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宏 《人民论坛》2010,(2):56-57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辽宁省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诸如援助渠道不畅通、援助资金短缺、援助难度大、援助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今后应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多渠道筹集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从关注民生入手,通过建立经济帮助、法律援助、社会救助和心理疏导的“三助一导”制度,为刑事被害人和涉检信访困难人员搭建了一条适时救助的绿色通道,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辽宁省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诸如援助渠道不畅通、援助资金短缺、援助难度大、援助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今后应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多渠道筹集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法律援助机构不统一;法律援助人员不符合中国法律援助的需求;法律援助经费匮乏。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后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严天高 《人大论坛》2006,(11):22-23
国务院《信访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信访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信访条例》第十三条:“信访工作机构应当组织相关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规定.为法律援助工作者介入信访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冯祥武 《人权》2010,(6):41-45
我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称《条例》)只是明确提出“公民”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但是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可以获得我国的法律援助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这便引发了有关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是我国法律援助对象,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法律援助权利的问题。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是否是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并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法律援助权利,在法律援助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而在法律援助业务实践中对外国人法律援助的做法是以刑事诉讼援助为原则,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援助要以我国与外国公民所属国之间存在司法协助协议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面临着政府责任落实不够、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够健全、外部客观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和农民工法律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和法律援助部门的重要使命,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应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立法层次,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推动政府落实法律援助责任,解决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保障问题;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同司法机关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机制,改善法律援助工作的外部环境;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8.
“谢谢!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的帮助,俺真不知道该咋回家呀。”2003年年底,来自西平县的几名农民工代表紧紧握住焦作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的手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城市之一。1995年8月25日,浦东新区建成首家法律援助中心。1997年6月6日,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2001年,上海各区县法律援助机构基本建成。2003年,各街镇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初步实现居民不出社区即可获得法律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从1994年开始试点,国务院也出台了《法律援助条例》来予以规范。在十几年的运行过程中,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为不少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由于法律援助机构的性质不统一,开展法律援助的律师身份各异,待遇千差万别,严重影响着法律援助的发展,也不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应当引起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94年开始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制度机构比较完善、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在维护民生、保障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国务院的《法律援助条例》已经难以满足目前法律援助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法律援助工作需要提升到法律的高度来规范、调整和完善,制定法律援助法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包斯琴  闫晨君 《前沿》2013,(13):70-72
法律援助被誉为法律界的一缕阳光,这个新概念在我国司法领域出现后就引起了各地区的关注.早在1998年挂牌的“伊盟法律援助中心”,是鄂尔多斯市法律援助体系的雏形,2002年鄂尔多斯市正式成立“鄂尔多斯市法律援助中心”,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鄂尔多斯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缺乏高素质法律援助人员、法律援助经费紧张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增加法律援助经费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大论坛》2007,(5):30-30
法律援助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收、减收、缓收费用的法律服务。据统计,从1998年至今,我省一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0多件,共计有6万多人通过法律援助受益。值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开展10周年暨《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实施5周年之际,本刊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和内容,特辑《公民怎样申请法律援助》和《哪些事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两篇文章,以期需要法律帮助的人们能沭浴在法律援助的阳光里。  相似文献   

14.
赵梅 《前进论坛》2009,(7):27-28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法律援助工作十分重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将“建立法律援助体系”确定为“十五”社会发展目标,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实施和“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中国”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为方便返乡过节的农民工诉讼,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帮助返乡民工解决矛盾纠纷,解决农民工节后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春节前后,施秉县人民法院开通了立案、诉讼、执行、司法救助四条“绿色通道”,受到当事人  相似文献   

16.
以法促进爱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11,(22):52-53
“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话源自9月21日的一条微博,据说是由北大副校长吴志攀说出来的,进入10月中旬,这则网帖突然火爆网络,并衍生出了多个高校的版本,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撑腰体”的出现和火爆,显然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法制》2013,(7):F0002-F0002
近日,第二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单位、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山东省日照市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十佳法律援助单位”、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刘景学荣获“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该省成为全国四个拥有双十佳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09,(8):18-18
当前,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案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案件的类型也从请求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增加到社保金缴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等。为适应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新形势、新要求.法律援助工作要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的价值追求,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降低法律援助的门槛,提高法律援助的覆盖面,确保每个公民不因经济困难而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8,(4):42-43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多年来,陕西省地县三级妇联年均受理妇女儿童咨询投诉万余件次,70%涉及法律问题。2003年起,陕西省妇联在建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机构、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张晓晶  王娅妮 《半月谈》2003,(18):40-41
9月1日,一部关系到广大困难群体切身利益的法规——《法律援助条例》正式实施。老百姓关注的是:这将对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今后的法律援助如何走可操作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