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南斯拉夫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对外经济开放,但真正得到有效的全面的贯彻,那是在1965年经济改革后。南斯拉夫在对外经济开放中,一开始就强调全面开放,即既向西方开放,也向东方开放。无论对西方或对东方开放都遵循南共一贯坚持的不结盟政策。也就是说,它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集团或区  相似文献   

2.
近来持续十年的南斯拉夫经济和政治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国和欧共体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行动,试图阻止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促使南斯拉夫经济改革的继续进行,避免使南斯拉夫危机的进一步国际化,因为南斯拉夫正在成为欧洲局势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南斯拉夫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已开始从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工农业国家向发达国家靠近。  相似文献   

4.
南斯拉夫的经济稳定问题已为国内外许多人士所关注。我国近年来改革出现的新情况,促使我们对南斯拉夫的经济稳定问题再研究。一、南斯拉夫经济不稳定的主要特征南改革体制,搞活了经济。随之,其波及效应不断显现出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观了高通货膨胀。自六十年代初实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以来,南经济长期处于不稳定状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学术界对南斯拉夫经济体制改革的介绍和研究,不足十年时间。对南斯拉夫经济体制总的评价,大多数人是认为不可取的。原因在于总体改革思路的错误,以自治社会体制为原则的改革方向,放弃了国家所有制,不符合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水平,因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方向,不具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互会成员国和南斯拉夫间的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在1956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代表们首次出席第七次经互会会议时奠定的。1957年建立了第一个波兰和南斯拉夫政府间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而在最近几年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也成立了类似的委员会。政府间的这些委员会在许多方面过去促进,现在还在促进南斯拉夫和社会主义大家庭各国经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的卡德尔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博科·布萨尔认为,构成南斯拉夫目前局势有经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许多互相交叉的原因。然而,在许多不同领域中,基本的问题是平等问题,也就是不受约束的合法权利。当然,各民族的平等问题很难脱离经济和人权问题。南斯拉夫联邦长期来一直谋求保证各民族的平等。有了1974年宪法之后,主权的拥有者是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8.
在南斯拉夫,八小时以外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很多。从事第二职业的人都是自愿自觉的。道理很简单:这是增加收入的一个机会。从另一角度来讲,它为愿意用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的人开辟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有时候,人们谈到南斯拉夫时,喜欢用“国穷民富”来概括。从南斯拉夫的整个经济状况来看,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较高,外债较多。但是从南斯拉夫人的一般生活来观察,大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四十年代末南斯拉夫和苏联发生过严重冲突。五十年代中期南苏关系恢复和改善后,南斯拉夫坚持不返回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如既往地捍卫独立自主原则和对世界事务的公正立场。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1968年苏联军事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及阿富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南斯拉夫毫不留情地批评苏联的错误政策。然而,饶有趣味的是,除苏南冲突时期外,南斯拉夫和苏联积极发展了并且正在发展正常的、甚至称得上良好的经济关系。自1974年到今年,苏联一直是南斯拉夫对外贸易的第一号伙伴。这是值得我  相似文献   

10.
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第一个同苏联模式决裂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把“工人自治”的设想付诸实践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在世界上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然而,经过40多年的实验,南斯拉夫最终放弃了所谓的“工人自治”模式。事实表明,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任何用其它经济制度来取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试图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1.
南斯拉夫自治经济中,包含着市场和计划两个因素。它们共同对自治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即既要尊重市场的客观规律、利用市场规律的作用,又要规定市场起作用的范围,限制市场的消极因素。也就是说自治经济中不仅不排除必要的计划,而且自治社会计划还是南斯拉夫经济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和机制。他们用自治社会计划机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行自觉、有意识地指导和调节。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铁托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南共联盟)领导人五十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南斯拉夫的国内生活和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决定意义的事件。完全有理由来谈谈铁托所具有的多方面的、创造性的性格。在为争取自由、独立和不结盟的南斯拉夫;在争取世界和平与进步、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霸权、威胁和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所进行的斗争中,铁托的性格有说服力地表明他的革命坚轫性和有政治家风度的革命远见。在处理对外政策上,铁托也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决定。这些决定使他本人和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威望。这种威望和影响是在铁托领导下,我国进了一系列斗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直到七十年代,南斯拉夫被认为是危机四伏的共产主义集团中的一个例外。对这一情况的解释有几点理由,一是1948年铁托和斯大林之间的分裂,它显示出在拥护社会主义和列宁的同时,不受莫斯科的控制是可能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破坏了东方集团的团结。第二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使铁托的南斯拉夫享有声望,即不结盟运动及南斯拉夫在其中的倡导作用。第三个理由是,南斯拉夫象征着苏联模式的国家社会主义和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它是通过经济自主和分权管理来实现的。这一点特别受到西方左翼的青睐,同样也受到东方许多共产主义改革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稳定经济的措施几乎影响到南斯拉夫每一个家庭。节约,或者说合理的花钱已成为南斯拉夫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面是贝尔格莱德一家日报《政治快报》上刊载的一篇文章,题为《过更加节约的生活》。作者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情况反映了这个问题。面对生活费用的上升,面对食品、咖啡、  相似文献   

15.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下面简称南共联盟或共盟)是南斯拉夫自治社会起领导作用的政治组织。南共联盟中央对全国进行政治思想领导,就国家所有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确定原则性的立场、方针和政策,指明一个时期的基本任务,对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施加决定性的影响,但不直接干预经济部门、联合劳动基层组织的经济关系和内部事务。南共联盟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历经多年的变化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的工作制度和方法。最初,南斯拉夫在国家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制,  相似文献   

16.
一百多年前,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曾经预言过,二十世纪将是民族的世纪。不幸的是,历史被这位伟人言中了,前南斯拉夫便是佐证之一。从1981年以来,南斯拉夫接连出现民族冲突,致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昔日和平的南斯拉夫已成了今日各民族自相残杀的战场,成为世界公众注目的热点之一。为什么南斯拉夫在短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民族危机呢?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相互关系中已积累的种种问题(为萨格拉布大主教、红衣主教斯台彼纳克案件以及南斯拉夫方面指出的,因梵蒂冈对南斯拉夫内部事务的干涉),1952年12月5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与罗马教廷断绝外交关系,中断延续了14年。1966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油气资源依附型经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1999年后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是内需而非投资主导的,但俄仍然是出口矿产资源、进口机器等工业制成品和食品的单一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受出口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变化的影响较大。无论从名义GDP还是从实际GDP来看,油气产业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很大。俄罗斯制造业的竞争力依然很低。因此,俄罗斯经济是一种油气资源依附型经济。俄罗斯政府对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价格实施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荷兰病"的进一步发展。来自油气产业的税收大幅增加使俄财政收入由赤字转为盈余。俄政府为此设立了稳定基金,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偿还了外债。从2008年起,俄在引入油气收支或油气外收支等概念基础上开始实施新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稳定基金因此转化为储备基金和下一代基金。俄经济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如何减轻"荷兰病"的影响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南斯拉夫的自治过程由经济到政治,由工人自治到社会自治大致经历了25年(194~1974年),三个重要阶段。74年时基本定形,74年以后仍在不断完善。完善自治的过程在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以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1948年6月南被开除出情报局,苏南公开分裂。与苏彻底决裂后南要创立新的意识形态。首先要从理论上解释苏为什么采取霸权主义政策。南由外及内,认为苏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官僚变形”,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从经济上解释,即国家对经济的极大集中。对南来说,避免走苏联的道路,必须减少国家的权力,走自治道路。其次,由于与苏决裂,南面临严重经济  相似文献   

20.
南斯拉夫在战后四十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实行自治制度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以相当快的速度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具有中等发达程度”的工业国。南经济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无可置疑。但是,八十年代上半期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也是事实。诚然,经济困难是各种问题长期积累所致,而它在最近五年日趋尖锐和表面化,致使整个经济形势变得相当严竣。尽管从1984年开始,经济已出现好转的迹象,但从最近五年整个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发展速度之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高,外债负担之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之快都是五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1981~1985年同1976~1980年相比,社会总产值的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