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传承》2016,(1)
文物是构成博物馆的要素之一,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分析博物馆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粉尘和光照、有害生物等影响文物保存环境的因素,探讨改善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的方法,可安装风淋室系统和环氧乙烷真空充氮设备,智能化控制室内温湿度的恒定,智能控制调节文物库房洁净度,按文物质地分类分库存放,使用囊匣保护文物等。  相似文献   

2.
文物是不是商品?文物买卖的存在,是否就意味着文物市场的存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文物要不要进入市场或有计划地开放文物市场?这些问题,是近些年来社会上争议比较多、看法很不一致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又影响着文物流通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文物是特殊商品文物不同于一般商品,但具有商品性质。商品是为了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文物是历史文化遗存的实物,民间的传世文物,除少数例外,最早也是作为商品生产的,历史上曾经具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与当时的劳动产品和当代的劳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7,(5)
文物是一种文化标识,是国家和民族记忆的情感依托与物质载体,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博物馆是高风险单位,安全工作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做好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关系到文物事业繁荣发展的全局,贯穿于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始终,需要长期防范、精心组织,因此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河南政报》2013,(10):5-7
豫政[2013]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可移动文物普查是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由专业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掌握可移动文物现状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保护政  相似文献   

5.
调和与冲突:国内法视野下的文物返还"善意取得"适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既为文物大国,亦为文物流失大国,中国文物的流失状况每每令学者和收藏家们唏嘘不已,追索流失文物的状况与制度建构日益得到重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文物的追讨,因其公信力强成为文物返还中不可忽视的方式之一。文物返还是文物保护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民间收藏文物热的升温,国内文物交易中也开始出现文物所有权产生争议的情况。判断文物持有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权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该持有人占有文物的行为是否善意。无论是对中国国内还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返还而言,是否符合此项标准都是认定文物权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07,(5):44-45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此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要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  相似文献   

7.
法律问答     
私买文物的行为如何定性编辑同志:   李某从张某、王某、袁某三人手中,分别以 100元、 50元、 60元买到文物数件。张、王、袁三人的文物是开荒时挖到的。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一件三级文物,其它为一般文物。李某在审讯中说他不懂文物,认为是古董,买回去收藏并不是为了牟利。请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倒卖文物罪 ? 江西 肖跃文 肖跃文同志: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 4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将发掘出的文物私自出卖给他人,是违法的行为,应当根据该法第 30条第 2项的规…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物走私犯罪是一种走私文物犯罪的新形式,是通过在网络上进行交易,出卖者再把文物以其他名义进行邮寄、运输出国(边)境的一种犯罪行为。目前网络文物走私正在以不可遏制之势发展,引起了世人极大关注,甚至成为了2011年"两会"的热点问题。因此,网络文物走私犯罪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是对网络文物走私的侦防对策进行详细阐释,并就如何完善网络文物犯罪的侦防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文物的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2012  相似文献   

10.
罗大位  李建 《公安学刊》2014,(4):105-108
我国与意大利同为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也共同遭受着严重文物犯罪的侵袭。为此,两国都设立了文物警察机构,意大利的"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部队"是世界上第一支打击文物犯罪的专职警察队伍;我国只有个别省份内存在层次、名称、职能各异的文物警察机构。两国的文物警察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而意大利的文物宪兵历史悠久、成绩斐然,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对我国文物警察制度建设和革新也有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今天,举行国际国内文物拍卖会已经司空见惯,文物拍卖公司相继成立,拍卖成交额与日俱增,文物拍卖已成为促进民间收藏、活跃文物流通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五年前,文物拍卖,特别是文物国际拍卖,仍是一个禁区,打开这个禁区,取得社会各界对文物拍卖的共识,曾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那是在1992年——“中国黄金旅游年”,市外经部门为配合旅游年活动,筹划举办一次国际拍卖会,他们建议这次拍卖增加文物拍卖的内容,以吸引国外游客和海外人士来华旅游。市文物局经过研究,认为这是一个难题,但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权衡利弊,值得一试。文物商业多年来一直由文物部门统一经营,文物外销执行“少出高汇,细水长流”的方针,文物商品的价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  相似文献   

14.
正宁政办发[2018]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围绕"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目标要求,努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健全文物安全体制机制,增加文物安全基础投入,推动文物安全状况不断好转。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日益显现,文物保护的任务日益繁重,文物工作面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7]2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加强文物工作,对于提升贵州文化自信,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贵州省文物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文物保护、文物拓展利用、文物执法、政府和部门责任落实、文物工作经费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为贯彻落实习近  相似文献   

16.
正渝府办发[2018]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文物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和文化标识,是国家象征、民族记忆的情感依托和物质载体。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为严格落实文物安全保护责任,筑牢文物安全防线,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8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加强全市文物  相似文献   

17.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既遂形态是结果犯,即行为人不但要实施了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而且要造成文物损毁的结果,否则,不能构成本罪的既遂。行为人为了故意损毁文物,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能着手实施的,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预备形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的,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未遂形态。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中止形态是指行为人在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文物损毁结果的发生。对于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一人着手全体着手";二是"一人既遂全体既遂";三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行为人先实施其他文物犯罪行为,后又对相关文物故意损毁的,如果不存在牵连犯和吸收犯的情形,一般应当以数罪论处。  相似文献   

18.
正吉政办发[2018]1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文物承载历史,传承文化,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关系国家历史传承和民族团结,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关系人民群众精神家园建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2月16日,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民间收藏文物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目前,《办法》已经正式公布,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一、《办法》的制定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民间文物收藏和交易活动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发展态势。上海作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东西文化的交汇地,一直以来都是民间收藏文物交易的重镇。为此,本市早在1995年就制定了《上海市文物市场管理办法》,并在2001年修改为《上海市文物经营管理办法》。近年来,民间文物收藏不断升温,文物价格持续攀升,文物流通领域也随之出现一些"乱象":夹带文物经营活动的古玩旧货市场发展迅速,游走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鉴定、虚构拍卖等方式,骗取高额费用;网络文物交易活动日益活跃,亟待加强监管。因此,原有的《上海市文物经营管理办法》已经难以适应实践发展需要,亟需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加强对民间收藏文物经营活动的管理,促进文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0.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和遗存,是物化的历史,承载和记录着不同的时代信息,凝结着人类生产生活的记忆。要发挥好文物的价值,要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把历史生动地展现和宣讲出来,让人民在欣赏和游历中感知灿烂历史和认同文化传统。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作用,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