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军事立法不仅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现阶段我国军事立法在保障军事变革方面存在军事法规位阶偏低并缺乏系统性、军事立法重点不够突出和军事立法组织机构有待健全等问题。建议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军事立法力度,健全军事立法组织机构,抓紧制定颁布一批保障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所急需的军事法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完善。  相似文献   

2.
儒家以孔子为创始人,以他和孟轲、荀况为主要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早形成的学派,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礼治"、"德治"、"人治"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支配了中国古代法律几千年.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的"礼治"思想,代表了儒家的"礼治"思想.孔子的"礼治"思想,影响、渗透于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立法、司法活动,内化在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中,积淀成中国人特有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意识,这必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林 《青海人大》2010,(4):57-58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以230多部法律为主干。由7个法律部门和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于今年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宣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标志性成就,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24日)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回顾形成历程,畅谈重大意义,总结基本经验,分析形势任务,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被宣告形成,七大法律部门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军事法不在其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透露出,军事法不是国家认定的法律部门,也不独属于七大法律部门中任何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军事法仅指军事法规和规章,且法律地位较低。军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如何对待这种地位,是军事法学界需要追问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厘清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军事法制建设的实践,也关系到军事法学理论研究,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同志丰富的法律思想聚变升华的理论硕果,是我国法治建设实践催生的理论创造,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下探索形成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法治思想。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由关于法治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的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和运行的思想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民主法治,地方立法工作任重道远。11月上旬,第十二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在海口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市人大法制委和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同志100余人聚集一堂,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地方立法工作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相互交流了在各自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为认真学习各兄弟省市的经验,更好地推动地方立法工作,本刊分两次择要刊登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中国的法治建设道路,其出发点必须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民主意识,扩大民主权利,彰显法律至上,铸成法治精神;必须完善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制度;必须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借鉴西方法治中具有普适性价值的经验,加快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法治的实现,这一目标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从此意义而言,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对政治文明影响至深: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影响着政治文明的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有助于弥合建设政治文明所面临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及精神土壤;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培育能够促进法治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涉台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地方立法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在福建省的地方立法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福建的涉  相似文献   

12.
《海南人大》2009,(9):50-50
杨景宇在2009年3月31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做好今后立法工作,在形成并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过程中,首先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体现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总结多年立法经验,提出必须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不能用西方的法律体系来套我们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在中国的土壤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宣布:以宪法为统帅,以诉讼与非诉讼法等七个法律部门为主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其中,非诉讼程序法强调对社会纠纷的多元化和差异化解决,可谓保障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天然需求。从立法和实践两个层面客观分析我国非诉讼程序法的现状、缺陷、多样性和高效性的双重维度提出其具体的完善路径,能够更有效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已经形成"迈向"全面完善",也有助于满足我国当前对于社会纠纷解决方式多样化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4.
立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生效的法律共231部,其中223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这说明,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立法任务,立法速度之快为世界所罕见,堪称世界立法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它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由法律规范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特征上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建构性、一元性及多层次性、控权性等特点.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虽然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但这并不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走了一条由简单到成熟、循序渐进的发展之路,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立法质量不高、立法的民主性欠缺、立法中体现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存在某些立法空白。要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紧添补立法的空白点,将修改现行法律放在立法工作的重要位置,开展法律清理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的“法治”和西方语境中的“法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比西方法的概念,中国的“法治”和西方语境中的“法治”蕴有诸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因素,其概念有更为鲜明的中国元素,也构成了中国元素法治探索与实践的一项独特内容。总结并坚持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中国法治建设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经由对古今中外法治建设的辩证分析与合理扬弃,中国的法律体系日渐合理化、科学化;注重法治建设对民生保护、和谐社会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试图在意识形态领域为世界做出自己贡献的尝试与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梳理、总结和发展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宪法存在契合与互动,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宪法具有指引作用,另一方面宪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中国宪法的政治属性和法律属性之间,应该更加强调宪法的法律属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其政治属性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如期形成。这一成就无疑是里程碑式的,它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然而,形成不代表完成,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没有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