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金融债券:是银行为了筹集资金发行的债券。(1)一股金融债券,期限1年至5年不等,利率略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2)新种类金融债券,利息累进计付,期限浮动。(3)贴水债券,也叫贴现债券,是预先支付利息的一种债券。2、国库券:是政府为了满足财政需要发行的一种证券,由财政部发行。3、国家重点建设债券:是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而发行的债券,对单位发行的可以作为抵押,但不能转让;对个人发行的可以转让、继承,但不得在市场上流通。4、基本建设债券:是为了筹集建设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需要而发行的一种债券。5、财政债券:是为了筹集建设资…  相似文献   

2.
基本知识     
《党建》1994,(5)
基本知识债券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凭证。持券者有根据约定的条件向发行人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债券的种类很多,按发行主体可分为,国家债券、地方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按收益方式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贴现债券、转换公司债券等;按...  相似文献   

3.
梁钰 《实践》2010,(11):56-56
建设银行内蒙古区分行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家一级分行。其主要经营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充分理解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建设资金 ,对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积极认购国债 ;各投资主体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应债能力增强 ;国债作为金融商品的投资性增强 ;国债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 ,因而 ,我国国债发行的规模不断扩张。当前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规模继续扩大 ,而资金的来源只能是继续发行国债。从举债和应债空间看 ,应债能力较强 ,但债务依存度高 ,偿债能力弱 ,继续扩大发行规模将会陷入困难境地。要确保国债市场健康发展 ,就要使国债保持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当前 ,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主…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国债国债,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债务,即国家凭借其特有的信誉,以债务人身份在国内外发行的债务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发生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重要的财政工具。按偿还期限国债可分为长期国债、中期国债和短期国债;按发行地域可分为国家内债和国家外债;按计价单位可分为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按发行凭证可分为有纸国债和记帐式国债;按流通与否可分为自由流通国债和非自由流通国债。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二国债的作用国债是筹集财政资金,用以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的有效方式。为了解决财政…  相似文献   

6.
镔华 《党课》2009,(5):88-91
2009年3月17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2000亿元。本次地方政府债券是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办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可流通记账式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冠以发债地方政府名称,具体为“2009年××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债券(××期)”。债券期限为3年,利息按年支付。这是我国首次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运用Black—Scholes模型以及连续复利贴现等理论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定价,并以“稀土高科”为实例简述了这个模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汇     
日前在“谱写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1998—2002年国债建设成果图片展”获悉,1998—2002年,国家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国债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 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介绍,国家发行的6600亿元国债,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集中建设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了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 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起至 1996年底,累积发行国债近 6千亿元,从国债发行规模来看,明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81- 1990年,年均发行额仅为 39.5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规模很小;第二阶段是 1991- 1993年,从 1991年起发行规模第一次跃上了 200亿元的台阶,年均发行额大体在 303.1亿元左右;第三阶段是 1994年之后,国债发行数量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 2%。之所以会造成政府举借国债飚升的局面,是因为从 1994年起,为了支持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理顺财政银行关系,我国实行了财政赤字不得向银行透支或用银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扩大有效需求,治理通货紧缩,1998年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大规模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随着国债规模大幅度增加,债务负担率和债务依存度迅速提高,如何认识我国国债的发行,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类承曜博士的专著《国债的理论分析》详尽地介绍了国债理论发展,深入地分析了各种国债理论适用的经济前提条件,并指明了理论发展的逻辑基础,运用各种国债理论和观点分析了中国的国债问题,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作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只要管理得当,发行国债不但不会给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反而有助于宏观经济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11.
股市之最     
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于1531年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诞生。这是现代证券交易所的最前身。 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 据考证,1604年,荷兰商人在阿姆斯特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组织的股票交易所。 中国第一张股票1898年,清政府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股票─—昭信股票。 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1891年,外国资本家在上海创设“西商上海股份公司”,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所。 面值最高的股票  单股面值最高的股票,当属1976年在瑞士发行的罗彻公司股票,每股面值高达38486美元。 股票发行之最 1971年6月2日,美国电话电报…  相似文献   

12.
债券是指借款人向资金出借者出具的在一定时期内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有价证券。该证券一般要注明发行者的名称、债券面额、利息、期限、担保等情况。由公司按照法律规定所发行的债券。即为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就是说,公司可以发行公司债券,但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发行公司债券。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公司法》对发  相似文献   

13.
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表决,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批准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调整为53365.53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0,(3):58-58
国债由于投资风险小、免征利息税、变现比储蓄灵活而受到热捧。截至目前,财政部已经发行了22期国债,每期都是提前完成销售。但是银行专业人士提醒投资者,买国债并非只赚不赔。  相似文献   

15.
维护国债市场规范运作的基础是国债的法制建设.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债市场既符合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利益,也是国债法立法的根本目标.在国债法的立法中,应当以诚信、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建立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并对现有的国债交易制度和监管制度加以调整,完善国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开始由财政部以"代发代偿"模式发行地方债券,截至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发行了地方债.本次地方债发行期限都是3年,主要目的是配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目前中国的地方债存在着法制不健全、发行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地方债券发行比较成熟国家的特点和经验,就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债回购业务自开办以来,为了扩大国债回购市场,我国对回购交易的要求并不规范。传统的回购是指交易双方进行的以债券为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在回购交易中,买卖双方在成交的同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进行反向成交,并由融资方按照商定利率支付利息,这就是“质押式回购”。质押式回购虽然从报价形式来看与国外的经典回购相同,但由于回购债券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质押式回购并不属于标准的回购交易,其本质是以债券为质押的贷款。近几年,市场成员出于各种需要私下开展了大量的买断式回购交易,这种不规范的回购交易是以现券交…  相似文献   

18.
1998年8月.我国发行了1000亿元专项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毁工程建设,但是在使用中,却发生了挪用、工程开工后要求追加投资、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专项国债的使用效益。本文从分析国债的运行效益入手,说明国债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国债管理,提高国债使用效益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06年1月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21家可转换债券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市场模型及横断面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宣告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动机与Mayers的持续性融资假说所推论不一致,而是更倾向于Stein认为的"改善财务结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市政债券是城镇化建设融资的重要路径。相对于当前地方政府主要依赖的土地出让收入、银行信贷等融资渠道,市政债券拥有融资成本低、期限长、兼顾代际公平等优势。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行市政债券的条件,但同时仍存在法律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应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市场运行体系建设三方面推动我国市政债券的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