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问:前不久,我和我的同事去某医院探视病人,由于天黑又没有路灯,我的同事在通过病房的走廊时,不慎掉入一个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敝着盖的地下管道井内,摔成右臂骨折,我的同事认为他是在医院摔伤的,医院应当对此事负责,可是医院的同志却说,我的同事掉下去的时候,某施工队的工人正在管道内检修管道,不是医院的责任,我的同事应当向施工队提出赔偿要求,请问,究竟谁应当对我同事摔伤的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答:只因为是在医院病房的走廊里被摔伤,就认为责任在医院是不对的,根据《中华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的一个同事1992年为做生意,借了我的房产证到信用社抵押贷款,期限3个月。3个月后,同事说生意亏本,无力取回房产证。5年后,该同事为逃避信用社追款,与妻子离婚后山走,至今没有下落。为此,我只好在当地电视台声明房产证遗失,并重新在房产部门登记,交费办理了新的房产证。请  相似文献   

3.
一件小事     
那真是一件小事,在我从检10余年的生涯中,在我的那些战斗在反贪一线的同事们的经历中,的确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件小事,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难以忘记。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第一次以书记员的身份和同事们一道参与一条举报线索的初查。我当时的心情是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终于有机会和同事们一道深入办案一线,紧张的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配合好同事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也不知道会碰到一个什么样的当事人。我们按初查计划对线索进行了秘密调查,在初步掌握了嫌疑人的一些受贿证据后,决定将犯罪嫌疑人传唤到检察院进行讯问。当我…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生活》2016,(9):62-63
2015年11月,我在全国刑法学年会上获赠一本书——《刑法规范精解集成》.随手翻看,不禁爱不释手,此书实用性极强.为此,我为律所每位同事购置了一本.说来,这本工具书吸引我的地方不胜枚举. “点对点”式精准解释 近几年,刑法工具书也出版了不少,很多工具书止步于将司法解释稍作拆分即与某个特定的刑法条文简单地对应起来,可谓“块对块”式体例.例如,有的刑法工具书将盗窃罪司法解释作为一个整体与《刑法》中的盗窃罪对应起来.这种“块对块”式体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司法解释与刑法典的结合,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简单堆砌的窠臼.  相似文献   

5.
涂丁 《行政法制》2005,(2):64-64
鄙人从政府督查室调到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以后,过去的一位同事见到我故作深沉地问道:“你现在搞法制工作了,知道我们国家最大的法是什么吗?”因为这是一个路人皆知的常识问题,太简单了,我便不屑一顾地反问道:“你是故意地考问我,还是调戏我?”同事满腔严肃地说:“我是真诚地考问你。”于是,我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宪法!”同事抚掌大笑道:“大错特错。”见我目瞪口呆,同事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国家最大的“法”是领导的“看法”。你想想,你为什么会从督查室到法制办?真是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顿时,我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6.
袁岳 《法人》2009,(11):87-87
我的一位人力资源的同事用她自己的工作感受告诉我说,其实亲和非常重要,因为在同样的事情上,亲和的领导更能让他的团队成员一起认真工作,并富有成效。她说的一点也没错,因为同样的情况下,我也有一位管理同事,在她的管理工作中可能最缺少的是亲和,因此就比较容易在同事中累积对她的成见,从而增加摩擦与矛盾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吃烤鱼11人煤气中毒李平是一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年近半百的他除了专心于科研之外,唯一的爱好就是和好友或同事小酌几杯,谈工作,说课题。2013年3月的一天中午,李平接到同事老周的短信"单位附近新开了一家烤鱼店,我约了几位同事,晚上咱们  相似文献   

8.
良师伴我行     
一次,围绕一个案例,同事们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我从《中国监察》杂志上找到了答案,说服了同事。通过这件事,同事们都开始争着看《中国监察》,学刊用刊的兴趣特别浓。每当工作遇到了难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监察》杂志,它给了我许多帮助,杂志中报道的许多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迎难而进。为了学刊用刊,我把订阅的《中国监察》装订成册,放在案头,经常翻阅。现在,我积存下来的《中国监察》杂志已有100多本了,多年的学刊用刊,也使我提高了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写作水平,这些年,我…  相似文献   

9.
每当我看到那些人被强暴、谋杀、虐待和毁灭,我都明白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将继续伤害别人,他可能坐在什么地方回味自己的所作所为,仔细品尝它,并在细细把玩中获取快感。他是真实的人,在某个地方等待着,他的冲动会一次次地增强,任何时候我都无法预知将发生什么事情,但我确信:除非有人去阻止他,否则他会再次杀人,一次又一次地杀戮下去。  相似文献   

10.
妈妈的菜园     
难得回娘家,和老公一起去参观妈妈的菜园,顺便拔拔草帮一点小忙。妈妈退休后,早晚至菜园劳动,是她一天的乐事。妈妈不无炫耀地告诉我:"我被菜追着跑,吃都吃不完。"菜园并非家里的资产,属于妈妈同事的友人,因种稻收入太低不再耕种,又看似等不到发展,于是一直弃耕。妈妈同事知道之后,兴致勃勃借了土地,邀请妈妈一起种菜。谁知同事没多久便打退堂鼓,抱怨野草长得  相似文献   

11.
文杰 《当代审判》2003,(5):38-38
今年1月初,单位一位同事领来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女青年来到我办公室。同事介绍说,这个女青年是他远房亲属,遇到官司了,请我这个“法学家”帮帮忙。然后指着我对那个女青年说:“你有什么苦尽管向他诉,他是法学‘专家’,会帮你圆满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
法律咨询     
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不出证据就会败诉吗?来信我曾供给本单位同事一笔钱,因平日关系较好,未收借条,后岳父因病急需一笔钱,多方筹集未果,我只好向该同事提出能否先还些给我。谁知他不承认向我借钱这件事,无奈我只好诉诸法律。可有人说,如果举不出借钱的证据是要败诉...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单位同事装修,说要装复合地板。我向他表明观点:最好安装实木地板。单位同事果然听我的劝告。最后真装上了实木地板。如果两年后我装修,首选应该是复合地板。因为经济和实用的原因选择复合地板。不过。无论如何我都喜欢实木地板的舒适感觉。思想上的转变是因为我国从今年4月1日起大幅调整消费税,其中就包括调高实木地板的税率。  相似文献   

14.
温暖的警事     
周玉荣 《江淮法治》2011,(24):21-21
这是一则温暖的警事。温暖着我,温暖着我的同事,也温暖着每一个知晓的人。  相似文献   

15.
价格和价值     
刘洁 《江淮法治》2009,(14):25-25
中午和同事们一起吃饭.一个同事说:“我今天案子的当事人是公司的老总,开着高级轿车来,挣的钱花不完。我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来为他调解纠纷,口干舌燥,绞尽脑汁运用我学过11年的基础教育知识,4年的专业教育知识,40来年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来做一个法官的工作,我骑的是自行车,月薪不过2000元。”  相似文献   

16.
2月14日早上6时30分,手机设定的闹铃又一次准时响起。自2月4日紧急受命,我担任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疫情防控员和联络员以来,每天这个时间点,都是我与“下沉”一线的第一班上岗同事取得联系的时间。通常,第一班同事到岗后,会主动在我院“进社区疫情防控战斗群”中发送各自的上岗照片。有时,新“下沉”人员找不到值勤岗位,会让我帮忙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仗剑走天涯     
周末,经常带女儿到同事家去玩。女儿总忘不了问我的同事:“你们家的宝剑呢?”同事马上就心领神会了,在为她进行一番形象设计后,女儿就美滋滋地闪亮登场了。只见她头戴用蛋糕盒子制作的头盔,右腿站立,左脚提起,手中的玩具宝剑高高举起,剑鞘斜挂腰间——一副英姿飒爽的侠女形象。  相似文献   

18.
关于岳阳市市长选举的详细报道我没有读过,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则简短消息。当时,我和我的同事的直觉就是岳阳市市长的当选似乎不合  相似文献   

19.
与我们公司合资的英国企业需要技术人员,公司派我和一位英国同事前往。在飞机上,同事告诉我,到了英国之后,首先要适应的就是英国人的抱怨和唠叨。很快我就见识了英国人的"抱怨文化"。在公司安排好的住所稍稍休息之后,我们决定去超市买些日用品。来到一家小超市选好了东西后,我们到收银处准备结账。正值午休时间,超市里只有一个收银员在工作,大家整齐有序地排队等候结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普通的公证员,从事公证工作已有22年.在这22年里,我和同事们一起经历了公证事业发展的每一次进步,丈量了公证工作走过的每一段历程.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丰富了我的执业经历,企业改制、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的兴盛、金融信贷业的发展、招投标理论在武汉的实践和新世纪政府采购的尝试,我都曾通过我钟爱的公证工作亲身经历,也和同事们一样,感受过变革的阵痛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