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阜南县王家坝镇,皖豫交界处的一个偏僻小镇,因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坐落于此而闻名遐迩。多少年来,王家坝人民的命运曾随着淮河的风浪而颠簸,曾跟着大闸的开合而起伏。它的名字与牺牲奉献、战天斗地、顽强拼搏、重建美好家园的淮河抗洪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1953年建闸以来,王家坝闸14次开闸蓄洪,把滔滔洪水引入家园,为保护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城市、铁路、矿山作出了巨大牺牲。近年来,王家坝镇党委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励精图治,顽强拼搏,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共同描绘了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画卷。王家坝镇党委已成为蒙洼地区团结带领…  相似文献   

2.
《江淮》2010,(9)
<正>日前,温家宝总理在我省王家坝镇检查防汛抗洪工作时指出,长期抗洪斗争中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相似文献   

3.
《党建》2020,(8)
正长江干流全线超警,巢湖超历史最高水位,淮河王家坝超过保证水位、启用蒙洼蓄滞洪区……持续强降雨导致安徽省汛情十分严峻。7月6日开始,武警安徽总队闻令而动,部队官兵分赴3个主要方向、10余个地市执行抢险救灾、防汛抗洪任务。面临长江、淮河"两线作战、南北夹击"的态势,武警安徽总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广大官兵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展现了武警部队听党指  相似文献   

4.
围绕抗洪斗争所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是我国新时期的时代精神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优秀精神的大发扬、大升华,它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九八抗洪精神深刻、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必将对我国今后两个文明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弘扬抗洪精神,用抗洪精神教育、鼓舞、激励学生,引导它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 一、组织学生学习抗洪精神,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7,(8)
汛期以来,淮河干支流水位猛涨,险情频发。沿淮各地党组织在行动,党员干部在行动,他们在洪水中筑起一道道最坚固的堤坝,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为了见证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记者一行来到沿淮抗洪一线,撷取了众多抗洪故事中的几个,用文字和图片给2007淮河抗洪作记。  相似文献   

6.
一 曹集概况 曹集镇是安徽省阜南县南端,紧靠淮河岸边的一个乡村小镇,历史上有名的灾区。阜南县是安徽沿淮特困县之一,也是国家专列的贫困县之一。曹集一带地势低洼,海拨仅20来米。古往今来,淮洪一到,汪洋一片,人民苦不堪言。解放后,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当地人民开展了长期的抗洪救  相似文献   

7.
《江淮》2012,(5):3
4月18日,电影《王家坝》合肥首映式在安徽大剧院隆重举行。影片展现"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8.
《江淮》2007,(11)
2007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统一指挥,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省防指精心调度,全省军民团结奋战,先后迎战了淮河三次洪峰,取得了淮河防汛抗洪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1998年夏秋,在中华大地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数百片丁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钢铁民城,取得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场个争的胜利,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这种伟大的抗洪精神人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现在洪水虽然已经过去,但那种在抗洪斗争中所迸发出来的“精神奇迹”,那种模之浩大、场面之壮烈、情节之动人的历史活剧,天地为之感动,山河为之动容,历史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10日,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闸紧急开闸分洪,造成部分道路被冲毁和房屋倒塌。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展开,当地的各级领导多次亲临现场部署和慰问。2008年1月12  相似文献   

11.
《江淮》2007,(10)
铁肩担道义,洪水映丹心。在迎战今年特大洪水中,武警阜阳支队视汛情为命令,把灾区当战场,发扬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排险情、救群众,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英雄赞歌。7月10日9时,接到抗洪抢险命令后,刚从南京陆军学院学习回来还没来得及回家的支队长谢雷迅速率领200余名官兵急奔王家坝,紧急疏散群众,维护现场秩序,确保了王家坝开闸分洪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7,(8)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领导靠前指挥,干群并肩战斗:抗洪救灾斗争的政治保证在淮河防汛抗洪的紧要关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妥善安置蓄洪区内的受灾群众,确保淮河堤防和沿淮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回首过去,安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大包干精神、黄山松精神、王家坝精神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江淮儿女敢为人先、开放图强的精神风貌,谱写出文明进步的华彩篇章,激励无数人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14.
正气与士气     
我们这里所说的正气,主要是指领导干部要具有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浩然正气,正直坦荡、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高尚品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否树立起正气,是检验“三讲”教育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志之一。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是正气;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等,是正气;江泽民同志倡导的64字创业精神和伟大的抗洪精神等等,是正气。党中央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讲正气,其实质就是要求党的各…  相似文献   

15.
十年前的长江大汛惊涛骇浪、洪潮汹涌!湖北数百万军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八战八胜长江洪峰,在抗洪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锤炼出了伟大的抗洪精神。我们作为'98抗洪的一名亲历者,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心潮难平,感触良多,'98抗洪精神不仅是战胜滔  相似文献   

16.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是,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孕育和凝聚了一种新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两弹一星"、"98"抗洪、抗击南方低温冰雪等历次抗灾害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它,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17.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是,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孕育和凝聚了一种新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两弹一星"、"98"抗洪、抗击南方低温冰雪等历次抗灾害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它,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18.
1998年的夏天,一场大洪水肆虐大半个中国.面对滔滔舀洪水,军民干群团结一心,同洪水进行殊死搏斗.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再次经受暴雨洪水考验.危难之际,伟大抗洪精神接续传承,广大军民团结奋战,凝聚起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其中,要进一步发扬包括"抗洪精神"在内的"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以顽强拼搏的毅力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入汛以来,肆虐的洪水在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损失的同时,也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抗洪中耀眼夺目。在江西,广大军民在九江决口时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气吞山河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与此同时,我们吉安人民在...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同历史罕见的大洪水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现在,抗洪抢险斗争已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胜利的取得,是近年来全党上下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结果;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经过20年改革开放,形成强大物质技术支撑力量的结果;也是广大抗洪军民以伟大抗洪精神战天斗地,敢于胜利的结果。当前,全省保规划、确保“两高三超”目标的大决战已经打响。要确保这场决战的胜利,就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把我省的理论学习提高到新水平;就要大力弘扬抗洪精神,凝聚全省上下的力量,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完成省委的各项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