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美国空军的计划,F-22战斗机群将在2005年12月形成初始战呈斗力,届时,美国战术空军将正式进入第四代战斗机时代。外界对这种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的报道早已汗牛充栋,但是对于其先进的技术在飞行乃至实战中的意义,却大多语焉不详。为此,本刊特邀著名航空作家方方先生撰写此文,为读者揭开数据迷雾后F-22的真实性能。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5日,F-35“闪电”Ⅱ(AA-1号)战斗机首飞成功,从而揭开了F-35为期6年近1.2万小时飞行试验的序幕。当年12月-2007年2月间,华盛顿方面陆续和该项目的8个参与国签署了下一阶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F-111战斗轰炸机的国家,在对这些战机进行改造后,它们将服役至2020年,到那时F-111将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AAF)服务47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它的研制国家--美国则早在1996年7月就将服役仅22年的F-111轰炸型号退出了现役,1998年电子战型EF-111A也退出现役。F-111具有核攻击能力,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攻击性武器系统只有美国及其最为重要的盟国才能装备。但是在英国皇家空军取消订单之后,F-111被出口到了一个英联邦  相似文献   

4.
除了购买Block 50/52与Block 60等新款F-16机型的希腊、以色列与阿联酋等国外,其余F-16用户为使现有机队能服役至2015-2020年,以待新一代的F-35服役,也陆续展开了多项改进升级计划,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欧洲、中东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主要F-16升级项目,作者在文中对台军F-16改进和作战使用的分析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前言F-35的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具有雷达告警、信号收集和分析,被动式辐射定位和电子对抗能力,该综合电子战系统与战斗机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传感器系统高度融合。其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最有效地向飞行员提供战场态势,从而使F-35远离危险。  相似文献   

6.
除了F/A-22、B-2和F-35外,FB-22项目无疑将会给许多国家的防空力量带来新的压力,可以认为FB-22是“猛禽”家族的新成员,但它在美国未来全隐形空中力量中所扮演的角色却与F/A- 22完全不同,美国空军对其的定义是全新的——“区域轰炸机”。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12架F-22战斗机被调往日本嘉手纳空军基地,在这一事件的政治动机被大肆炒作的同时,“猛禽”的战斗力是否真的如媒体宣扬的那般强悍?本文将结合其在2006年“北方利刃”和2007年“红旗”演习中的表现,为世人揭开“猛禽”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7日,美国等9个国家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F-35战斗机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首次公开亮相,并被正式命名为“闪电Ⅱ”,以纪念两种同名历史名机。在F-35的命名典礼上,与会的嘉宾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戈登·英格兰、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参议员凯·拜利·哈  相似文献   

9.
与F-22相比,F-35毫无疑问缺乏性能上的突破,但其绝对不是一型平庸的战斗机,在还没有完成研制的情况下F-35就已经占领了未来世界战斗机市场,其低成本、通用和国际合作思想与F-22的“4S“四代机标准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全面回顾了JSF项目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波音的失败并非由于许多人认为的设计思想过于超前,整个竞标过程中洛-马项目管理的有条不紊才是其最终取胜的关键。可以说F-35不管是从工程技术还是商业与管理角度都已超出了一个传统武器平台的范畴,结合本刊2005年介绍F-22(第5期《王者之翼》)和YF- 23(第11、12期《败者为王》)的文章,美国21世纪空中力量建设整体脉络已然清晰。  相似文献   

10.
“猛禽”确立第四代战机标准,但也许只适合美国…美国空军于2005年12月宣布,驻扎在弗吉尼亚州蓝岭空军基地的第27战斗机中队的16架F-22“猛禽”战斗机“初步形成实战能力”,这标志着F-22正式投入现役。在未来的  相似文献   

11.
面对五角大楼2008年前将全部52架F-117战机退役的要求,美国空军内部发出了反对的声音。本文作者科林·艾尔顿少校认为由于F-22A的服役速度过于迟缓,其武器系统(亦由B-2“幽灵”隐身轰炸机采用)作战能力不足,至少未来十年,F-117无可取代。五角大楼高层着眼更多的是预算、经费以及军队结构和未来发展方向,而以艾尔顿少校为代表的美国空军中层指挥官则本着一切以实战为出发点的原则。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分歧在所难免。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作者毕业于美国空军学院,先后驾驶过28种机型,累计飞行时间超过2500小时。作为曾经驾驶F-117参加海湾战争的美国空军一线部队指挥官,艾尔顿的意见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12.
①长沈飞行后抵达日本.手纳空军井地的典.F一刀A战斗机飞行员. O抵达的第2批第2分队的F一22A,可以润晰地.见机.下突出物。曲在翻手纳安全,陆的第,批F一22A的2号机.本来典军计划12架飞机一起抵达,但因为器材运辅、导航问.薄,实际分2批出发.甘批2架.02,日,.后抵达的2架F一22A.本来他们应该与策2批一起抵达的.且是因为其中,架出了故障,所以2机.在峨克岛,时停日.。绍2分队抵达的F一刀A排列在原先F一15的掩体前,飞行员正在交流.。加日早月,书手纳基地内正准备首飞训练的F一22A.猛禽进驻日本与F-15、F-16模拟空战取得144:0的压…  相似文献   

13.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F-111战斗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集变后掠翼、地形跟踪及全天候对地攻击等先进技术于一身的作战飞机,在世界军用飞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人们对F-111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1986年对利比亚的成功轰炸。但F-111开发期间和服役之初所饱受的技术问题的困绕却鲜为人知。本文通过F-111研制过程和在越战期间的作战,回顾了一代名机早年所走过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14.
现在人们提到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战斗机,首先都会想到F-86“佩刀”,很少有人会留意到诺斯罗普的F-89。但实际上,在当时的美国空军中,F-89是阻止苏联对美国核袭击的主力机型,重要性决不亚于F-86。  相似文献   

15.
"F-35的飞行包线拓展与过去的飞机似乎没什么差别,这让人感觉F-35仍然是在用传统方法试飞。其实不然,现在战机的试飞重点已经不是拓展飞行包线,而是测试机载设备性能,上面的比较忽视了F-35与老式战斗机之间在作战能力上的巨大鸿沟。"——乔·比斯利2006年12月15日,首架F- 35"闪电-Ⅱ"(F-35A空军长规起降型,编号AA—1)在德克萨斯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沃兹堡工厂首飞成功,完成这次首飞的是F-35首席试飞员乔·比斯利(Jon Beesley)。在随后的几个月中,比斯利与他的AA-1号将继续拓展飞行包线,并评估F-35复  相似文献   

16.
生不逢时——虎鲨发展历程在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改善之前,美国国防部曾经考虑为台湾空军提供一种F-5E 的先进改型,使之可以发射麻雀中距导弹,增强台湾的防空能力。诺斯罗普为此进行了相关的开发工作。虽然这一计划最终没有实现,但诺斯罗普的研究成果却保留下来,成为后来虎鲨的基础。对于诺斯罗普来说,虎-Ⅱ的成功销售实在是一支强力兴奋剂,使得公司高层对未来国际战斗机市场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虽然当时第三代战斗机的经典之作F- 16已经问世,但诺斯罗普认为,可以通过对F-5E/F 进一步改进(这样可以省下巨额开发费用,降低成本),推出一种性能可以媲美世界一流战机,而价格要低廉得多的轻型战斗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诺斯罗普研究这个方案时,美国法律仍然  相似文献   

17.
◎穷国之鹰诺斯罗普F-5系列战斗机是美国比较成功的出口飞机之一,事实上可以算是纯外销飞机。该机的突出特点是造价低廉(诺斯罗普最初报价是订货不少于650架的情况下,售价45万美元,后来的实际价格是75.6万美元),容易维护,全寿命使用费用低。该机重视飞机操纵品质和性能的均衡,而不突出单项性能。这种设计思想实际上和今天的潮流颇为接近,但在50、60年代,F-5不过是个性能逊色于同时代对手的丑小鸭罢了。当然,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技术条件和造价等诸多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16日,波音公司在位于圣路易斯的军机生产厂举行了隆重仪式,公开展示了为韩国空军制造的首架攻击鹰战斗机。随着大幕的徐徐拉开,F-15K多用途战斗机闪亮登场,在现场灯光的映衬下格外勇猛威武。面对本国首架F-15K多用途战斗机,韩国空军参谋总长李汉镐将军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他在现场向来宾表示,这种世界上最优秀的多用途战斗机加入到韩国空军,无疑将极大地增强韩国空军战斗力,而且F-15K战斗机将增强韩国空军和美国空军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相信这种新型战斗机将在维持韩国和美国之间稳固军事合作方面做出很大贡献。承载着韩国空军的未来希望,F-15K战斗机从第三代战斗机的衍生发展中脱颖而出,开始在韩国空军远程攻击力量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16日,美国空军举行记者发布会,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在会上公布了美空军下一步装备采购计划的优先顺序,空军的新一代加油机KC-X位居第一,处于第二位的是新作战救援直升机CSAR-X,空间预警与通信卫星位列第三,名声显赫的F-35列居第四,而之前传闻已久的美军下一代远程攻击轰炸机居第五。根据美空军官方的观点,由于F-22的项目资金和采购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5日,美军在阿拉斯加举行“北方利刃2006”联合军事演习。新近装备美国空军的F-22A“猛禽”战斗机出现在演习部队序列中。图为弗吉尼亚兰利空军基地第27战斗机中队的F-22A战斗机在演习中接受空中加油,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