形成垄断。本文通过中国反倾销立法和实践的分析,借鉴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关反倾销立法的实践,提出完善中国反倾销立法的几点建议。 一、西方国家对我国产品倾销的特点 1.倾销幅度大。企业倾销的目的是形成垄断,占领中国相关市场。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惜以极低的成本甚至亏本向我国倾销产品,目标主要是我国一些目前尚缺…  相似文献   

11.
《北方法学》2022,(4):148-160
航空产品责任诉讼是航空事故受害人在欧美国家主张和维护其权益的一种惯常诉类。为协调和平衡制造商与受害人之间的权益,促进航空产业发展,两大地区在近80年的产品责任诉讼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系列免责抗辩事由,如美国联邦法与州法优先适用抗辩、18年除斥期间失权时效抗辩、政府缔约人强制标准抗辩;欧盟产品责任指令中的当时科学技术抗辩等。这些抗辩事由反映出欧美保护航空制造业和放松监管的趋向。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飞机即将进入国内外市场,为防范产品责任诉讼泛滥和保护刚刚起步的航空产业,中国可合理参鉴欧美航空产品责任免责立法和抗辩实践的新发展,制定单行的“航空航天产业促进法”,规定符合通用航空和商业航空制造业发展实情和规律的除斥期间,限定政府缔约人抗辩的适用范围,同时以不方便法院原则灵活调控航空产品责任诉讼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欧盟新修正反倾销法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倾销、反倾销规避以及反倾销案的诉讼均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展开激烈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深入研究这方面的法学理论和法律问题,了解国外反倾销的立法信息和反倾销的措施,分析其特点和实质,对于确立我国的反倾销政策,制定反倾销法,保护国内生产,进一步拓展我国的外贸事业,抵制非法的反倾销制裁,均有重要意义。本期“国外法学信息”栏发表的三篇文章分别介绍了美国、欧共体反倾销立法的情况,以及反倾销规避和欧美的反规避立法,剖析了国际反倾销规则中申诉方与应诉方权利义务不平衡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其中殴美等发达国家占对华反倾销的一半。反倾销诉讼的核心理由主要指责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指控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发展国际贸易、进而和平崛起的巨大障碍。本文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反倾销中的法律依据问题简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欧盟反倾销法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我国与外国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不断加强,我国产品出口国外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6月欧盟对我国进行第一次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1998年底,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达327起,涉案额最高的达到4.5亿美元,①成为全球受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而我国自1997年3月25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来,先后只对外国产品进行了5次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投诉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采用的抵制外来不公平竞争的手段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各国贸易政策和贸易救济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我国提出反倾销投诉的国家越来越多,我国目前正面临发达国家的挑战。因此,我国必须通过建立应诉机制、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  相似文献   

16.
宋华安 《法人》2009,(5):58-58
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依然不明朗,在跨境贸易中,反倾销交锋显得越来越烈,企业的出口风险或将增加。《法人》记者日前从接近商务部的人士获悉,今年1月至4月,国外企业已累计提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90多起,中国提起的对外国企业的反倾销案达48起,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相比而言,中国仍是遭受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国外反倾销与我国对策探讨述要辛欣一、严峻的势态80年代以来,反倾销措施已被欧美等国广为运用。在关贸总协定主张自由贸易的大环境下,反倾销措施已被列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维护本国工业的四大进口限制措施之首。反倾销措施具有名为反对不公平竞争,实则形成非关税贸...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法中的最佳可获信息规则(BIA)既是反倾销国家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工具,也成为其打击出口方的武器。因此,WTO立法对BIA做出了指导性和原则性规定,欧美的BIA规则也十分详细。中国的BIA规则已有相关立法和实践基础,但仍面临被欧美等国利用BIA规则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局面,中国企业往往不战而败,其应时策略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诉讼,又称司法审查。按照国际惯例和WTO关于司法审查的规定。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反倾销纠纷由国内司法部门审查,但这种纠纷一旦发展成为成员国之间的纠纷。则由WT0争端解决机构审查。不论是国内司法审查还是WTO争端解决机构审查。都需要建立健全我国反倾销案件的诉讼体制,也即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在对美反倾销诉讼中举步维艰。援用美国法律来解决中美纠纷,其结局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国际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出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反败为胜的契机。熟悉和利用该机制。成为我国在中、美反倾销诉讼中取胜的一个关键。本文以中国加入WTO 为假设前提。试述如何运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中美反倾销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