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立强 《当代广西》2013,(17):30-30
"来中国之前,我说汉语非常结巴。在中国‘修炼’5个月后,中文才慢慢流利起来。"泰国留学生谢雨(中文名)兴奋地说,常和中国朋友聊天、吃饭、玩耍,是自己学好中文的"秘籍"。今年3月,泰国碧武里大学中文专业大二学生谢雨,和她的10名泰国同班同学一道暂别母校,以交换生的身份走进了广西民族大学,"安家"南宁10个月,潜心学习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汉语:逐渐凸现强势的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NBA球队休斯顿火箭队的主场,经常可以听到全场观众用整齐的声音喊遭“要命,要命,偷懒,偷懒!”随着这个中国大个子姚明的到来,带动了当地球迷学习中文的热潮。其实如今在美国,讲汉语的人在数量上已经超过讲德语或法语的人。汉语已成为美国学生选修的主要外语之一。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目前有700多所高校和200多所中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华人华侨也开办了近600所中文学校,学生数以万计。  相似文献   

3.
我是日本留学生,这是第一次来中国.在日本,我学过三年中文.初学的时候,我常到华侨餐厅吃饭,认识了不少华侨朋友,他们教我学说中国话.后来我每星期到华大学校听两次课.我的朋友常跟我说.中文非常难学,可是我喜欢中文.现在我已经能看中文画报了,并且瞭解了一些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次来中国,我想再学一遍(基础汉语课本),多学一遍对我一定有好处.  相似文献   

4.
1955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第一次参加竞选。在群众大会上,他要向大约5万人讲话。他发现如果用英语和群众谈话,绝对不能引起共鸣。于是,他便开始狂热地学起中文来。他不但学习汉语,同时也学习中文的成语、修辞、神话、传说等等。甚至利用每天上班时,一路上在车中学习中文,就这样掌握了中文。一个受英文教育的人念了中文,对他有什么影响呢?据李光耀自己说,中文教育给予人一种自信心。他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你李氏家族中有一个人(李渊)是光辉的唐朝的第一个皇帝时,你很难会感到自卑的。”李光耀为…  相似文献   

5.
我叫弗拉基米尔,中文名叫叶展飞,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广播孔子课堂学习了近两年的汉语之后,到中国进修学习了一年。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学习汉语和在华生活的感受,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那些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想到中国学习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汉语将改变世界大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汉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但现在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100多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迅猛,而且,总的趋势是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多。”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说。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学生汉语驾驭能力低下的消息接二连三: 去年高考,广东考生作文得分在50分(满分为60 分)以上者,不足7%。而在古文翻译中,竟有1万多人得零分;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中,  相似文献   

8.
(Situation:Annaisateacher.WhileattendingtheWorldConferenceonWomeninBeijing,shetalkswithaChinesewomanwhoisalsoateacher.)李娜:安娜小姐,你的汉语说得真不错。安娜:还不行。我已经学了五年了,因为是自学,进步很慢。这次有机会来北京,我非常高兴。李娜: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学习汉语?安娜:我从小一直很向往中国,我的祖父给我讲过很多中国的故事。李娜:参加这次妇女大会,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安娜:这些天我接触了不少像你这样的中国女性,我发现我过去想象中的中国妇女和我认识的中国妇女有很大的不同,她们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9.
幽默6则     
妙批 学生在作文上写道:“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大街上伸头缩脑、浩浩荡荡地走着。” 老师批道:“试试看。”  相似文献   

10.
毅敏 《前沿》1995,(10)
汉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毅敏蒙古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汉语文,由于接触的时间相对较晚(蒙语授课生小学三年级开始加授汉语),学时和语言环境相对不足,所以,虽然经过小学及中学两个阶段的学习,进入高校后,汉语文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在蒙文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蒙...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长城、兵马俑、龙、筷子、太极拳、书法、风水等等,都代表着一种文化。我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我们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在不断加强,汉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我在心里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一定要把汉语学好。  相似文献   

12.
苗保田  薄铮 《友声》2013,(4):44-46
<正>"我是美国人,但我有颗中国心。"熟悉牧琳爱老人的朋友们都清晰地记得她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的这句话。这一颗充满着爱与温情的中国心,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停止了跳动。2013年4月28日,将人生的最后时光都奉献给中国慈善事业的美国老人牧琳爱永远地离开了这片她深爱的土地,离开了热爱着她的人们。牧琳爱老人的"中国梦"凝聚  相似文献   

13.
陈圣彬 《前沿》2006,11(4):257-259
人必须借助语言来进入世界,语言是人掌握世界的方式。中国哲学是通过汉语来表达和流传的。汉语言系统(包括形象语言和语言结构)潜在地引导了中国哲学的发展。汉语的影响可以从中国哲学的特点中看出来。中国哲学的意象性、直观经验性、模糊多义性及其对哲学的追问方式,都紧密地和汉语相融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感觉中国     
感觉中国[美]费大年今年夏天,我到北京师范大学去学习汉语时,我们班主任拿我们寻开心说:“很多美国学生一到中国就惊呼‘麦当劳!可口可乐!摩天大楼!怎么回事?手推车在哪儿?青砖的塔在哪儿?,我要告诉你们,中国就在你们的眼皮底下!这儿就是中国!唯一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22,(21):111-112
<正>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作文》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于2022年11月1日开始征稿,12月10日结束征稿。现将大赛有关事宜说明如下:一、大赛宗旨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中文写作水平,加强海内外学生文化交流,展示华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中文素养。二、参赛范围中国大陆地区的高中在校学生。三、大赛主题本次大赛为非命题作文,作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体裁、题材不限,选好角度,明确文体,题目自拟,可参考以下主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相似文献   

16.
一年前我到中国旅游时,拜读了你们的杂志并试着学习中文,希望能在我孩子长大后到中国教英文。我是一位艺术家。我画了许多漫画和插图并在美国和欧洲出版。最近我画了第一张中文漫画,并用我在中国旅游时导游给我起的中义名字签署了它。当我刚好用墨水描完这幅画之后,我才得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事,我想表达我的义愤,我想让中国人民知道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支持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一位美国画家的义愤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1,(2):29-29
同学们期待的“第二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将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征稿。这届大赛由《21世纪小学生作文》杂志社发起,与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旨在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在学习、生活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友谊,促进团结,活跃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弘扬中华文化,展示华人小学生的精神风貌。  现将作文大赛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参赛对象:中国及海外华人在校小学生。  二、参赛内容:本次大赛内容为非命题作文,可参考以下几个主题,用中文进行写作,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18.
窦为龙  陈荔宁 《台声》2008,(8):53-53
“小时候住在马鞍山时,家中四周都被一片蔚蓝色的海水包围住。到近五年搬到尖沙咀一带,也可以眺望到会展中心对面的海面。但不管住在哪里,我都被这香港的海深深地吸引着……”中国香港六年级的学生麦凯雯在第九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的获奖作文。  相似文献   

19.
很久以前,我就象许多巴基斯坦人一样,向往着中国和中国人民,但我同中国的真实的联系却是从1977年巴基斯坦外交部派我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时开始的。我学了两年汉语,随后到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供职。当时的大使穆罕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的“中国热”的兴起,“汉语热”也持续升温。全球热学汉语现象折射出的是中国改革2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软力量的迅速增强,因为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但专家认为,对于目前出现的全球学习汉语热潮,兴奋之余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汉语真正成为世界强势语言还任重道远。美国:从边缘成为主流在曼哈顿下城的纽约大学教学楼里,汉语教师焦晓晓正在耐心地向学生们讲授中文句型。20多名初级班的学生们一问一答,踊跃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