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引言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关系演变的各个阶段中,美国的武器售台和《与台湾关系法》(以下简称“关系法”)一直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中心问题之一。去年,布什政府又“援引”《与台湾关系法》,决定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这说明,在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两党四届政府从现实利益出发,虽然相对收缩了与台湾的关系,但其对华政策,始终立足于延缓中国的统一,这就是台湾问题至今不能彻底解决的根本原因。中美建交的过程表明,虽然卡特政府决心实现正常化,但美国两党各派都不主张放弃台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必须面对且必须处理好的问题。从中美建交35年的实践来看,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进展的时期,都是中美关系稳步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台湾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期受到外来势力的干扰.二战胜利后,台湾问题本来是国共内战遗留的内政问题,但由于美国的多方阻挠,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自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中美建交以后,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下的台湾问题经历了中美对峙、中美建交、冷战后和9·11后以后,美国民众到底是如何认识中国台湾问题的?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利用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的数据,全面解读美国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台湾,并从中了解哪些因素影响美国民众对中国台湾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40年前,中美建交伊始,正当刚刚步入正常化轨道的中美关系在各个领域展现积极发展的势头、中美两国人民对双方关系正常化的美好前景满怀期待之际,美国国内亲台反华势力却在台湾问题上挑起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1979年4月10日由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经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正式生效。该法案严重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的精神,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了严重障碍。对此,中国政府展开了坚决的  相似文献   

5.
问:你是否认为美允许李登辉访美意味着美对华政策的重大改变? 答:台湾问题是中美建交时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做了承诺,两国才得以建交。以后两国关系是在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改善与发展。现在美方违背在这个问题上所作的承诺,破坏两国关系的基础,后果是严重的,必将严重损害中美关系。我们已经就此提出了强烈抗议。美方现在应该做的是立即纠正其错误决定,重新回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唐正瑞编写的《中美棋局中的台湾问题》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由于美国的介入使之成为至今仍在困扰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热点问题。 中美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与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较量紧密相关,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正近段时间以来,美国频频在台海"秀肌肉",民进党当局则刻意逢迎,甘当其马前卒,给台海和平稳定蒙上沉重阴影。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大绕岛巡航力度,释放明确讯号。向美国发出明确警示信号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依然通过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等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始终是中美关系的一大威胁。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国会在中美建交后,通过了一个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并由总统签署发布执行。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79年4月28日即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抗议照会:“中国政府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如果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不恪守建交时达成的协议,而怀有继续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这只会给中美关系造成损害,对中美任何一方都不会带来好处”。当里根还是作为总统候选人时,他说过这样的话:“我感到满意的是,《与台湾关系法》为维护我们同台湾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官方的充分的  相似文献   

9.
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美国所推行的“一个中国”政策总体上维持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美国的对华政策框架中,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外,美国国会还炮制了旨在阻碍两岸统一的“与台湾关系法”,这二者间的固有矛盾始终无法调和,一旦激化即易造成中美关系的紧张甚至局部倒退。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奥巴马政府更加重视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角色及中美关系,这将对其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执行已被美国政府奉行达30年的“一个中国”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邰言 《黄埔》2012,(4):68-71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上海公报,改变了两国长期的敌对关系。但是,两国关系还远没有实现正常化,无法建立外交关系,主要障碍是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存在尖锐分歧。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主持中美建交谈判,并最终实现了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11.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严重对峙,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出于冷战考虑,扶植台蒋政权,妄图推行"两个中国",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1979年中美邦交正常化,中美两国围绕台湾问题展开的外交斗争并未因之中断.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近10年以来,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斗争反而有增无减,甚至在某些时候还引发严重对抗.  相似文献   

12.
任明建 《前沿》2013,(3):91-93
中美自从正式建交以来,人权问题越来越影响着两国正常关系的发展,而很显然,中美人权分歧是导致中美人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中美人权问题的实质是两国国家利益的斗争,因此,中美人权观的分歧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也呈现出多层次性。要缓解中美之间的人权问题,解决中美人权观的分歧,需要两国政府及人民的不懈努力,这将有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李涛  郑林 《传承》2011,(27):4-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兼第一任外交部长,在处理台湾问题过程中美国因素的问题上始终坚定一个中国立场,抵制美国分裂台湾言行,推动中美外交谈判,寻求两岸和平统一,以一己之力加速了从中美对抗到建交过程中台湾问题解决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之一,美国因素也是对台湾问题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2016年适逢美国大选年,希拉里、特朗普两位候选人及他们所在的政党会如何看待台湾问题?未来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会怎样发展?结合美国历史上对台政策的回顾与分析,也许可以找到一定的内在逻辑。美国对台政策的三个阶段伴随着二战结束后台湾问题的出现至今,美国的对台政策大致可以中美建交、冷战结束为节点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宫力 《两岸关系》2004,(12):7-8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最容易引起冲突的问题,另一方面,美国因素又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考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慎重对待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而陈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2,(4):3-3
台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是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关键。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问。在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的会谈中,就台湾问题交换了意见。江泽民主席向布什总统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江泽民主席强调,在中美关系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极为重要,这是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布什总统在会谈中重申美方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并表明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布什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前进,在斗争中合作。在中美关系中,有麻烦的问题很多,包括人权、贸易、西藏、军售问题等,其中对双边关系影响最大,也可以说最具危险性的是台湾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但由于美国至今与台湾保持的特殊关系,没有真正放弃对台湾安全的承诺。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和焦点问题。一、台湾问题的缘起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人民的内战遗留问题,但由于美国等外国势力的干预,使台湾问题复杂化、长期化。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对中美关系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年尹始,中美两国迎来建交30周年。之后不久,奥巴马宣誓就职,开始所谓的“奥巴马新政”。中美关系历经30年风风雨雨,到了一个历史新节点。新时期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需要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中美关系经历了迭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其间虽有分歧、摩擦甚至冲突,但中美关系总体上是在求同存异、竞争合作中前行。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美关系成为当今世界最复杂而且越来越具世界影响力的一对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四十年的发展表明,利益交汇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力,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战略互信不足是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关系的机制化建设是中美合作机制不断建立、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至今,中美双边合作机制多达60多种,从两国建交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拓展深化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中美关系机制化建设不断推进,主要源于中美两国合作解决全球与双边问题的需要、国际机制的自身属性、国家利益的内在驱动力以及两国对国际机制有效性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