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问世以来,对异化问题的论争方兴未艾。很显然,在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成果的承诺是相当不够的,特别是当异化不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而具有更力宽泛的外延和社会分析价值时,现行的社会主义国家似乎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挑战。因之,全面把握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涵义及其现实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科学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用异化劳动理论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发端、根源以及原始推动力。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弗兰尼茨基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为基点,发现、重建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批判的人道主义基础。他认为异化范畴恰当确切地反映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所有其他前提都是从异化理论中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深入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结构,可以发现,实证分析才真正是隐蔽于《手稿》多重方法构架之中的主导方法。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和理论表现,异化劳动的结果,异化劳动的扬弃(共产主义),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工人阶级所埋葬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异化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及《资本论》这三部著作是其异化思想集中体现的地方,放到一起研究更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其异化思想。异化的消除离不开消灭异化产生的根源,但最终还是要通过消灭剥削、压迫和不公正产生的历史环境来实现,而这正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终理想。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异化理论不只包含"劳动异化",还有"需要异化"。需要异化与劳动异化是互释互补的,马克思的需要异化思想是其异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一大亮点,也是两大理论的结合点。研究马克思的需要异化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相似文献   

7.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中全面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对人的奴役、物对人的统治和资  相似文献   

8.
林丽英 《传承》2008,(8):34-3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集中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认为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人与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异化劳动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但同时又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表述,是一个过渡性的理论,是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青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问题 ,在国内外曾引起一定争论。本文在介绍青年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就其历史地位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
《巴黎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远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更丰富,不仅包括对劳动异化的阐述,还包括对交换异化、扬弃异化的系统论述。对异化问题的动态分析是马克思用哲学方法考察经济学问题的第一次自觉尝试,蕴含着马克思关于方法论的思想萌芽,即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以及历史辩证法。由于马克思的思想正处于探索、变革和形成的过程中,这些方法在《手稿》中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但是它们为马克思实现唯物史观的变革,推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展开了一条极为重要的道路。探析异化理论的方法论意涵,有助于深化对《巴黎手稿》中异化理论的理解,从而对这一理论做出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张汝 《传承》2014,(1):95-97
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劳动),批判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在异化劳动限制下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况,以及消除异化和私有财产,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伟大蓝图三个方面及其逻辑联系进行简要论述,有助于对其中的人学思想有所建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异化观虽曾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 ,但为了深入剖析当时的政治经济现象 ,他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思想 ,并把“异化”作为基本范畴批判资本主义 ,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赋予异化概念以全新的内容。他指出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 ,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第一次着手完成这个任务 ,揭露了私有制中人的自我异化的人间的“非神圣形象”。此时 ,马克思所表达的异化观是以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为…  相似文献   

13.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认识是逐渐演变的,这些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及马克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中。在《资本论》出版15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和研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演变过程,不论对于经济学研究的阶级性,还是对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大部分——哲学批判、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中,"感性活动"、"异化劳动"已经本质性的产生并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基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宏大而又深邃理论体系中以其时间维度和理论意蕴的双重价值一举超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异化劳动理论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理解这一理论,在现实中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仅有悠久的理论渊源,而且具有科学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当前,深入解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文本思想,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环境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纽带。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异化劳动,劳动的异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扭曲的深层根源。为了从根本上恢复人与自然的天然的关系,必须扬弃异化劳动,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人与类的统一、人与类的异化以及人向社会复归的三阶段。《资本论》把这种哲学思辨过程具体化为科学理论,基于异化劳动的人与类转变为基于剩余价值的人与社会,但扬弃异化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伟大理论创新,资本主义世界人与社会的异化并不在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占有,而在于剩余价值永远脱离劳动者和社会整体。把剩余价值向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复归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造成人的异化状态以及发展的片面性,探讨了人的本质、生存、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其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很注意异化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在当时德国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异化理论的思潮。青年马克思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把哲学、经济学和社会问题的探讨,与异化理论联系起来,特别是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异化劳动被当作经济研究的中心概念使用。因此,当《手稿》1932年公开出版以后,异化问题便成了全世界学术界和思  相似文献   

20.
刘真金 《求索》2012,(5):149-150,24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基础进行批判的理论成果。运用异化劳动概念这一成果,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与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异化劳动概念的最终理论旨趣是为了批判当时流行的共产主义,阐述马克思自己的共产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