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妉 《前沿》2011,(10)
苏北农村青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江苏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苏北农村青年价值观基本特征的分析,从而强调苏北农村青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及重点,指明苏北农村青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耀雄 《传承》2008,(20):50-51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发展农村和谐文化,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粮食。  相似文献   

3.
王凤珍 《理论月刊》2007,(6):169-171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和谐与否在整个社会和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法律制度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农村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意义,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指导,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发展农村和谐文化,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粮食.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和谐与否在整个社会和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法律制度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农村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戈新 《新重庆》2007,(1):16-17
农村实用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创造在农村,是农村生产力中最先进、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紧迫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9.
论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没有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恩  韩喜平 《求索》2011,(7):56-58
在粮食主产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终极目标和内在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为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精神支柱、主要途径、制度保障、卫生安全和可持续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和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张炜芬 《今日浙江》2005,(24):35-36
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和使命。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从2004年开始,海宁市扎实开展农村“双建设”(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文化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农村文化建设三大体系海宁市以农村“双建设”工作为载体,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长在管理、实在基层”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农村普遍建起文化活动阵地,充分激发了农民群众“求…  相似文献   

12.
陈耀雄 《传承》2009,(6):164-165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文化基础和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3.
刘平凡  黄向阳 《传承》2008,(24):42-4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前进的重要动力。要保障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有力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就必须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时期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的基本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关系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农村党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要职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建强农村党支部,让农村党支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行之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让社会主义思想牢固地占领农村阵地,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处理好虚与实的问题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既要务虚,也要务实。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兼。既不能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简单地看作只抓开会学习,造成“两张皮”、“两脱节”;也不能把社会主义思想混同于农村  相似文献   

17.
沈树芬 《思想战线》2011,(Z1):466-46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建设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大局。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配套的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研究以祥云农村文化假设为个案,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和思考,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刘雄 《理论月刊》2006,(10):169-171
村民自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制度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又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村民自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促进中国民主制度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务院副秘书长刘济民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小平同志从来讲的就是两手抓,从来都是讲两个文...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稳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认真分析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的现况,查找深层次原因,围绕基层公安机关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找准公安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创造良好的农村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