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今日浙江》2001,(5):23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发[2000]25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和派驻乡镇的站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为认真贯彻《通知》精神,在全省进一步深化乡镇  相似文献   

2.
《人事管理》2001,(1):20-20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在全国乡镇机关和派驻乡镇的站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3.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   2 0 0 1年 12月中办、国办发出的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后 ,乡镇政务公开普遍推行开来。从各地乡镇的实践来看 ,普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为首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 ,成立了以人大主席或党委、纪委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政务公开监督小组 ,确定了具体承办单位和人员 ;在方便群众阅览的地方 ,建立固定的政务公开栏 ;政务公开的内容注重突出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 ;制定实施办法和加强检查督促 ,讲求政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在强化对乡镇政务公开的监督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政务公开取得的…  相似文献   

4.
乡镇是政权建设的根基,也是民主建设的根基。实行乡镇政务公开,实际上是还知情权于人民。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我们在全县243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又在9个镇全面推行乡镇政务公开,从根本上规范了乡镇政务、村务工作,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基本做到了让群众明白、满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2000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纪委第四、五次全会和全市"深化村务公开、推行政务公开现场会议"精神,按照《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渝委办发[2001]9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县级以上行政机关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通知》(渝办发[2001]47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  相似文献   

6.
眉山市委、市政府从反腐败抓源头的高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市六区县和市级各部门政务公开面达到100%,全市217个乡镇全面推行了乡镇政务公开,2342个村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全市上下形成了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2001年,眉山市被中纪委列为全国8个政务公开联系市之一,彭山县被列为全省政务公开试点县。一、主要做法(一)明确公开主体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全市一项基本工作制度确定下来,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党委各部委办局、人大机关、政府各部门、政协机关、审判机关、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2008,(3):284-286
一、业务需求背景 近年来,邯郸市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依法实施、全面真实、注重实效、便于监督、高效快捷为原则,把规范行政权力、推进公开透明作为深化政务公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载体,作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为思想革命、理念提升、体制创新、机制完善、作风转变、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逐步深化建设邯郸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项目(简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金华市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更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同志的充分肯定。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在全省政务机关推行金华市的做法,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让权力的运行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还权于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政务公开的决定》精神,为了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做好人事编制工作,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加强机关廉政勤政建设,省人事厅党组决定,在省直和中央在长单位聘请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2008,(4):284-286
一、业务需求背景   近年来,邯郸市认真落实中办、国办&lt;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gt;&lt;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gt;等文件精神,以依法实施、全面真实、注重实效、便于监督、高效快捷为原则,把规范行政权力、推进公开透明作为深化政务公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载体,作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为思想革命、理念提升、体制创新、机制完善、作风转变、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逐步深化建设邯郸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项目(简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永州市芝山区人事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一年多来,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比较规范、措施比较得力、效果比较明显的政务公开制度。   一、在政务公开的内容上,把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及容易发生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实行一步到位。他们从人事工  相似文献   

12.
政务公开是国家行政机关通过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有关事项及其办理情况的民主监督制度。是在新形势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 ,我市行政机关积极响应国务院、省政府号召 ,在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开展“公开办事制度 ,公开办事结果 ,接受群众监督”的活动 ,普遍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一、我市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我市县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领导重视 ,认识提高。各县 (市、区 )政府 ,市政府各部门 ,市直有关单位都能以对党对…  相似文献   

13.
县级政权机关在我国政权组织体系中地位重要,推行县级政务公开制度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湖南省推行县级政务公开制度的做法及其经验,以期对相关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济政办发[2014]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当前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当前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当前,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我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中心工作,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以监督行政权力、服务人民群众为主线,统筹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6,(6):49-50
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所抓的一件大事。这项工作2005年先在麻城、京山等14个县(市)试点,2006年开始在全省全面推行。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互联网络,将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办事的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建议、网上举报和投诉。  相似文献   

16.
沈惠文 《今日浙江》2002,(20):27-29
浙江省农村乡镇政务、村级财务公开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在总结金华市推行以“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公开做法基础上,逐步延伸发展的。1998年,中央召开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后,我省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在全  相似文献   

17.
各市委宣传部,省直各主要新闻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拓宽政务公开的渠道,省政府办公厅决定,自2005年9月起,《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在全省17个市和部分县徽风书报亭设立100多处免费查阅点,供广大群众自由查阅。做好设立政府公报免费查阅点的宣传报道工作,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有关政策、法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宣传报道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政务公开作为一项民主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推进和加强,其本质是使公共权力运作透明化,将知情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本文从防治腐败的视角来分析实行政务公开的意义,并从目前我国政务公开制度发展的现状来分析如何推进政务公开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19.
乡镇政务公开制度实施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忠桓 《湖湘论坛》2002,15(5):44-45
政务公开制度在全国乡镇已实施了一年多,其状况和效果如何?笔者就此到一些地区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乡镇有力地贯彻了中办、国办关于实施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一、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1.政务公开的观念滞后。对政务公开的必要性、作用、意义认识不到位。乡镇干部对农民对乡镇政务公开的迫切要求的回应性不对称。一些乡镇干部认识不到乡镇政务公开对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抑制权力寻租及腐败现象,对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干群关系、治理农村经济环境、提…  相似文献   

20.
邵阳市人事部门通过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切实加强廉政勤政建设,3月8日,省政府政务公开检查组在该局察看情况后,对他们的这一工作作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