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乐园     
动物园新来了一只狮子。在喂食的时候,其他的狮子都吃牛排,只有这只新狮子被分配到一根香蕉。起初,这只新来的狮子以为自己资历浅,便不以为然。隔了几天,它实在受不了,就开口问了其中一只狮子:“为什么你们每天吃饭都吃牛排,而我只吃香蕉?”资深狮子回答:“因为我们这个动物园狮子的人事冻结,你顶的是猴子的缺。”一个没有舞伴的小姐,坐在挤满了人的舞厅里的座位上, 看到一个清秀的小伙子向她靠近,心中暗喜。“你要跳舞吗?”小伙子文雅地问。“是的。”她低声回答。“好,那我可以坐你的座位吗?”一位傻太太在一次宴会上,偶然和一位监狱长聊…  相似文献   

2.
在时间和挣钱的问题上,大多数人无从下手。他们知道,要挣钱就得去工作.拿时间来换.但这只会让他们得到金钱而不是时间。多数人也知道怎样去赢得更多的时间,那就是减少工作量,但这只能让他们得到时间而不是金钱。既想要时间又想要金钱,惟一的办法就是去玩一场正确的游戏。然而,大多数人都在玩着错误的游戏……  相似文献   

3.
某报刊载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羡慕外面的老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外面的老虎羡慕笼子里的老虎舒适安逸,无忧无虑。两只老虎彼此都非常渴望得到对方拥有的幸福生活。于是有一日,它们交换了位置。刚开始,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的老虎也十分快活,它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了。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  相似文献   

4.
最近常听到一些企业抱怨说,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就像下山摘桃的猴子,既不种树也不看护,摘完就走:职业经理人都是只做自己职责内的事,从不肯主动担当,连加班都不愿意……  相似文献   

5.
关于英雄陈维帆老人并不相信洪水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大。他已经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柳城村生活了78年,似乎村里的一切都有如掌上苍老的纹脉,再清晰不过了。他的儿子外出打工,就像村里的大多数青壮年一样到大城市去谋取生路,只留下老人守着老屋老宅。2005年6月21日上午,村干部又一次来到陈维帆家里劝说他转移到高地,说洪水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来。陈维帆支吾着等村干部走后,只是将一楼的电器搬到二楼,没有离开。村里的大部分老人也是这样守在家里的,他们不知道,河源市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马上就会席卷这个村庄。近一个星期的暴雨已经让东…  相似文献   

6.
漫画与幽默     
不走运的小狮子 一只小狮子进了一个小动物园。在旁边的笼子里关着一只疲惫的老狮子,它成天除了躺着睡觉什么也不干。“狮子怎么能像这个样子!”小狮子自语道。于是它向游人怒吼,奋力想冲破笼子的铁栏杆。 饲养员带来一大块肉,扔进老狮子的笼子里,然后给小狮子一袋坚果和两只香蕉。 “我真不知为什么。”小狮子十分惊讶地对老狮子说,“我像个真正的狮子,而你除了躺着却什么不干,结果你看!”“喔,是这么回事。”老狮子好心地告诉它,“这是一个小动物园,他们养不起两头狮子,所以在他们的名册上,你是一只猴子。” 足球的贡献 记…  相似文献   

7.
袋鼠与笼子     
《新东方》2006,(2):55-55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于是它们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但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了,于是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但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了外面。由此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事有“本末”、“轻重”、“缓急”之分,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各地对现行的高二新教材的教学已经进行过一轮了。在新的学年里,应者师们的要求,本刊拟从本期开始,刊登一组有关哲学原理的,集资料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文章。以供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我们知道灵长类的动物是比较聪明的。在北京电视台主办的《东芝动物乐园》节目中,曾看到猴子能借助小木棍将放在玻璃管中的香蕉捅出来吃掉。不仅如此,它们甚至可以维妙维肖地模仿人的举止行为,包括人的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前些年北京动物园猴山曾发生了猴子向游人吐口水的事:一女士假意向猴子扔吃的东西,但猴子跑过来眼巴巴地乞盼…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从严治党,这是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大举措。毫无疑问,严格要求是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有不少干部觉得,严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但又不知道怎样操作,我提出三点,供参考。 一、蹲下去。有的干部浮在上面,发现不了问题,只能讲空话,势必没有效果。若蹲到群众中去,情况就会改变。会了解到大量生动问题,有该批评的,也有该表扬的,那时再提出问题就不再是用大炮打麻雀,不仅有生动性,还有针对性。如同一个人去田里摘豆角,站立着,看不见豆角,蹲下去以  相似文献   

10.
比尔·盖茨在一个毕业典礼上给了毕业生11个人生的建议,也许对于我们仍有启发性:1.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2.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3.你不会一离开学校就有百万年薪,你不会马上就是拥有移动电话的副总裁,二者你都必须靠努力赚来。4.如果你觉得你的老板很凶,等你老板就知道了,老板是没有工作任期保障的。5.在快餐店煎汉堡并不是作贱自己,你的祖父母对煎汉堡有完全不同的定义:机会。6.如果你一事无成,不是你父母的错,所以不要只会对自己犯的错发牢骚,要从错误中去学习。7.在你出生…  相似文献   

11.
正武汉大学2016年从广西购买50只用于科研实验的猴子。孰料,围绕这批猴子进行的相关科研成果日前被质疑"造假",并在学术界引发一场不小的风波。武汉大学2016年从广西购买50只用于科研实验的猴子。孰料,围绕这批猴子进行的相关科研成果日前被质疑"造假",并在学术界引发一场不小的风波。事件真相如何?猴子引发学术"造假"风波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临床上最常见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去挑碗,他懂得一些辨别瓷器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碰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然而在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老板取过一只质地上好的碗交给他:"您用这只碗来试试。"他换了碗,再去轻碰其他碗,  相似文献   

13.
木易 《民主与法制》2013,(13):25-25
新一届领导班子“老虎苍蝇都要打”的反腐决心令人振奋,也给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哪些权力要进笼子,谁来掌控笼子的钥匙,掌握权力者所得的正当与非正当的界限在哪里,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完美答案,该落向老虎苍蝇的板子就可能被转嫁到《民主与法制》第2期《制度反腐的鼓与呼》中玛丽这样的基层员工身上。  相似文献   

14.
放下牛鞭当红军 我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一个贫农家庭,从小就给地主放牛。1930年,我的家乡来了红军,那时我只知道红军是好人,是穷人的队伍,不打人骂人,不抓丁拉夫,说话和气,纪律严明,是专门和地主老财作对的。什么共产主义、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我听了都非常新鲜。不久,乡里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我也加入了少先队并任队长,和大人们一道,把地主的土  相似文献   

15.
观点     
2013年4月11日《光明日报》打造"制度的笼子"是一门科学制度需要人来制定和完善,更需要人来执行和维护,人对制度的认同、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习惯、意志至关重要。事实上,当多数人不理解制度规则、不愿意执行某项制度规定时,再好、再严格的制度也会在执行中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这就需要以制度文化来保证和配合打造"制度的笼子"不能看作单纯的技术性工作,要使之渗透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建章立制的每一步都要伴之以思想教育,使人懂得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培养对制度的遵从、敬畏心理;对每一项具体  相似文献   

16.
不堪重负了,希望工作时间越短越好,工作越轻松越好,受不了委屈,需要尊重;不知道啥是责任了,今天开心就干,明天不开心就走了;喜欢自由了,不喜欢别人叫我千什么就干什么,只做自己喜欢做的;打心底觉得上司不如自己,看上司不顺眼,懒得和上司说话;错误面前拿借口当理由,心里还在暗想:你们这些人只知道说,自己做还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7.
腐败二答     
近读报纸,一篇题为《腐败三问》的文章启人心智、令人深思。文章说,人们时常把腐败分子比作耗子、苍蝇和老虎、鸡和猴子等等,时间长了,聪慧的人们就琢磨出"三问"来:一问"树上一只鸟被枪打死,其他九只为何吓不跑?"二问"过街老鼠为何无人喊打?"三问"杀鸡儆猴,鸡死为何猴不怕?"作者用含蓄迂回的手法列举了一些实际例子,但并没有对这些问题作正面回答。笔者这里不揣浅陋,拙答二问。答一:"树上一只鸟被枪打死,其他九只吓不跑"的原因是,同样该死的十只鸟,开枪者却只准备打其中的一个,这首先是指导思想的失误。这种指导思想下的行为一定果决不了。演习枪、演习弹的声响及那火光虽也可怕,但想那鸟儿们,哪个没经历过几番风霜  相似文献   

18.
邓笛 《中国减灾》2011,(2X):58-59
<正>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已经有20多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医院不论规模大小,几乎均会发生医患事件,患者家属动辄几十人在医院打横幅闹事,不但敲诈、辱骂、0殴打医务人员;甚至围攻医院,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医生们人心惶惶、个个自危。这个社会似乎进入了“医患大战”的乱象。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时下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然而,你相信吗?在河南郑州,有位98岁的老医生始终未离开工作岗位,坚持“多活一天,就干一天”的信念,每天去门诊上班.老人行医70年没收过红包、没被病人“医闹”过。她说:以人心换人心,自己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诊室会有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直奔合山     
正1985年夏,我记住了一个同学的笑容。他叫彭高曾,20岁,刚从某所医科大学毕业。那是个躁动的夏天,我们十几个考出去的高中同学都将面临工作分配。像我这种师范类的,不用想就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定会被打回老家天峨执教。说心里话,我们都不想回老家工作,因为山太高路太远地方过于偏僻,能留在外地就等于直奔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