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二语语言知识对写作技能的影响分别体现为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及语篇知识对写作的影响.词汇知识对写作质量的影响主要源于词汇知识的“量”与词汇知识的“质”两个方面,语法知识对写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语法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对写作技能的预示作用,语篇知识对写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衔接手段的运用及语义连贯的实现两个方面.就此问题的讨论对提高二语写作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的思维从本质上说是隐喻的,隐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人在与动物的频繁密切接触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由于与人、其他事物或概念有相似性而被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思维映射到人、其他事物的特性上,从而产生出认知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辉 《工会论坛》2008,14(5):105-106
语言中隐喻的使用非常普遍。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反映。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英语的词汇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英美人的价值取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隐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含义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具体体现在语法到语义,词汇、语句层面到文章层面,语句中的静态研究向不同语言外部环境中一切互动的动态研究,这些转移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核心知识。以上背景之下,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自身特有的社会意义和功能主义角度,以及其对研究意义理论的关注,使得更多的人接受了语言学,并且在很多社会活动、语言教学领域中获得的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5.
论隐喻的认知本质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辉 《工会论坛》2002,8(2):105-10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类通过隐喻性思维来构建其概念系统 ,从而达到了解世界的目的。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该概念系统中。隐喻性思维还是人类语言创新和语义扩展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从认知学角度论述了隐喻的认知本质并在文章最后探讨了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翻译不仅仅是词汇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原语言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由于文化差异在词汇表层上是最为突出的,本文就英汉词汇表层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差异分析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语义理论多从语言结构本身和社会历史的角度讨论词汇意义的扩展,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论证说明词汇意义的发展变化是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而形成的,同时本文探讨了其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艺术,翻译的过程就是通过深刻理解一种语言的含意,用另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再现这种内涵。汉法两种语言都是很发达的语言,历史悠久,表达丰富细致。但二者在结构形式、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本文试从汉译法的角度对比两者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汉语和法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形式即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差异。法语语法范畴中有性数人称时态等,而且都有明确的形式标记。汉语则主要借助词汇手段和次序来表达这些语法概念。在句法结构方面,法语句子的较强的形…  相似文献   

9.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其理论依据为利用人类自身感知基本经验,以生活经验为原型,基本范畴类词汇获得隐喻用法。以人体词汇例,经由从源域到靶域的隐喻化映射过程,大量人体词汇非人体域的抽象用法。  相似文献   

10.
修辞不仅是增强语言交际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造词方式。网络词汇构造的修辞动因有谐音、反语、隐喻、仿拟、叠加等,传达了特定的意图,创造了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