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而且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如何根据《决定》的精神,改革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已经成为干部理论教育、各级党校和大专院校政治理论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改革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学教,关键是改革教材.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初步认识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颁布实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经过实践检验,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相似文献   

3.
<正> 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实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轨,不能离开价格改革。不理顺价格就谈不上真正确立新经济体制的基础。但深化改革又不仅仅是一个价格改革问题,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价格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84年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已经有过明确的说明。《决定》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了形成合  相似文献   

4.
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有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实际的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这些传统观念主要的就是把实行计划经济同发展商品经济、运用价值规律看作是互相排斥的、互相对立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根  相似文献   

5.
要加强对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要健全有效防范、及时纠正冤假错案的机制;要实行庭审实质化改革,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缺席制度;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要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人权和民主法治密不可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建设逐步推进,人权保障日益加强。2004年修改的《宪法》第33条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均提出"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这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宪法人权保  相似文献   

6.
预算法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有人称之为"经济宪法",主要规定国家机关之间财政权力的配置,重点规范中央与地方、人大与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预算制度不仅涉及经济体制,也涉及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并重...  相似文献   

7.
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出发,破除了一系列误解社会主义的传统的固定的观念,规定了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它在实践上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理论上是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典范。本文试就《决定》如何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谈一点自己在学习中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明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断言,《决定》将对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点,制定、修改、废止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我国宪法没有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拥有行政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享有立法权的依据是《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其中《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0.
初二思想政治课以国家、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为主线,上下册的落脚点是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那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关系如何呢?一、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其中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般地说,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可以做什么或者不可以做什么的,通常表现为公民的权利。如初二思想政治课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婚姻自由权;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等九项…  相似文献   

11.
方栓喜 《北京观察》2003,(10):57-58
现行宪法有些部分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修改宪法已势在必行。究竟如何修改,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鉴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际,宪法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抓住宪法的精神实质,从规范公民权利入手。其一、宜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以往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将人权问题视为西方的“陷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共十五大、十六大都肯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原则和价值观念,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我国政府先后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  相似文献   

12.
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我国企业由于经济成分不同、规模大小不同、适应市场能力不同等,改革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应该不同。对于乡村集体企业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现有城镇集体企业,也要理顺产权关系,区别不同情况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或合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一旦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那么,商品货币关系就将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因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经确立。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这一论断继续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探讨。本文就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是怎样统一于社会主义的问题再谈一些个人思考。过去,我们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划等号,把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划等号,因此,一讲商品经济就认为是资本主义,把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坛》2009,(9):42-43
上官丕亮在《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载文《科学发展观的宪法保障》指出,一、我国宪法包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宪法依据和直接保障。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内容,我国现行宪法都有相关的规定,这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了直接的宪法保障。二、宪法规定的重大事项由人大决定的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保障。决策是各项工作的第一环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在决策环节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决策,纠正在实践中一些重大问题由党委或政府直接作出决定而不提交人大讨论的做法,必须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将重大事项(包括重要建设项目)交由同级人大讨论决定。  相似文献   

16.
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现有的监察体制因为监督主体分散、监督不力等诸多问题导致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这决定了监察体制改革的必然性。监察体制改革之重要性和其面临的宪法问题之复杂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充分的宪法依据和正当性,因此,监察体制改革必须在宪法规范内进行,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坚持宪法核心内容不能改,坚持稳妥推进、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障和规范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职权,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于1999年12月13日通过了《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法规,其特色主要有以下两点。一、界定了重大事项的范围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享有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职权,那么,什么是重大事项?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大工作者。笔者认为,重大事项与非重大事项之间很难划分绝对的界限。同  相似文献   

18.
<正>一、《决定》高度重视市场监管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多次提到并强调市场监管问题:例如,《决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①  相似文献   

19.
正曲径通幽、登堂入室;登高望远,豁然开朗。日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决定》向全会所作的说明中指出,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相似文献   

20.
预算法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有人称之为"经济宪法",主要规定国家机关之间财政权力的配置,重点规范中央与地方、人大与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并重新颁布修改后的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法规定,全面理解新法内容,准确掌握新法精神,推动各级人大、政府、预算单位和全社会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法的各项规定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