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宁军 《海内与海外》2008,(1):1-1,4-7
2007年10月15日,是张学良辞逝六周年的忌日。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逝世于美国檀香山,走完了他漫长而传奇的一生。张学良与杨虎城发支“西安事变”,促成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不朽功绩,已经彪炳于史册。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给予张学良将军高度评价,盛赞他是堂堂正正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被释放回到南京,立即背信弃义,对张学良将军则以“劫持统帅”罪名,公开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交由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负责看管……被囚禁在蒋介石家乡奉化县的雪窦寺。(沈醉:《军统内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将军即被幽禁,首先来到蒋...  相似文献   

3.
60年前的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在西安发动兵变,囚禁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杨此举功垂史册。但这并不是张学良的第一次兵谏,在此之前,为了实现国家统一,他曾发动过一次鲜为人知的兵谏。  相似文献   

4.
提起杨虎城、张学良,可说无人不晓,一场“西安事变”捉蒋使他们一夜闻名。可对在“西安事变”中起过重大作用的孙蔚如,恐怕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孙蔚如何许人也?他是杨虎城将军最得力的心腹干将,“西安事变”时的西安戒严司令。杨虎城被逼“出国考察”,临行将军政大权托付的,即是此人。  相似文献   

5.
矗立在湘西沅陵凤凰山张学良旧居凤凰寺内的张学良将军塑像,自1986年12月12日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落成以来,已受到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五十多个国家的友好人士和港澳台侨同胞150多万人次的参观瞻仰。这尊形神兼备的国内第一尊用玻璃钢仿石塑雕的张学良将军全身坐像,是由著名雕塑家、九三学社社员孙霁岷先生雕塑的。前不久的一天,我随一群香港同胞出游湘西“武陵源”,专程参观了张学良1938年10月至1939年12月被南京当局软禁在湘西沅陵凤凰山的旧居…  相似文献   

6.
被蒋介石任命为“西北剿总”副司令的张学良暨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于1935年12月12日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为了进一步顾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之民族大义,进而向世人说明兵谏蒋公,既非“叛国”,亦非“赤化”,断然决定陪同蒋介石乘飞机途经洛阳返回南京。  相似文献   

7.
今年12月12日,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71周年纪念日。71年前,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正在西安的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袭取沈阳,并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张学良当时任陆海军副司令兼东北边防司令,住在北平。他虽有抗日雄心,但他接到过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密令,迫于压力,按兵未动。国人不知内情,致使张学良遭受“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相似文献   

9.
奉化有闻名遐迩的雪窦寺,西北侧有一座民国风格的小院落,这里即是张学良将军失去自由后的第一幽禁地。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军法审判判处十年徒刑。虽然在1937年1月4曰,发表特赦令,但特赦令上还有一句“严加管束”,实际上仍失去自由。1月13日,蒋介石令戴笠“陪护”张学良由南京至溪口,先暂住文昌阁,后移住于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这个地方也因此成为张学良的第一个囚禁地。  相似文献   

10.
士方 《海内与海外》2005,(8):21-21,20
惊悉程思远先生于7月28日以97岁高龄逝世,深为悲痛,不由得想起与他生前唔面的情形。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不少知名人士。他们是原李宗仁秘书程思远,国民党将军黄维、何柱国、沈醉、马璧,国民党天津市市长杜建时、长春市市长赵君迈,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铭,杨虎城将军的秘书米暂沉等。程思远先生,高高的个子,颀长的身材,笔挺的西装,浓重的广西口音,说话时嗓子很尖,频率很快,绅士风度,待人热情。我们都亲切地称他“程公”。程公1937年获罗马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6年到1929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0年至1934年任第四集团军总司…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的大名中国人几乎无不知晓,他的传奇一生是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戏剧家和影视家永远津津有味、挖掘不尽的题材。唐德刚先生撰写的《张学良口述历史》一书曾评价:"张学良可能是中华民国史上最‘花’的花花公子了。但治民国史者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位统兵治政的干才"(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P209)。东北易帜、西安兵谏,这是改写中国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0月16日,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将军在忻口会战中牺牲,成为七世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课文来描写他。1938车3月12日,延安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毛泽东在会上高度评价郝梦龄抗日殉国的精神。他说,“郝梦龄将军等的热血是不会自流的”,并称赞他是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证明“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2月31日将是巴拿马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根据1977年卡特总统和托里霍斯将军签订的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美国将在这一天中午把运河归还巴拿马。届时,巴拿马全国上下将举行隆重的运河回归庆祝活动。随着当天中午12点钟声的敲响,巴拿马运河的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历史的回顾巴拿马原是哥伦比亚的一个省。1903年11月3日,在美国政府的策动和支持下,巴拿马爆发一场所谓的“革命”,宣布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建立共和国。11月6日,美国正式承认巴拿马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1月18日,美国同巴拿马签订《…  相似文献   

14.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韩练成是颇为特殊的一位。75年的军旅生涯,他先后被国民革命军和人民解放军分别授予中将军衔,他的名字被收入《民国将领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今天,提起韩练成,人们难免感到有些陌生。但是,回顾中国人民争取独立、统一、民主、解放的历程,翻检国共两党的秘史,人们可以看到这个名字在北伐硝烟、抗战烽火和新中国晨曦中时隐时现。他的前半生,曾是西北战将、黄埔出身、桂系亲信,令人扑朔迷离。国民党党史专家称他为“导致神州陆沉的军事共谍”,蒋介石次子蒋纬国称他为“隐藏在老总统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毛泽东对他说,蒋委员长身边有你们这些人,我这个小小的指挥部不仅指挥解放军,也调动得了国民党的百万大军;周恩来称他为没有办理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朱德称赞他为党、为革命立了大功,立了奇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韩练成将军在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西北开发中做出了默默贡献;在“文化大革命”的风雨中,他“出身”复杂却能悄然度过;他的葬礼简朴而又哀荣极盛……韩练成将军功成身退之前,绝少提及个人经历。他之所以被中共军事情报工作领导者李克农上将称为“隐形人”,除了有着奇特的经历、多重的身份、隐秘的角色,令人难以明辨之外,还在于他在抗战相持阶段秘密联络周恩来之后,将自己的旧照连同旧军人的历史付之一炬……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将星中,有一位奇特的两国将军。他是外国人,中国战友把他当做“中国人”;他是中国唯一的外籍将军,曾在叶剑英元帅领导下工作,与叶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被定为正军级少将,并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16.
●全军唯一获国际“南丁格尔”奖崇高荣誉者●将门之后,却做了一辈子“提灯女郎”●60多位亲人在海外,她独身一世留中国●功高德劭,为三代最高层领导人所赞佩  兰州军区总医院有位81岁的女军人,全军以至全国不少的人都听说过她的名字:黎秀芳。但人们更喜欢称她为中国的“南丁格尔”。  最近,她真的获得了有很高荣誉的国际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奖,从江泽民主席手中接过了那枚闪亮的奖章,圆了一生的梦想。  黎秀芳一生传奇色彩,将军之女,独身一世,与伟人之交……等等,象一团团谜,吸引着许多人。将军门第的“叛逆者”  “…  相似文献   

17.
喻少春是已故世界兰惠交流协会荣誉会长张学良将军得意门生、吉林大学冯国祥教授的外甥。多年来,身为世界兰惠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鞍山市国兰专业委员会会长的喻少春,以兰为媒,以花会友,以兰传情,呕心沥血,忙碌奔波,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兰文化,为架设海峡两岸兰惠同心的民间桥梁,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他被人们誉为海峡两岸的“兰惠大使”。  相似文献   

18.
1928年,北伐军打到北京、天津,北洋政府崩溃,张学良于东北易帜,“狗肉将军”张宗昌,冰山失恃遂亡命日本别府。行时,带了第四、第六、第九三房姬妾。 张宗昌乃一草莽武夫,得能风云际会,实乃中华民族的悲哀。 然其客居东瀛后,仍贼心不死,妄想获得日本的奥援,卷土重来。时日人对其不过是“雷操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已,只在生活上予以便利。  相似文献   

19.
麒麟 《海内与海外》2004,(11):6-7,11
作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法国同中国自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传统友谊。更有意思的是,从戴高乐将军到希拉克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任总统都有一段浓郁的“中国情结”,其中许多故事在中法外交史上早已传为佳话。戴高乐:中法邦交的奠基人一直期待访华戴高乐将军无疑是增进中法友谊的大功臣,正是在这位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倡导下,中法两国于1964年建交,使中共领导的新中国在冷战“铁幕”下实现了外交“破冰”。戴高乐这一惊人之举决非偶然,他很早就十分关注中国这个“比有记载的历史还要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用略带神秘的口…  相似文献   

20.
方正 《海内与海外》2008,(12):37-38
1937年5月,江南草长,石榴花盛开。被囚禁在溪口的张学良将军,上着薄开司米毛背心,下穿花呢灯笼裤,在不够宽绰的庭院里踱步。忽然,他停住了脚,仰面不动,盯住了蓝天上一只盘旋的苍鹰,久久也不放过,直到这只苍鹰,消失在西北方的天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