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正走向后工业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人类分别拥有了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建构起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历史演变中的这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嬗变也会表现为伦理精神的迷失与回归。本来,人类社会中是包含着伦理精神的,但是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却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仅仅在表现形式上反映出伦理的特征,而在实质上是与伦理精神相背离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突出了法的精神的时候,则把伦理精神彻底抛弃了,而我们正在进行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建构,则呼唤着伦理精神的回归。这意味着,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将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倡导公益至上的伦理精神,充分实现善的价值,使人类社会恒久存在的公平、正义等追求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蒋好华 《唯实》2004,(9):78-82
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为本位,未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审视政治生活.从“类“的视角出发,考察人类公共治理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部落治理模式、自然国家治理模式、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人类治理模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即由基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人类战胜来自社会内部和自然界的双重致命威胁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终结其原始敌对情结和集体恶性竞争的唯一道路.为此,人类需要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学应为全球治理的新时代提供革命性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3.
论人类治理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好华 《唯实》2004,(8):78-82
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为本位,未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审视政治生活.从"类"的视角出发,考察人类公共治理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部落治理模式、自然国家治理模式、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人类治理模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即由基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人类战胜来自社会内部和自然界的双重致命威胁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终结其原始敌对情结和集体恶性竞争的唯一道路.为此,人类需要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学应为全球治理的新时代提供革命性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经济危机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或者说,这场经济危机是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振荡.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社会治理方案,其中,承担社会治理职能的组织是行政学研究中首先需要加以探讨的问题.如果说官僚制组织是最为理想的承担工业社会治理功能的组织的话,那么合作制组织将是后工业社会的治理主体.与官僚制组织的线性结构不同,合作制组织所拥有的是一种网络结构.合作制组织将使官僚制组织中的一切病患得到解决,将彻底告别官僚主义和低效率,或者说,它是一种最具有整体效率特征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与标志,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治理则是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社会治理经历了从统治型社会治理到管理型社会治理再到服务型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服务型社会治理是以服务而不是以权力的扩张或法律的制约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是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与我国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而且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方法论诉求.和谐社会蕴涵的科学高效的治理价值与理念,预示着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在我国,由政府单一化的治理走向公共治理模式,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必然趋势.就现实视角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优化阶层关系、协调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公平,成为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公共治理的现实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产生出不同的国家管理制度以及具体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治理模式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范式。在我国现阶段,可以概括出五种政府治理模式:市场型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参与型政府治理模式、阳光型政府治理模式和亲民型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公共治理、公民治理是现代社会两种基本的社会治理模式.由于社会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因谋求个体理性至上,而难免让公共治理和公民治理一度陷于治理困境.<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系统提出的社会合作治理理论,是对现有公共治理和公民治理的超越与扬弃.该书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路径,从行政伦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确立了作为学科的行政伦理学所应具有的新观念和新视野,并在此过程中建构了基于信任的社会合作治理理论.从总体来看,该书具有体系新、观点新、跨学科、中国化、国际化、建构性等特征,体现了著者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是我国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又一佳作,标志着我国行政伦理研究日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府统治方式的一种新发展,社会治理是一种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以达到善治的社会体制。人类社会治理正在经历从管制型范式向服务型模式的历史演进。服务型社会治理是以服务而不是以权力的扩张或法律的制约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是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努力建设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治理的效能,减少和防止治理失败的可能,从而保障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论人类治理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为本位 ,未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审视政治生活。从“类”的视角出发 ,考察人类公共治理的历史演变 ,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部落治理模式、自然国家治理模式、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 ,人类治理模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 ,即由基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人类战胜来自社会内部和自然界的双重致命威胁的唯一途径 ,也是人类终结其原始敌对情结和集体恶性竞争的唯一道路。为此 ,人类需要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政治学应为全球治理的新时代提供革命性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全社会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的状况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全社会具备法治思维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全社会成员通过自身努力并营造一个有利于全社会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良好外部环境,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一个以制度建设为主干,包括政党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政治的完整体系。其实质就是要实现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的法治化。因此,政治文明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和促进法制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局部执政时期开始,就积极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构建了中国特色政权结构模式和执政党执政模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稳步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逐步走向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不断地走向宪政化。  相似文献   

14.
低碳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低碳理念的视角来看,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必须讲究执政成本,注重创新执政成本的机制。实行低碳执政,提高执政效率,必须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建设一个节约型政党,打造一个廉价型政府,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政策执政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依法制执政阶段;十五大以后——依法制执政向依法治执政转型阶段。依法执政实质是依宪执政,是党执政方式的新思维,而党依宪执政的关键是确立宪法至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55年长期的革命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发展,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及时总结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上的经验教训,根据新的实践加以改革、创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执政安全是关系到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执政安全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研究概况、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执政安全的研究做一回顾式梳理、归纳和概述并简要评析,以期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近代契约理论是现代法律制度体系的合法性基础。自然法思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权利文化为它提供了制度化的基础。近代西方的契约理论蕴含着深刻而又丰富的法治意义。从私契约理论演化而来的社会契约理论系统确证了法治观念的必然性,决定了公私法法域划分的合理性,以至于宪法成为社会契约的法律表现形式。进入信息知识经济社会后,人们在不懈追求意思自治的同时,注意到了契约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的紧张关系,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契约理论,并逐步认识到意思自治与国家适度干预相结合是消除契约当事人实际地位不对等的缺陷,实现契约自由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执政信任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石,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执政者的政治灵魂和政治生命.现代社会执政信任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基础性因素和相关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执政公正、执政信用、执政能力和素质,后者包括执政者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制度化的民主、规则和法治.  相似文献   

20.
改善执政方式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执政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改善执政方式就要对其进行法治化设计,坚持依法执政。合理而有效的执政方式能带来执政的高效率,即有效执政才能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