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空中俯瞰陕西,北部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雄浑壮阔。继而是阡陌纵横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翻越重叠起伏的秦岭,是峰峦叠翠的陕南山地。  相似文献   

2.
一场秋雨一场凉。 隆冬正逼近,一场天幕下的艺术试演却给申城注入了别样活力。11月25日,8位首批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试点满月,他们对于艺术的梦想之花正在城市治理体系的守护下静静绽放。  相似文献   

3.
保安的情怀     
戴璐 《中国保安》2014,(1):74-74
晨露洒满我的额. 日光晒黑吾脸庞. 雨水冲刷大檐帽, 大雪披盖作衣裳。  相似文献   

4.
应再泉 《今日浙江》2008,(18):59-59
路桥区全面落实省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战略,自2005年以来,坚持文化惠民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文化燎原”计划,着力构建“5分钟文化圈”,不断创新文化载体,搭建工作平台,丰富内容和形式,全面推进文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达到以文化工作引领精神文明建设,以文化工作引领“两个社会”建设,以文化工作引领商贸城市发展,努力做到点燃文化星火,燎原商都大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5.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4):80-80
2010世界城市峰会(WCS)日前在新加坡举行,此次峰会的中心主题为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旨在解决当今城市愈加紧迫的城市问题.在此次峰会上飞利浦正式推出了EssentialLine系列道路照明解决方案.这款全新的LED道路照明产品以其高效、环保将为城市规划者们进行道路的绿色升级提供更好的选择,也标志着飞利浦照明在推动绿色道路的建设上开始引入宜居指数作为市场指向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孙勇才 《求索》2008,(12):120-122
余英时既反对极力维持传统文化,也反对全面拥抱西方文化,在余英时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和表现。余英时认定中国文化是“内向超越”的价值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止”、“定”、“静”、“安”。通过与西方文化“外在超越”价值系统对人类最为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问题的态度的比较,余英时既指出了中国“内向超越”文化的局限性,也揭示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合理成分及其现代意义。余英时提出文化重建必须以文化“自性”为前提、以文化传统为根本、以融合中西为起点、以严守学术为保证并且做“退而织网”的功夫。余英时在海外所做的工作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如何转化和运用传统精神资源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余英时的文化情怀正是他的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陶云桥 《中国发展》2011,11(1):87-89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指出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和宜居城市,这四个定位是并列的,没有区分层次。"总体规划"虽然给出了北京政治、资源环境、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定位,但是没有明确最核心的总体定位。2009年12月底,"世界城市"一词首次出现在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的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北京要“瞄准建设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8.
绿色畅想曲     
绿色是春天的开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中,绿色随处可见,绿色的山水、绿色的田野。绿色给人以清新、柔和与希望。大地不能没有绿色,城市不能没有绿色,大地缺少绿色将变得枯黄,城市缺少绿色将变得丑陋。绿色意味着生命,小树、小苗、小花、小草,哪里有绿色,哪里就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朝气。没有绿色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保护绿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为人类是随着绿色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绿色的消失而消失。  相似文献   

9.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10,(21):44-47
盛夏时节,带着对西藏的向往,带着采访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的任务,记者再一次扑进了神奇、美丽的西藏的怀抱。  相似文献   

10.
李冰 《思想工作》2006,(2):33-33
“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席慕容,这是个与多少人的青春记忆无法切割的名字。如今这个有着蒙古族名字的女诗人来到了北京。虽然隔着那道浅浅的海峡,这位台湾女诗人的文字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无声地吹拂了过来,就像她在那个海岛上每年都能敏感地嗅到来自故乡--内蒙古高原上的风一样。1981年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首次在内地出版。第一次回到草原那天是个周日,中华世纪坛大屏幕厅早早就座无虚席。一袭黑色衣裙的她出场了,挺拔的身材,略高的颧骨,有些细长的眼睛,原来她有着一张蒙古族人的脸,那是一张与她…  相似文献   

11.
林文镜常说:“一个华侨热爱自己的家乡,就要担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正是怀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以造福家乡为己任,用人生晚秋的17年光阴,默默地拼搏和奉献,使他的家乡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走上了富裕之路。他还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来众多海外侨商共同投资中国,建设家乡。一心造福生养自己的故乡 76年前,林文镜出生在福建福清的  相似文献   

12.
刘静 《公民导刊》2011,(9):31-32
改善民生不能是花拳绣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忠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职行权,维民利,惠民生,解民难,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中留下了一个个清晰的民生印记。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沈从文对湘西底层人民的理解、关怀和温爱 ,挖掘出沈从文作品中深藏的苦痛、辛酸和悲悯之心 ,探讨了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4.
北京的秋天,秋高气爽。在清晨阳光的沐浴下,我来到一位曾为党的隐蔽工作奋斗了大半生的老战士——吴佩申同志的家。叩开吴老家的门,75岁的吴老热情地把我迎进客厅。彼此简短的几句寒暄,使我感到吴老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长者。吴老生活俭朴,家庭陈设非常简单。说明来意后,我们的话题很快便转入了正题。吴老回忆道:“抗战开始时,我正在读中学,并参加了第二战区的抗日斗争。在斗争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救国救民的。于是,我怀着满腔的热血,追寻革命的道路,找到了八路军驻二战区办事处。时间是1942年。当时正值抗…  相似文献   

15.
在山上,找一块干净的土,往下掏一尺取一捻放在嘴里尝。品不出什么味道。用李时珍的笔法。可写为“土性平、无味、生育万物”。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支部生活》2012,(10):26-27
中秋前夕,上飞院的“微电影”门票被抢一空。原来,大伙都想瞧一瞧身边同事在微电影里的表现呢。  相似文献   

17.
杨春林 《政协天地》2009,(10):18-20
伟大的祖国迎来60岁华诞,宁德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红色苏区根据地,已然由建国初的贫瘠土地发展成一个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在如歌的岁月中,我亲历了闽东工行人与闽东人民风雨兼程,共同体验拓荒创业的艰辛与豪迈,共同感受春花秋实的感动和喜悦,共同谱写宁德地区经济建设的辉煌和壮丽。  相似文献   

18.
十月的情怀     
杨永平 《前进》2008,(10):56-56
有一种力量滋润我们成长,有一种力量鼓动我们远行,有一种力量承载我们腾飞,有一种力量成就我们辉煌。这种力量的源头是一艘红舫船。船上十二个人操着12种方言,吟诵着马克思主义诗篇,采撷着工人运动的浪花,用人民群众渴望自由幸福的星星之火,在多灾多难的华夏大地上,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人生脉络,各自的成长、收获、历练、蜕变总不远不近地缠绕在这条脉络周围,由此串成那些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值得永久珍藏的记忆项链。在我的人生脉络中,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魏国强 《群众》2017,(21):31-32
城市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建好管好城市才能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宿迁是江苏最年轻的设区市,城市建设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