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拉大、分配秩序混乱、权力寻租等社会不公现象并非市场化改革的后果,而是市场分割、权力市场化和行政性垄断等反竞争行为催生的结果,是竞争秩序缺失的表现。由于没有建立起正常的市场秩序,机会公平作为竞争的初始条件遭到破坏,社会财富分配不能完全体现绩效原则。仅仅用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办法解决此类问题仅能治标,只有构建适应中国市场转型特点的竞争秩序,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17,(3):31-38
农村基层的利益转徙、权力转换与模式转型为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提供根本性的制度资源和权威性的体制根基。利益转徙、权力转换改变农村基层治理的权力结构,权力结构变革的标志最终又体现在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型上。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利益转徙是起因,权力转换是动力,权力结构变革是结果,治理模式转型是标志。因此,基于农村基层利益体系转徙的基本规律、权力空间转换的基本特征和模式转型的基本趋势,可以准确地把握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建平 《理论探讨》2005,4(5):17-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决定政治方向、配置社会资源、优化政治环境、集聚人才资源、构筑法治基础的政治保障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的途径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要内容包括:完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健全民主制度,扩大有序参与;加强权力监督,完善决策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人才体制;保持政治稳定,推进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益集团、行政性垄断与规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滞后的体制性根源在于行政性垄断.我国垄断产业规制改革属于典型的强制性变迁,但受行政性垄断下的不同利益集团影响,规制体制变迁与行政性垄断下利益集团有着直接的关系.行政性垄断带来了社会福利损失,并且强化了利益集团为各自利益的博弈行为,破除行政性垄断是根除垄断产业规制体制中存在若干问题和规制改革得以深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的反垄断立法。根据垄断的产生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垄断分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行政性垄断构成了对市场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主要危险,因此,未来我国反垄断立法必须将行政性垄断行为作为其首要任务进行重点规制。  相似文献   

6.
行政性垄断是一种滥用行政权力 ,限制、排斥或妨碍市场竞争的行为 ,其危害十分明显 ,中央已加强了反行政垄断的举措 ,反垄断法也将呼之欲出 ,根除行政性垄断在我国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7.
政府设置行政性进入壁垒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但由于政府目标的多元化,行政性进入壁垒的设置往往会偏离这一初衷,结果又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以审批许可制度为中心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显得极为重要。应在合法性与合理性两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系列的法律对策规制我国的行政性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8.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就要保证行政权力行使的客观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推动政府真正做到责任行政,必须加强责任政府的制度创新,其中重点包括政策管理方式、权力监控体制、财政监督等领域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目前面临机构对接、条块协调、人员分流、权力监督等方面的共性困境。从行政生态学视角分析,大部制改革的困境主要源于当前我国处于过渡社会阶段的特有行政生态环境,具体可归因于纵向权力配置中行政高度政治化的权力异质性、社会保障力度弱导致的改革基础脆弱性,以及法治政府建设滞后造成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因此,为使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深入推进,必须改善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面临的行政生态环境,主要是层级政府间应科学划分政治性权力与行政性权力的边界;各级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夯实改革的物质基础;中央政府应改革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体制,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0.
30多年的中央地方权力关系的调整改革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性放权,作为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特定产物,其将会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中被否定。制度化分权替代行政性放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走向制度化分权的改革进程中,要注重建立宏观层面和微观主体的沟通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在整个改革中的核心作用;赋予公众参与地方社会事务管理和监督的权力,将自下而上的监督同自上而下的监察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具有较高权威的中央地方权力分解、确认和裁判机构。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下,我国政府在市场化改革和体制转轨中形成的“经济人”角色越来越不利于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和谐社会职能的完善。促进政府治理方式从“统治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是有效抑制政府“经济人”角色及其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维系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鹏亮 《理论导刊》2006,(12):22-24
要全面提升和拓展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基础,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推进政党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开发执政的体制资源,构建执政的法理基础;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有效整合社会利益,不断增加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度;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决遏制党内消极腐败现象,防止权力的逆行与滥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从 1995年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随着国有资产的股份化和国有股在市场上的流通和转让,国有企业最终将会解除它们与政府这样或那样的行政隶属关系,摆脱束缚它们的婆婆,真正成为独立的和有完全责任能力的市场主体,走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保护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限制竞争主要不是来自经济力量,而是来自旧体制下的行政权力。因此,我国的反垄断法应当既反对经济垄断,又反对行政性的限制竞争。在当前,来自旧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性的限制竞争十分严重,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4.
行政合同或叫政府合同、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与相对人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作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一种方式,它一方面保证行政主体享有充足的权力资源以保证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私法上的契约精神,因此具有独特的基本特性——行政性和契约性.  相似文献   

15.
张溪瑨 《党政论坛》2012,(13):33-34
行政合同或叫政府合同、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与相对人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作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一种方式,它一方面保证行政主体享有充足的权力资源以保证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私法上的契约精神,因此具有独特的基本特性——行政性和契约性。  相似文献   

16.
权力商品化──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当前,对社会危害最大的腐败现象有两种基本形式:用政治权力换取经济利益,或者用经济力量贿买政治权力,这两种形式的实质都是权力的商品化。其主要原因有:一、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和集中化的计划经济双轨并行,使社会资源的分配有了两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深入,楚雄彝族政治权力正呈现出一个重新建构与塑造的过程。在体制内权力不断建构的同时,各种体制外权力依凭技能、传统习俗等权力资源也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这种政治权力结构将在长时期内存在,并对彝族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创新技术的市场化是企业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通常包括内部战略、外部战略和企业间合作等三种选择。市场化战略选择中要考虑能力或资源、资金及成本、市场体制、资产专用性和技术协同效应等多种因素。资源观和能力观、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及知识产权理论等为市场化战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市场转型期经济与行政权力的变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改革使经济、行政权力发生了变移,使得权力格局既统一又分割.国家在确定制度变迁方面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制度变迁_既引起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企业组织管理的变化,从而引起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领导人的身份转型.改革中的权力不褪色决定了权力的变移只是权力的转型,权力始终维系着对各种资源以及社会资本支配与控制,占有资源多的人在社会诸多领域发挥着命令性的影响.由于制度供给滞后,对权力的约束乏力,权力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权力的边界模糊,权力的私利化倾向较明显,导致了一些权力扭曲运作和社会层面运转无序,加速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和贫富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黄约 《学理论》2010,(26):149-150
准确理解和运用"参与式治理",充分赋权社会主义社会各类政治资源,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之间协调、监督、合作,形成和谐社会的政治管理机制,从根源上有效遏止与杜绝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