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完全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本质上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始终贯穿着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利益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性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甘肃省委党校联合举办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党校、高校的40余位学者专家聚集一堂 ,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西部大开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问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 ,是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方针。什么是“先进文化” ,成为与会同志首先着重讨论的问题。有的同志指出 ,先…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扩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刚 《理论前沿》2003,(11):16-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表述,扩大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实践上包括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在理论上涵盖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围绕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对“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这一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途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____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____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12个基本观点;____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9条。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  相似文献   

6.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中明确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庄严地宣告: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课题组召开系列内部小型专题研讨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经国家社科规划办批准正式立项以来,在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党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龚育之教授及科社教研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整套理论,这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武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经济方面说主要有:(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中国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极富特色的一颗明珠。江泽民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必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思想是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拓创新的认识成果和经验总结,其理论创新意义在于:这一思想不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而且标志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建设领域的新突破、新进展,突出表现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态度观和社会主义实践观,构成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三观”。这密不可分而又各有侧重的三大观念,解决了“怎样选择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三大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为开端,以“八大”为轴心,中国共产党人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诸多理论。虽然没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进行系统的论述,但探索中提出的理论被日后中共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是正确的,并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5.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全国第八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前不久在湖南省湘潭市和大庸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专业分会和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等26个单位联合举办。与会的100多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围绕“毛泽东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问题。与会的同志认为,纪念毛泽东最好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其中尤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最新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有责任带头把它们学好和用好。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起点的界定,是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完全一致的、一以贯之的,即都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邓小平理论开始来立论,而从来也没有把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从1956年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包括在内。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回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无论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有别于毛泽东从1956年开始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逻辑起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拟对作为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执政理念之一的“不折腾”进行探究.梳理其内涵,从历史依据和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证“不折腾”的必要性,展示其内容、形式、特点及实质,挖掘其根源,进而从执政党建设以及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角度揭示其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由于立场、旨趣、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国外学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讨论还稍显薄弱、分散和零乱。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与评价方面见仁见智不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问题上,国外学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否定性的态度。在这种共识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即共产主义不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难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输送理想信念;“发展”不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手段而成为了最终目的。认真剖析以上种种误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经过14年多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已经初步显示出来了。 第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出现各种失误,归根结蒂,是由于脱离了我国社会的实际。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废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的错误方针,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